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荣昌 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20-01-09 09:22:33 | 编辑:肖福燕

  2019年新增市场主体11105户

  荣昌 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荣昌风光 摄/刘勇

  行政服务中心 摄/龙帆

  荣昌物流园 摄/龙帆

  干部走访企业收集情况

  唯美达陶瓷生产车间

  奋进中的荣昌高新产业开发区 摄/刘洪

  华森制药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

  荣昌区获评“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直辖市十佳示范区”现场

  2019年12月28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举行的2019年第十四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荣昌区获评“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直辖市十佳示范区”和“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十佳经济开发区”两项称号,也是全市唯一获得“十佳经济开发区”殊荣的区县。

  事实上,这仅是该区近年来荣膺多项“国字牌”殊荣中的一个。2018年,荣昌区就曾获评“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展现了其优化环境的显著成效。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在荣昌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带来吸引力,更是集聚力、竞争力、生产力。

  近年来,该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在较短时间里就实现着从过去全市排位靠后的农业县跃升为综合实力较强新兴工业区的蜕变——

  2019年,荣昌全区全年新增市场主体 11105户,GDP预计增长9.5%。截至目前,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2498户,比2017年增长12562户……

  在这里,优化营商环境正成为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保障”。

  案例解读》》

  从“四无”小作坊成长为上市公司

  2019年8月,重庆华森制药公司五期GMP生产基地在荣昌高新区建成并启动试生产。该项目占地近1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药品GMP生产线11条,总投资6.23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50亿元产值。该生产基地的建成,意味着华森制药继2017年10月深交所挂牌上市后,走向又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从一个“无产品、无厂房、无市场、无人才”的“四无”小作坊走到今天,华森制药实现了跨越式成长;从默默无闻到众多地方给出优厚条件邀请投资建厂,华森制药从未动摇。是什么成为这家企业发展背后的力量?

  “来自于荣昌重视工业经济、重视民营企业和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 重庆华森制药公司董事长游洪涛对荣昌营商环境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并且服务企业有温度、有力度。

  无事不扰:几乎不用花精力去协调各种关系

  游洪涛曾是一名骨科医生,担任过泸州医学院(现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泸州医学院附二院副院长。1997年,他辞职下海,在荣昌创办了华森制药公司。

  据他介绍,在公司成立之初条件非常艰苦,那时候厂房是租赁的,产品也仅有一个保健品螺旋藻,也没有团队和市场份额,是一个一无厂房、二无产品、三无人才、四无市场的“四无”小作坊。

  游洪涛说,他能把企业做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荣昌后,他几乎没有花多少精力去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各种关系,使自己解放出来,专心去做好技术、市场、品牌。

  华森制药注册地、生产基地都在荣昌,工商、税务、劳保、人社等事务都属荣昌管辖。这么多年来,政府各部门有什么事情都是直接找办公室主任,就连区领导来工厂调研,也很少找游洪涛,他也从不需要出面应付相关部门的各类检查,大家也从不因此而觉得他不重视、态度不端正。

  有求必应:申报到审核通过只用了13个月时间

  荣昌对民营企业不仅“无事不扰”,还“有求必应”。这在华森制药上市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企业上市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除企业自身在制度规范、经营业绩等方面具备上市条件外,还需要政府许可并证明企业优质。为此,需要上报很多证明材料,涉及工商、税务、环保、人社、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消防等30多个部门,并且为确保申请上市企业没有新的违法问题,所有的这些证明材料需3个月更新一次。因此,一个企业从申报到挂牌上市往往需要两三年时间。

  “华森制药从2016年7月15日提交首发申请到2018年9月5日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只用了13个多月时间。” 游洪涛说,华森制药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上市,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华森制药在排队上市的过程中,涉及的30多个区级部门急企业所急,有求必应,没有一个部门、没有一次耽误资料报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部门工作人员自愿加班加点盖章,有的放弃节假日回办公室盖章,有的还从外地赶回荣昌盖章,甚至还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背着公章与公司人员一起跑市级相关部门和国家相关部门,办理各种证明材料。

