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綦江 让企业轻装上阵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12-25 07:57:10 | 编辑:李平

  綦江工业园区

  重庆炙焱动力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摄/王京华

  华芯智造微电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区 摄/王京华

  外贸摩托綦江造 摄/张北平

  北渡铝产业园 摄/付毅

  綦江工业园区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机械手臂正在助力齿轮加工 摄/陈星宇

  华芯智造微电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超净化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作业 摄/王京华

  渝贵铁路 摄/杨奇

  11月28日,冷空气降临,綦江寒气逼人。但綦江工业园区的华芯智造微电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却是一派火热。

  作为首届智博会签约项目,这家半导体企业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几乎创造了綦江工业项目达产的最快速度。

  高速的背后是高效。尤其是在当下,区域竞争已从拼政策、拼资源转到了拼服务、拼环境,发展软环境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硬件。綦江工业园区坚持把强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持续优化手续办理流程、深化项目专员制度、推动疑难问题化解、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以一流营商环境开启改革发展新局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服务

  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对一”服务

  綦江是重庆的“南大门”和老工业基地。曾经,煤炭开采和齿轮制造两大支柱产业让这个南部重镇成为了西南地区工业翘楚,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两大传统支柱产业难以继续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怎么办?

  “势必要遵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把目光投向大数据智能化相关产业。”綦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何晓兵坦言,华芯智造就是这个产业链条上的重点企业。

  华芯智造是綦江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是该区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领军企业,作为该区引进的第一家集芯片生产、研发、设计、封装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华芯智造受到了綦江区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民营企业最看重时效,要求决策快,这考验政府的服务能力。”该公司总经理刘春荣介绍,华芯智造在綦江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高效的办事效率。

  “为了支持我们的快速达产,綦江区委、区政府专门组建了一个项目组来为我们服务。”刘春荣说,项目组由6-7个人构成,“由他们负责帮忙对接部门、准备资料、完善手续等,我们反倒成了‘甩手掌柜’。”

  这个项目组对华芯智造的快速达产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比如说,华芯智造对生产车间的环保要求较高,于是在车间装修之前,一支由区环保局相应科室组成的工作队就进驻企业,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装修,最大程度地节省了时间。

  高野,是綦江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科的一名干部,华芯智造入驻綦江后,他就成了这个项目的服务专员和项目的“保姆”,每天从早到晚就一头扎进华芯智造的厂房里,为企业的各种事项跑上跑下。

  服务,是真的尽心尽力,无微不至。“比如说,我们的管理层都是从深圳过来的,大家吃不惯这边的口味,觉得太辣。小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向园区管委会做了汇报,从此后园区每天都会把做好的40多份饭菜送到工地上来。”说起这件事,刘春荣一脸感动。

  按照半导体企业通常的建设速度,从开工到投产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但在綦江各方面的努力之下,华芯智造仅用时半年就建成投产,至少压缩了6个月以上的建设周期,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投桃报李,华芯智造也引来了南舟科技、博远创新半导体等一批科技企业的落户,帮助綦江的半导体制造从一个点延伸到一条线,初具规模,“不久后,我们还要将深圳的总部搬过来,以綦江为根据地,力争在5年内上市。”刘春荣自信满满。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促成了一个新兴产业集群的逐渐形成,这让何晓斌感慨万千。“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这句话绝不为过。”他说,对于綦江工业园区而言,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就是要由“抓项目”转向“抓环境”,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关键词 技改

  一系列激励创新政策 让老企业迎来新生

  营商环境,决不只是针对新引进的企业而言,对于已经在綦江存续多年的企业,让其持续健康发展,也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要证明。

  如前所述,綦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为数众多的齿轮企业也亟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綦江工业园区大力鼓励创新,为其技改推波助澜。

  400余台数控机床依次排开,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近日,重庆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干活热情高涨。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部分传统制造企业无法越过“严冬”,但荆江公司却凭借着一股干劲儿、冲劲儿,闯出了一条转型升级新路子。如今,该公司已达到年产100万支汽车半轴的生产能力,生产产品型号达400余种,产品远销国内外。

  成功的背后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付出。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綦江汽车半轴厂,主要生产农用车半轴。后来,随着低端市场的萎缩,加上技术落后,传统企业面临被淘汰,2009年,綦江汽车半轴厂转制为民营企业。

  企业转制直逼产业转型。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致力于工艺创新。

  “我们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研发技术团队,针对锻造、淬火、搓齿三大半轴生产核心技术进行了创新。”该公司党支部书记赵德祥介绍,每一次创新都经过技术团队人员数百次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反复改进,才使得技术日趋成熟。

  在研发技术团队的努力下,该公司已拥有90余项专利技术,其中,“汽车法兰盘专机”技术的成功研发开启了18个孔一起钻的新局面,并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金翼奖。此外,技术团队人员还把自己的技术用于废物利用中,把低价收购的机器进行拆解重组。

  无独有偶。这几天,在位于綦江工业园区的重庆赛之源齿轮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企业员工正在生产广西玉柴集团的齿轮订单产品,在这笔订单中,企业新引进的一台高端数控化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种六轴的数控滚齿机是我们去年数字化车间改造时引进的高端设备,以前的滚齿机在加工精度方面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差点让订单飞掉,引入先进设备后才锁定了订单。”该公司董事长刘昌明说。

  目前,赛之源齿轮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生产车间的数字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20%,产品不良率降低了5%,综合运营成本降低了10%,产品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

