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旅游已成寻常事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12-08 06:56:43 | 编辑:李振兵

连小培

前几天,给开芬打电话,是她媳妇接的,告知:妈妈到泰国旅游去了。

刚一听这消息,真的有些吃惊。

开芬是我曾经采访报道过的一个自己身患癌症,却救助弃婴的好人。当初,她丈夫因工作单位离家太远,要照顾她而停薪留职。20多年前,我认识他们的时候,夫妻二人靠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卖点日用品维持生计。丈夫为守那个摊,不管冬夏寒暑,在露天睡了七八年。一家人居住在8平米左右的楼梯间里,省吃俭用地度日,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

不知不觉,开芬的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10年前,因城市改造,开芬家位于渝中区下半城的老屋拆迁,他们搬进了宽敞的新居。儿子参军复员退伍,夫妻俩正为儿子工作忧虑,没想到迅速发展的轻轨公司招工,儿子凭藉在部队考取的大专文凭,被录用为正式职工,并结婚成家。他们夫妻俩退休,每个月有了六七千元的养老金,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前几年,开芬告诉我,搬进新居后不能再摆小摊了,每周有时间,她都和朋友约起去爬山,“身体爬好了,也少吃药。”她和朋友们爬山,每次一人出10块钱,中午吃顿豆花饭,下午,找个地方喝茶。大家花钱不多,但是玩得很高兴!

这两年,开芬和邻里们约起,走的地方越来越多,他们夏天去贵州避暑,冬天去海南取暖。这一回,又走出国门去旅游了。

想想退回去20年,旅游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都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听说哪个朋友出去旅游,大家都会约起去听听旅游见闻。

那时,最浪漫最时髦的婚礼就是旅游结婚。不过,旅游结婚所选择的出游地,大多是亲戚朋友所在的地方,一来借机探望亲朋好友,二来借宿亲戚朋友家,省下一笔不菲的食宿费用。

记得当初,我和丈夫新婚时,就直奔贵阳、昆明、西双版纳。

我们到贵阳去找丈夫最要好的同学。那时他也刚结婚不久,宿舍里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根凳子。为了招待我们,他们买来白菜、豆腐、葱、蒜苗,找来一个木板包装箱,反扣过来,铺上报纸,放上一只电炉,开了一个红烧肉罐头倒进平时在食堂打饭吃的搪瓷缸里,然后掺上水,放几个干辣椒,4个人便围在一起烫起火锅来。我们吃得热热呼呼高高兴兴。

第二天他们便借来两辆自行车,搭着我俩,骑了20多公里路去了花溪公园。中午,我们买来一个大西瓜,一分两半,4个人穿着泳衣泳裤,就坐在花溪温泉池边,你一勺我一勺地挖西瓜吃,当了一顿饭。至今,老朋友见面想起当时的情景,都唏嘘不已。

后来我们到了昆明的姨妈家,他们夫妻俩和三个男孩子挤在两室一厅的30多平米的房子里,我们去了,他家两个儿子到邻居家借宿,给我们腾出一张床来。在西双版纳的伯伯家,两个堂兄妹挤出一间房来,给我们住。

就是这样的探亲访友游,那时,都让人羡慕不已。

然而,一切都在不经意间起了变化,旅游的风开始悄悄刮起,并越刮越猛。

现在,每天打开微信,不时可见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社会朋友、单位同事、亲戚等等,发在朋友圈和群里的旅游照片。

夏天,你可看到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在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巍峨、圣洁的珠峰在人们仰视中的壮丽;秋天,川西色彩斑斓的彩林,内蒙古额济纳、新疆轮台如火如荼的胡杨林,让人赞不绝口;冬天,位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北极村,也有朋友发来如棉如絮的冰雪世界照片;春天,不用远游,重庆周边姹紫嫣红的玉兰、海棠、桃花、李花、梨花、油菜花会刷爆朋友圈。

如今,我们出游,即使到了有亲戚朋友的地方,即使人家家里都很宽敞,即使人家挽留我们住在家里,我们也不会再去打扰人家了。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