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巴南 > 正文
巴南 “三社联动”优势互补 和谐社区乐享幸福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11-20 07:31:28 | 编辑:李平

  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手工坊”社工与居民互动

  鱼洞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接待大厅

  惠民街道胜天村“夕阳与花朵”社工项目

  社会工作素质教育培训现场

  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微型少年宫里,社工们带领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度过暑期生活。

  社区活动室中,中老年人在专职社工指导下学习各类手工制作,增添生活乐趣。

  小广场上,社工协助专业医护人员进社区义诊,为老人提供健康关怀,普及健康知识……

  在巴南区22个镇街的300个城乡社区里,一幅幅和谐温馨的画面,已成为居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常态。

  近年来,巴南区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社会协同”的原则,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总体目标,以专业社会工作为主线,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支撑、项目化运作模式为途径的“三社联动”新机制,通过“三社”优势互补、有机联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收到了“1+1+1>3”的显著成效,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

  制度化统筹

  高位施力构筑保障体系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常被称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三驾马车”,“三社联动”正在成为新时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巴南区积极探索,不断以制度创新推动打开了城乡社区治理的新天地。

  “我区将‘三社联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出台《重庆市巴南区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实施方案(2016—2020)》。”巴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基础年、攻坚年、提升年三个阶段一张蓝图干到底,分类推进、整体实施“三社联动”工作。

  同时,巴南区相继出台了政府购买和资助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纲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为“三社联动”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注重高位推动,确保组织有力。巴南区还成立了区领导挂帅,组织、民政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社联动”工作小组,镇街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分层级抓好工作落实,形成上下联动格局。

  “村(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和培训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还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巴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设立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开展,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940万元。

  唱好大合唱,奏出交响曲。从建立联动机制入手,巴南区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推进整体合力。

  巴南在22个镇街建立由政府、社会组织特别是民办社工机构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辖区范围内的服务规划、信息联通、服务反馈等问题;在村(社区)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特别是民办社工机构、居民代表和社工人才等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民办社工机构专业社工引领本土社工的督导作用,吸纳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共同对村(社区)的重要事项进行“提、仪、决、评”,通过联席会议、联通信息、联动服务等方式,整合城乡社区服务力量,共享服务资源,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便民服务。

  系统化联动

  搭建平台整合内外资源

  走进巴南区花溪街道红光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层崭新的楼房宽敞明亮,里面设有社保服务大厅、老年人日间照料室、残疾人康复中心、党员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等20多个功能室,居民们在这里享受着完备的服务设施带来的自在幸福。

  “社区事务繁忙,人手有限,但这里离老百姓最近,服务需求尤甚,只有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强化平台功能,才能不断为社区减负,盘活各项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更高要求,实现多方共赢。”巴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巴南出台了城乡社区减负七条规定,规范村(社区)事务;建立健全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厘清部门与村(社区)关系,使村(社区)负担大幅度减少。

  与此同时,巴南利用现有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整合各类社区专项服务设施,建立完善覆盖全体居民、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让社区平台成为围绕居民需求、激发社区内源力、吸引多方参与、有效开展为民服务的新阵地。

  近年来,巴南区采取分级

  投入“建”、落实政策“还”、整合资源“用”、共驻共建“享”4种方式,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1亿余元,建成投用30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212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采取校地联建,在重庆理工大学、巴南区委党校挂牌设立2个区级社会工作实习(训)基地,依托镇街社会事务办(民政办)、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322个社会工作实习(训)站点、300个城乡社区社会工作室全覆盖。

  多元化供给

  激活社会组织提供优质服务

  “现在我们小区的车停得可规矩了,不用为了车位争得脸红脖子粗,小区秩序好了,别提有多舒心。”家住龙海社区颜龙小区的蔡先生高兴地说。

  龙海社区颜龙小区建成已有5年,小区停车混乱问题持续三四年,并一度引发邻里矛盾,影响和谐。小区居民曾多次向物管公司和上级政府部门反映,但收效甚微。

  为规范小区停车秩序,2016年12月,巴南企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龙海社区社工开始介入,以“一政三社联动·四事分责流转”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为指导,组织成立由社区两委成员、社工、党员代表、社区民警、老干部、物业,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电梯维修师、活动队负责人等特殊技能群体,组建跨专业、多方合作的颜龙小区议事会,引导小区居民实现自治。

  同时,小区议事会每月20日定期召开院坝会,收集小区居民意见,制定停车整改措施,停车混乱问题得到极大改善。这是巴南区推动“三社联动”项目在社区实施,促进社区和谐有序发展的一个缩影。

  立足居民需求、找准区位特点。截至目前,巴南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696万元,由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以及镇街、城乡社区社会工作室,采取“本土+引进”社工机构的方式,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灾害救援等社会服务领域实施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类别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302个。

  如今,惠民街道胜天村“夕阳与花朵”项目、花溪街道红光社区“协商共治”项目等多个各具魅力与特色的“三社联动”服务品牌项目,走进了居民的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更加舒心的社会服务。

  “建立‘三社联动’机制,汇集了政府、社会、居民各方资源,通过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化服务,更好地回应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巴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机制实现政社互动,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进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

  专业化提升

  壮大社工队伍健全培育体系

  社会组织是联结各个社会单元的重要纽带,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则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专业的人才能干专业的事。”巴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能给居民提供更专业化精细化社会工作服务,巴南通过职业水平评价、教育培训制度等,提升扩充社工队伍的储量与增量,加快推进村(社区)专职工作者转型。

  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引进专业社工机构的专业人才,巴南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巴南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已达1680人,其中持证社工736人:社工师(含助理)256人,社会工作员480人。

  同时,组建20名由市内高校社会工作教师、民办社工机构负责人组成的专业服务督导团队,创立社会工作专家智库,参与“三社联动”政策谏言及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和绩效评估。

  此外,巴南区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激励机制,从2017年1月1日起,对区内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证书的村(社区)专职工作者给予固定补贴。

  “我们还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发社区活力,健全社会组织体系,积极推动基层治理。”该负责人表示,结合民办社工机构增量计划,目前,巴南直接登记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499个,其中培育以公益目标为导向的民办社工机构7个;注重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备案腰鼓队、坝坝舞队、书画队等服务社区社会组织760个。区财政补助每个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年度活动经费2000元,培育其发展壮大。

  实施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孵化网络建设,形成“区级重点孵化枢纽型、支持型、示范型社会组织,镇(街道)级由枢纽型社会组织负责牵引培育多元化的社区社会组织,村(社区)级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平台”的运作机制,带动更多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

  同时,巴南区还发挥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270支、注册志愿者14万余人。

  赵童 刘钦 蓝倩 图片由巴南区民政局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