  服务有度:政府把企业的事当自家事去做

  除此之外,在游洪涛看来,华森制药的发展更离不开荣昌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把“亲”字在前面。

  “领导干部愿意亲近企业,主动去企业走访,真正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家事去做,让我们感觉到有温度、有力度。” 游洪涛说,这些服务不仅帮助华森制药成功上市,还帮助解决了很多发展难题。

  作为高科技企业,人才一直是华森制药关注的重点,更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成色,为此2016年游洪涛向区里提出了关于高科技人才政策支持的请求。

  本以为只是一次小小的建议,却没想到很快引来了荣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跟进。就在第二年,荣昌启动“棠城英才”遴选工作,华森制药就有10多名员工入选“棠城英才”B类和C类人才,可分别享受购房150平方米补贴60%、购房120平方米补贴40%的政策,另外每月还有政府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博士生、硕士生,每月分别有1500元、500元的人才津贴。

  荣昌实施的高科技人才支持政策,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重要帮助。过去两年,华森制药每年都新引进20多名博士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

  也正是依靠这样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华森制药在过去两年实现了飞速发展,生产药品已由上市前的50多种增加到71种,另外还有在研新产品20多个,企业产值也由2016年的4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9亿元,其营销网络也增至全国4600多家医院。

  亮点挖掘》》

  从 “传统管理”到“精准服务”的转变

  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

  打通服务神经末梢,为环境问诊把脉

  值得一提的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荣昌还探索建立了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

  据悉,由荣昌区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择优遴选推荐,在征得被推荐人同意后由区政府聘任,每届聘请20人,聘期为2年。主要由“两代表一委员”、企业高管、商会(协会)负责人、相关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新闻记者组成。

  观察员以兼职形式对改进营商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损营商环境的行为和问题、民营经济主体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借助其广泛“触角”和“第三只眼”的客观公正性,动态反映政府部门服务的“现在时”与“进行时”。政府层面则对收集到的问题第一时间安排有关部门限时整改落实。

  据荣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11月6日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收到观察员们提出的问题及建议20条,涉及行政审批、政务公开、行政执法、税务指导、人才引育等各领域工作,其中16条建议已得到落实,4条建议正在办理中。

  “两大活动”为企业服务落地有声

  伸展触角听需求,有问必答解难题

  为了进一步密切政务服务与民营企业联系,切实解决企业日常发展的烦心事、实际困难,荣昌还创新开展了“十指连心”制度和“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通过制度化实现服务企业长久化。

  据荣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自去年11月21日启动党员干部“十指连心”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制度,该区以“党心”连“民心”,坚持用干部的手指敲开百姓家门、叩开群众心门,心贴心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区4000余名党员干部通过“看、问、听、讲、办”全覆盖走访,用十指敲开11.2万户群众家门,共计发放征求意见表30余万份,发放党员干部联系卡13万张,共查找问题2.4万个,目前整改率已超过90%。

  自2016年该区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以来,荣昌每年都在全区范围内选派100名干部,对全区300多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和服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发展的难题。

  据了解,2016年-2018年,该区“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共计为企业解决556个问题,问题解决率96%、满意度100%。

  以法治保障市场竞争环境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平在法制中延伸

  除此之外,荣昌优良的营商环境还与该区良好的法制环境密不可分。

  据荣昌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在制定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行为规范》,厘清依法用权、正确用权、干净用权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完善的法制保障机制,先后出台了《荣昌区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荣昌区政法机关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同时,公、检、法、司都相继出台了服务民营企业若干条具体措施,创新了法制保障方式:通过建立“人民调解+警官+法官+律师+商会+村官”等多元参与的“1+N”人民调解体系纠纷解决平台,成立了荣昌区民营企业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组建110余人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帮助防范和化解了民营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通过借助中国公证协会知识产权公证保护平台,荣昌在重庆率先落实知识产权公证保护措施,成为全市唯一将中国公证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全功能落地的区县……

  赵童 龙搏 王琳琳 图片除署名外由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