  企业大胆创新的背后,与綦江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该区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2018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个,获得市级补助资金75万元;支持企业改制上市,区级财政累计上市奖励270万元,争取市级奖励100万元。

  与此同时,按照《綦江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对45个企业114个项目给予扶持补助资金288万元。今年,优选52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推行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等。

  用智能化为传统产业赋能,为企业开拓市场,让众多传统企业如沐春风。

  关键词 要素

  想尽一切办法 为企业提供要素保障

  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都是要素保障。谈及此,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总监张林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是一家为教育触摸大屏提供配套的纳米银材料制造企业。”他边说边走向会议室,进行演示。会议室的墙上展示着一块看上去和普通屏幕没什么两样的86英寸大屏幕,“可不要小瞧它,这是我们努力了很久的成果,屏幕里整合了纳米银线材料和电容式触控技术,利用人体的电流进行感应工作,精准度高达99%,让人获得即刻响应的极佳触控体验。”张林说,“这个产品具有绿色护眼、多点触控、智能互动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教育、会议、广告宣传等领域,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但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前沿的产品,却经历了一波三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由于产品的特点,烯宇公司用电量较大,对变压器的需求特别高。但公司在经过前期的巨大投入后,回头却发现变压器的预算有些捉襟见肘。怎么办,多停一天就多一天的成本,但贸然投产,又有前功尽弃的风险,张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关键时刻,綦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企业服务科副科长邵正军知晓了这个情况后,园区给出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由园区牵头出面,让该公司与国网重庆綦南供电公司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分5年付清两台变压器的费用,总计120余万元。

  “我们看到这个方案后,大喜过望。”张林坦言,这不仅为公司资金有了周转的余地,而且避免了使用园区物业管理方的电力,平均每度电能节约1毛钱,约占电价的15-20%,“我们用电量比较大,明年要用约500万度电,后年可能达到800-1000万度电,简而言之,用上了直供电以后,公司两三年就能收回变压器的成本。”

  烯宇公司的经历,在綦江并非孤例。“我们根据企业水、电、气等生产要素需求和问题,建立与綦南供电公司、渝綦水务公司、天然气公司开展对接机制,推动企业直供电,‘一企一策’能源消耗诊断服务,积极服务园区企业,全力保障生产要素需求,努力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成本。”邵正军表示。

  在要素保障机制方面,一是推进增量配网改革,将现有输配电网无条件向售电公司和用户公平无歧视开放,加大企业电力直接交易力度,进一步放开直接交易门槛,减少企业高低压供电设备资金投入,目前园区有30余家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二是联合电力公司实地了解企业用电成本构成,剖析其降费点,同时开展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申报工作,今年已有11家企业申报成功,7家正在审批。

  关键词 融资

  搭建政企银平台 为企业排忧解难

  融资问题是许多民营企业的共性问题。针对许多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綦江工业园区通过建立完善政企银互动平台,助力企业破解难题。

  具体而言,一是工业园区和区内、外银行、担保公司定期和不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让银行和企业面对面信息有效沟通;二是针对企业个性需求,点对点协调,已集中开展银企对接会达20余次,点对点融资帮扶30余次,如协调兴农担保、永诚基金解决锦旗碳素2200万元贷款续贷、恒亚1200万元冲贷等,协助远成铝业、永跃齿轮等企业与农行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近1亿元。

  企业从中受益良多。

  重庆众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江北区环保搬迁到綦江的企业,以生产、销售生物农药为主。但就是在搬迁过程中,公司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说起往事,该公司董事长吴进眉头紧缩:“唉,谁能想到搬迁的时候,国家对环保的要求陡然提高,环评什么的,都变得异常艰难。”

  此为其一。

  第二个原因是,该公司在江北只有十几亩的占地规模,但到了綦江后,为了扩大生产,一下子扩张到了80多亩,土地成本、生产设备、人员工资都较以往有了好几倍的增长,这为公司的资金周转形成了很大的掣肘。

  关键时刻,綦江工业园区出手了。

  “带我们到处对接、洽谈,想方设法要救活我们这个企业。”吴进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近,该公司与一家国有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公司转危为安。

  “预计明年春节后,我们就能恢复生产,预计明年全年的产值将达到1亿元。”有了资金注入,吴进信心百倍。

  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提供铝制配件的企业。该公司于2018年签约綦江,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正是最需要用钱的时候。

  2018年下半年,该公司董事长罗世国同时在山东、上海、重庆綦江等三地进行贷款融资,其中前两者的抵押和担保条件均好于綦江,但由于綦江工业园区主动出面协调,硬是让綦江这边的贷款最先落地,只花了2个月就拿到了1950万元款项,为企业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

  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友利森落户綦江后便一路“开挂”,实现了2018年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今年,该公司年产值将达到8000万元左右,明年预计突破2亿元。

  种种措施,推动綦江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綦江工业园区累计开工项目31个,投产项目31个,开工项目完成投资7.72亿元,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与此同时,87家规上企业全年实现产值超240亿元,增速超20%,园区企业全年税收突破3亿元大关!

  营商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是市场主体数量迅速增长。綦江区连续3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8年更达到了32%的增长。

  好风凭借力。不难想象,随着商事制度改革、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政策逐一落地,綦江的营商环境必将更加宽松,体制机制的活力终将化为发展动力。

  贺娜 刘廷 图片除署名外由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