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大足:“石刻之乡”的绿色交响
来源:大足报
时间: 2019-10-29 09:41:16 | 编辑:李振兵

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

海棠人家

  海棠人家

龙水湖

  龙水湖

老家观音岩

  老家观音岩

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

荷花村

  荷花村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

  大足以“大丰大足”而得名,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

  依山傍水的大足,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心,是连接川渝两地的重要门户和枢纽。这里分布着83万亩的森林,森林覆盖率达47.1%。作为山水重庆重要的生态屏障,大足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名片。

  践行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2017年7月,大足区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创森”作为全区重点工作,大足区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大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1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形成了“上下联动,全民一心,全面推动”的工作格局,高奏“创森”强音。

  绿水青山惠民生,绿色锦绣如画屏。漫步棠城,满目翠绿,处处是风景;濑溪河畔、龙水湖岸,树木葱郁,花果飘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风扑面而来。

  生态建设
  创森启动来,大足区多措并举,重点实施六大绿化工程,新增国土绿化20.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1%;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151.4公顷,建成区绿地率提高3.17%、人均绿地率面积增加4.81平方米;新增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96.62公顷,人均公园面积增加2.95平方米。

  ——全民植树

  每年召开春季义务植树、秋季义务植树、“巾帼建功振兴乡村”妇女义务植树等全区性的义务植树活动,平均每年65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27个,每年栽植栾树、香樟及雷竹、李子、桃子、柑橘、花椒等各类苗木200万余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上。

  ——城区增绿

  建成同心公园、龙景湖公园、白鹤林游园等11个城市公园游园并对外开放,狮子山公园、圣迹公园、海棠公园等5个城市公园提档升级,新建东关、西门等6个生态停车场,绿化城区交通岛32处;石刻大道、佛都大道等重要节点、城市主干道补植补造等城市绿化0.93万亩。

  ——荒坡披绿

  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农田林网、特色经济林改造等林业生态工程,绿化荒山18.56万亩。

  ——水系扩绿结合河长制,大力实施水系绿化工程,打造岸绿水碧景美的城乡滨水景观长廊,新增大足城区、双桥经开区等河堤绿化,完成河湖库等水体沿岸绿化0.30万亩。

  ——通道连绿

  以国省县道和农村道路为重点,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龙铜路、大国路、南珠路、渝安路等23条道路提质增绿,绿化面积0.24万亩。新建公路实现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成荫。

  ——校园园区添绿

  以绿化美化靓化环境,改善园区景观风貌,大足高新区、大足工业园区绿化面积0.03万亩。全区所有高校、中小学应绿尽绿,构建绿色美丽校园。完成区特教校、龙水三小、昌州幼儿园等33所学校绿化0.01万亩。

  ——村镇兴绿

  建成玉龙、雍溪、拾万、国梁4个森林小镇和棠香和平村、高坪冒咕村2个“重庆市绿色新村”,新建绿色示范村19个,到2020年全区将建成57个绿色示范村。

  森林文化
  森林城市,文化铸魂。近年来,我区在开展绿化行动的同时,大力挖掘森林文化,通过区树区花评选、古树保护、森林博物馆建设等活动,深挖大足森林文化。通过李花节、荷花节、海棠节等特色林旅活动,让游客畅游森林、欣赏四季美景。

  ——“区树”“区花”评选

  “区树”“区花”是一个城市地域、人文特色在森林文化上得到集中体现和展示。2018年,大足区开展“区树”“区花”评选,充分展示了大足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提升大足旅游、文化和生态城市的品味,增强全区人民文化和精神认同感。

  ——林农旅结合

  近年来,大足区森林文化活动开展频繁、涵盖内容丰富、服务地域广大,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感悟自然,共建和谐生态宜居环境。以森林彩化工程为切入点,在“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大足十八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与美丽乡村示范片,实施森林彩化工程1.2万亩,新植、补植红枫等彩叶苗木20余万株,林农旅融合发展得以体现。

  ——古树保护

  大足是一座历史文化深厚的旅游城市,境内不仅森林资源丰富,全区各地都分布着古树名木,对这些古树名木的保护也是对大足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大足区启动了玉龙山森林博物馆建设,制定《大足区古树名木复壮保护实施方案》,对全区27个镇街共441株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策,并进行挂牌保护,保护率100%;建成桫椤园自然保护区、楠木林自然保护区。

  森林产业
  能否让老百姓在森林城市创建中得到实惠,既检验森林城市的质量,又决定着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改善民生福祉、共享建设成果就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工作初心和根本目的。大足区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通过“政策扶持+项目策划”,雷竹、荷莲湿地两大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大足林业产业的两张璀璨的名片。

  ——小竹子大产业

  近年来,大足区探索出“公司+土地承包大户+农户”运作模式,建成雷笋高产示范园2万亩,全区共有优质笋竹基地10万亩,带动周边群众6800多户、食用笋竹年产值达6亿元。

  ——太空荷花艳天下

  大足已建成荷莲种植基地6.8万亩,种植荷花品种1000个,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居全国之冠。大足培育的“太空荷花”驰名中外,荷叶茶远销国内外,全年荷莲产值达6.6亿元。同时,荷莲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有效带动了全区旅游收入。

  ——林业产业基地遍地开花

  大足已先后建立雷竹、花椒、双季米金槐、桃子、李子、柑橘、柠檬等特色效益林业产业基地15个,面积达5万亩。

  ——建成千亩国有保障性苗圃

  建成占地1000亩的现代化国有保障性苗圃,已培育李子、桃子、柑橘、香樟、桢楠、三代杉、马褂木、马林光等树种1200万株,实现年产值近2000万元。目前,大足区正在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全面深化国土绿化提升行动,随着苗圃的产能释放,基本形成了“育苗本地化、供给近地化”的造林绿化苗木保障生产能力。

  如今,大足区形成了以城镇、村庄为节点,以道路、河流为线,以农田林网为脉络,以防护林、苗木基地为面,点、线、面合理布局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构筑起独具大足特色的生态景观,奠定了国际文旅城的绿色根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了大足绿色发展的进程,使城乡居民共享“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随着“创森”的不断深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到每个大足人心中,在“石刻之乡”谱写一首绿色交响曲。本报记者刘星本版图片为资料图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