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火热“双11”带来的启示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11-15 06:17:17 | 编辑:李平

“双11”狂欢节已经落下帷幕,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全天成交2135亿元,再度创下新高。面对“双11”,我们不能止步于数据的连年增长,而应透过数据看本质,认真思考如何使商品更加高质、服务更加优质、管理更加规范。今天,我们摘编几篇文章,共同探讨火热“双11”的未来之路。

——编者

火热“双11”带来的思考

朱芸锋

在经历了一波波的购物狂欢之后,回头审视西部热买城市、商品、新品等排名情况,或应心生些许冷静思考。据报道,今年参与天猫“双11”的用户超过5亿。而重庆、成都、昆明等消费经济较强地区,位居西部地区“热买城市”前列。在诸多内陆城市上榜背后,是这些地方消费能力通过网络电商异地释放的清晰事实。这也启示西部内陆地区,要打造消费经济新引擎,除了要关注消费潜力增长外,也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生产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消费自主意识逐渐强烈的电商时代,新供给、新场景正在成为抓取新兴消费者的有力利器。裤子等日常生活用品看似普通,却因销售新场景的广泛运用,成为消费者热衷的“热买商品”。西部地区既不缺类似生产服装的厂家,也不差质优价廉的特色商品,这启示我们,要想商品热销,就必须对质量上乘的好商品进行包装,收拾出精致的“卖相”,发出好听且足以打动消费者的市场吆喝。

新用户、新产品、新体验……看似一成不变的“双11”,每个细节都在悄然焕新。商业形态、技术支撑、便捷物流等要素的紧密融合,方才造就出“双11”盛宴。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向好发展,面对愈发强劲的中国内需市场,西部内陆地区着力完善商业基础设施、驱动消费经济升级势在必行。

拥抱消费井喷大市场

饶思锐

一份份电商“捷报”,震撼人心,然而又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没有人会怀疑成交纪录会一再刷新,这是数字经济的魅力所在,折射出人们对数字经济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信心。

强大消费需求在电商网络出现“井喷”,更加说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仍大有可为。提到数字经济,人们总会想到虚拟经济。然而“双11”电商数据背后,却是实打实的“实体经济”在支撑。如今,电商企业早已不满足于生活日用的销售,开始“野心勃勃”地开拓房产、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市场,以及大型生产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销售市场。如拼多多等新电商企业还开拓线下实体,扶持工厂自主品牌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拥抱内需大市场。

当前,重庆正在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积极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双11”电商企业的耀眼“成绩单”,无疑将更加坚定重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信心。这也启示我们,接下来,唯有大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精准对接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才能培育新动能、刺激新消费、带动新发展,进而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

“双11”要实现多方共赢

张燕

“双11”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比起购物狂欢节,我们更愿意将之当作连接生产与消费、线上与线下、商家与消费者的重要平台。这也意味着,在消费数字背后,我们更需要关注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融合、配套物流的完善、商业模式的重塑、新技术新场景的运用等等。

以运输为例,截至11日下午4时33分,天猫“双11”物流订单量已经突破了10亿。这对快递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考。过去,人工为主的模式早已“赶不上趟”。如何利用数字化让整个物流网络进一步创新和升级,成为当务之急。再比如,今年“双11”最为火爆的直播卖货,也是对新技术场景运用的一次考验。消费者对直播这一形式的偏好,直接影响到了互联网电商的商业模式。

越是热闹,越是对“秩序”的考验。“双11”在展现出巨大魅力的同时,也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如持续多年的电商平台“二选一”、快递串通涨价等问题,都是对有序市场的重大冲击。狂欢之后,我们的目标,是从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市场法治日趋完善入手,最终达成企业、平台、消费者和中国经济的多方共赢。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