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沙坪坝 社区治理多元化 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11-20 07:20:44 | 编辑:李平

  “家风家教家训”亲子游园活动

  “优良民俗迎新年”社工活动中小朋友开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社区是城市健康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社区的和谐稳定,保持了城市的繁荣与安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城乡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

  立足新时代,沙坪坝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社区治理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大力夯实基层基础根基,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强化服务保障功能,努力实现治理和发展的双赢,多元推进下,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夯实阵地建设 搭建治理平台

  走进沙坪坝区井口街道美丽阳光家园小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中心组成社区便民服务的主阵地,一幅温馨和谐的画卷铺展开来。

  宽敞明亮的公共服务大厅里,文化服务、综治调解、民政救助等各类服务项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阳光书吧”中,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们下象棋、练书法乐享悠闲……

  美丽阳光家园是公租房社区,人员密集、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在管理难度大的同时,居民们的服务需求更甚,着力推进社区阵地建设至关重要。2017年9月,小区新建18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投用,实现了办事大厅公共服务、多功能室拓展服务。今年7月,养老服务中心的投用,实现特色服务。针对不同人群,不断满足群众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成为社区治理创新的“点睛”之作。

  把“增进人民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作为社区阵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沙坪坝区强化基层基础的一个缩影。

  社区办公服务阵地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平台,也是承接基层各项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按照城乡社区阵地规范化打造标准,从2014年起,沙坪坝区通过新建、改(扩)建、购买、装修、社区优化等形式,累计投入1.6亿元进行社区改造,新增社区办公用房面积约5.2万平方米,全区130个社区、65个村便民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

  与此同时,沙坪坝区还构建覆盖区域化基层服务型社区治理网格,建立起“1名社区干部+1名网格小组长+N名志愿者”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菜单服务”、“预约延时服务”、“拓展服务”和满足社区群众“大需求”的“五小”服务法,社区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由以“行政”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社会管理”到“社区治理”,沙坪坝正激活城市最小“细胞”,让幸福在居民家门口升级。

  深化“三治结合” 创新治理模式

  “以前这里‘脏乱差’,如今安宁、和谐、洁净,生活在这里幸福指数特别高!”生活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几十年的李大爷不禁感叹。

  团结坝社区通过搭建“楼栋管委会”、“居民议事会”、“社区今天我当家”3个居民自治平台,运用民主议事、网格管理、精准服务“三大法宝”,从“问题社区”到“明星社区”的蝶变,使社区居民归属感、和谐感极大提升,这是沙坪坝区深化居民自治创新服务管理的生动体现。

  “单位型、地缘型、公租房、安置房……沙坪坝区内社区类型复杂多样,结合社区实际,我们着力抓好‘三治结合’,鼓励和支持各镇街探索社会治理有效路径。”沙坪坝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激发基层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基层治理活力,努力形成社区治理人人参与、合力共建的工作格局。

  基层治,则百姓安。在沙坪坝,像团结坝社区“居民议事会”这样的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已遍地开花。

  石井坡街道探索老旧居民区社区治理路径,通过物管思维管护老旧社区,解决物管缺失、管理无序等难题;天星桥街道小正街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作用,创新构建“331”工作模式,全面搭建起了社区与广大居民群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如今,网格、小区、楼道、家庭已然成为沙坪坝区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为给“三治”建设提供长效制度保障,沙坪坝区在全区各社区设立“居民协商庭”制度,推动社区协商更加规范;制定了《沙坪坝区城乡社区协商基本规范》,形成多层基层协商格局;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促进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尽可能地将问题化解在基层。

  打造专业队伍 激发治理活力

  在沙坪坝,独居老人就餐不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提供送餐服务;家庭成员间闹了矛盾,有专业社工进行跟踪,居中调解;孩子暑期在家无人照管,“四点半课堂”社工辅导课业,开展趣味主题活动……

  在探索和创新社会多元主题参与社区治理的道路上,沙坪坝区积极构建了以社区为平台、以专业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和创新服务体系,使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已然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和谐社会构建中温暖的三方力量。近年来,沙坪坝区积极探索政府、市场、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力量,在全区建立98个社区(村)社会工作室(站),实施10个专业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围绕特殊困难群体或领域的服务需求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把社会力量融入社区治理,促进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每年由区财政配套专项资金,面向社会组织购买公益性创投服务,同时对民间性、活动类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资助,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行政府采购,大大激发了社会组织的活力。

  强化队伍支撑,涵养治理人才一池活水。每年对村(社区)干部进行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将专业理念和专业方法融入村(社区)日常服务,通过增加补贴的方式鼓励村(社区)干部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截至目前,共有174人获得国家级证书、583人获得重庆市级证书,社区干部持证率达58%。同时,引入冬青、民悦等6家社工服务机构开展项目,将专业化社工人才引入社区,为“三社联动”提供核心竞争力。

  聚焦居民主体,搭建社区平台,突出多元共治……沙坪坝区正不断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造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沙坪坝样板。

  赵童 李耀辉 刘钦 图片由沙坪坝区民政局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