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璧山 > 正文
“小城”璧山 70年展翅蝶变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9-30 06:22:58 | 编辑:李平

  璧山国家高新区

  观音塘湿地公园

  良好的环境增添百姓幸福指数 摄/谢捷

  70年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

  一座城市的70年,是一个时代的旋律,也是几代人的光荣和梦想。

  70年,从1949年建成区1平方公里,到2018年的53.5平方公里,璧山城区的版图扩大了48倍,城市建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70年,从1949年国民经济总量3465万元,到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527.3亿元,璧山经济总量增长1521.79倍,实现跨越式发展。

  70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县,到如今布局打造田园都市康养休闲旅游示范区,璧山农业正在向重庆的“菜园”、“花园”、“果园”迈进。

  70年,璧山从遍布手工家庭作坊的皮鞋之城,成为重庆重要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正不断涌现。

  ……

  用奋斗融入发展舞台,用梦想角逐壮阔征程。70年,“小城”璧山正不断展翅蝶变!

  从“要规模”到“要效益”,从“要数据”到“要质量”

  璧山工业开启内涵式发展新格局

  70年经济腾飞,工业是最佳说明。

  璧山工业,一度是皮鞋的象征。璧山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璧山的七塘镇、八塘镇布满了家庭式皮鞋作坊。当时,工人们用小锤手工敲打鞋帮,“叮叮当当”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2003年,随着奥康集团的入驻,璧山的皮鞋业一度达到鼎盛。2005年12月,璧山被授予“中国西部鞋都”称号,奠定了以鞋业、机械加工和建筑建材为主的工业基础。

  传统的“三大支柱”产业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其耗能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特点,使得璧山工业始终难以做大。2009年,璧山全县工业产值仅300亿元,其中皮鞋企业已达1300多家,摩配、汽配零部件企业200多家,一批中小皮鞋、建材企业污染严重,造成污水横流、空气污浊,使得流经璧山县城及7个乡镇的璧南河两岸百米之内腥臭难闻。

  以牺牲环境换取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璧山开启了工业转型升级之路。2010年,连接璧山和大学城的璧山隧道通车,让璧山与大学城和西永微电园实现了无缝连接。借全市发展微电子产业的“东风”,璧山也确立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复璧山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这是重庆第二个国家高新区,璧山深度转型帷幕由此拉开。抓住优质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重大发展机遇,璧山高新区走上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发展道路。

  一边是传统的产业工人和流水生产线,一边是穿白大褂的工程师正在研发高科技芯片……在重庆蓝黛变速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黛公司”)厂房内,今后将出现这样的画面。这是一家璧山本土培育成长起来的汽车核心零部件龙头制造企业,靠着自主创新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今年,蓝黛公司不但研发出了重庆市首台由民营企业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6AT变速器,还顺应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方向,取得了深圳市台冠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全面进军触控显示行业。

  在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璧山高新区也加快了优化产业体系的步伐。

  今年2月22日,比亚迪年产20GWh动力电池产业项目及“云巴”项目在璧山开工。8月26日,2019智博会上,璧山区分别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就中车恒通重庆新能源客车专用车整车生产项目、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协议,两个项目总投资320亿元。

  璧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成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打造“1+N”创新体系,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中试平台,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市场的纽带,建立一套独有的全产业相关完整链条科技成果转化连动机制,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引进和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

  ……

  一批大项目、大投资的到来,不仅让璧山在智能制造等产业增添了一批“生力军”,也将为璧山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璧山高新区已汇聚比亚迪、康佳、得润、中车等众多知名企业,建成了“国家智能化示范园区”“中意创新产业园”“中新合作智慧区”等改革和开放平台。

  70年沧桑巨变,璧山工业从机械加工、皮鞋、建筑建材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再到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不断优化的产业体系让璧山实现了从“要规模”向“要效益”、从“要数据”向“要质量”的转变。目前,璧山坚持“一轮明月,满天繁星”的思路,正推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通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大力发展新经济形态,构建多元应用场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城市战略转型。

  数据见证了这一变化:1990年,璧山工业增加值为9843万元;2018年,璧山工业增加值为275.15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279倍。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璧山打造新时代田园都市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一组数据读懂璧山“三农”70年巨变:1978年,璧山一、二、三产业比重达69:26:5,农业增加值为10794万元;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61.6:32.9,但农业增加值却达到291055万元。

  70年,曾作为产粮县的璧山,农业生产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村面貌实现由贫穷落后向现代化新农村的转变,农民生活也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提升的转变。

  璧山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舒俊介绍,璧山农业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农民便以种植水稻、饲养牲畜为生,是传统的产粮县。新中国成立后,改善水利设施,推广农业科技,璧山农业生产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伏淡季水果产业、蔬菜产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种养结构。

