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遇到暴力伤医,不能只拷问安保问题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12-29 07:36:55 | 编辑:李平

邓海建

近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民航总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家属暴力伤医事件。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在正常诊疗中,遭到一位患者家属的恶性伤害,致颈部严重损伤。事发后,虽经相关部门全力救治,但受害女医生还是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患者的命是命,医生的命也是命。暴力伤医的恶,不只是对医护工作者生命权益的漠视与践踏,戕害的是更多患者享受良好医疗服务的权益。直白点说,如果医生人人自危,患者的健康又怎可能有保障?

这些年来,暴力伤医一再发生。民众难免会困惑:悲剧和恶例层出不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法规制度不到位吗?当然不是。早在2013年,相关部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要求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级防护体系来构建“平安医院”。2018年10月16日,28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通知。那么,是安保措施不给力吗?也非如此。和以前相比,现在的公立医院,尤其是公立大医院,基本已经“武装到牙齿”。

“暴力伤医”看起来是医患问题,说到底,还是行业积弊的显影。这些年,医务工作者的技能更高了、服务意识更强了、对话平台更多了。暴力伤医的背后,恐怕早已超越了“技术和态度”。之前有篇爆款文章《70年医患关系主要矛盾的发展史》,文中的观点可谓醍醐灌顶:“中国医疗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对疾病了解不充分,对医务人员有着过高要求和医务人员无法满足其要求的矛盾。”

一遇到暴力伤医就拷问安保问题,是非常浅显而懒惰的逻辑。因为纯粹在安防上做“加法”,既挡不住凌厉的暴力,亦护佑不了医生的安全。让民众更了解医务工作的客观性和有限性,少些天花乱坠的“医疗神话”宣传,让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救护有更科学理性的认知,或许才是对医患关系最好的安抚。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