  变化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璧山工业强县发展的实施和城镇化的提速,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大量土地闲置。于是,有人将闲置土地流转后规模化发展产业,璧山因此也在重庆率先开启了土地“三权分置”的改革。目前,璧山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5.9%,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47.79%,全区近一半土地实现了规模经营。作为规模经营的主体,璧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546户、445户,全区135个行政村、24个涉农社区都有至少一个合作社。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得益于土地“三权分置”的提前起步,璧山区在农业比重下降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规模经营来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形成了璧北10万亩蔬菜基地、璧西10万亩水果基地、璧南10万亩苗木基地的三大核心产业集群,打造了璧北蔬菜、大路黄花、八塘樱桃、七塘血橙、大兴葡萄、正兴蜜柚等特色农产品,走出了一条具有璧山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璧山也成功入选“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如何发挥璧山地域优势,推进三大基地提档升级?

  今年5月,璧山区首届绿色菜园蔬菜采摘活动开幕,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往采摘。过去,璧北蔬菜一直停留在简单的产销环节,产业链没有得到有效延伸。

  据了解,今年以来,璧山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厚植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提出了全力打造主城区的“菜园”、“果园”、“花园”的目标,绿色菜园蔬菜采摘活动就是该区大力发展都市特色效益农业,撬动以观光休闲、民宿体验为主的“假日经济”,培育壮大“农文旅、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的生动案例。下一步,璧山将在推进“三园”建设的同时,推出一批拳头农产品,并通过农村电商平台,构建“一站直达”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缩短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时间。同时,开发民宿康养、农耕体验等旅居产品,抓好“后备箱经济”,通过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如今,在乡村振兴号角的催动下,璧山农业正以强健的步伐,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70年,城市“长大”50倍,入眼满目皆公园

  璧山城市竞争力凸显

  2012年,91岁的著名词作家庄奴来到璧山,被小城璧山的山清水秀打动,欣然将《小城故事》的歌词送给璧山,并赠与璧山雅号——中国的“小而美”。

  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璧山却并非如此。在51岁的老璧山人胡正好的记忆中,璧山老县城全长不过2里半,狭窄逼仄,少有公共空间。璧南河是璧山人的“母亲河”,却因为沿河污染企业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鱼虾绝迹、臭气熏天,居民闻之掩鼻。

  这样的城市环境带来的是城市竞争力的缺失。直辖之初,璧山一度成为渝西片区最落后的地区。在胡正好的记忆中,当年去主城开会时,璧山的名牌总是摆在渝西片区的最后一位。

  变化发生在2009年。璧山下决心改变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开启工业转型升级之路的同时,下大力气对璧南河进行整治。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系统治污方案,关闭沿河污染企业、养殖场、收运居民生活污水……终于使璧南河恢复了清流潺潺、鱼虾成群、杨柳依依的美景。

  与此同时,璧山新建公共绿地、生态停车场、高标准公厕……仅2011年一年,璧山新建的公共绿地就达到了289万平方米。

  如今的璧山因公园众多而闻名,仅城区便有32个公园、23个广场、133个休闲亭,秀湖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人流如织,枫香湖儿童公园也声名鹊起,每到周末、节假日,前来游玩的主城市民及周边省市游客多达数万人。

  良好生态的背后,是大量污染企业的关停,但换来的却不是工业的止步,而是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据了解,近年来,因璧山的生态前来投资的企业比比皆是。今年1月23日,在璧山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来自台湾的馗鼎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彦政便坦言,选择璧山落户的原因之一,正是璧山的“小而美”。

  在璧山区委主要领导看来,变化的不仅是璧山城市的“面子”,“里子”也同样出色。“在璧山这座城市里,儒雅是’气质’,文化是底蕴;田园是’颜值’,绿色是底色。”他说,唯有文化繁荣才能生生不息,唯有绿色生态才能美丽宜人。未来的璧山将文化内涵、田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营造出“有山有水有田园、有诗有景有远方”的大美意境。

  根据规划,结合茅莱山都市田园生态公园的打造,未来的璧山将成为国家5A级都市田园风景区,成为一座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城人产”高度和谐统一、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田园都市。

  70年民生巨变 筑牢幸福之基

  9月26日,93岁的李世成老人拿出数百张照片,庆祝自己的93岁生日和新中国七十华诞。

  李世成早年在璧山从事文艺工作,用相机记录璧山的民生百态和社会变迁,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改变,汇聚成一幅托举70年民生发展的恢弘画卷。

  李世成的老照片里,石板路和泥土路是最常见的背景。他说,解放初期,他每次拍照回家,两条裤腿都沾满了泥土和灰尘。

  璧山区交通局提供的数据为老照片进行着时代注解:1951年璧山开始修建第一条县道来津路;1977年实现“乡乡通公路”;1998年实现“村村通公路”;2011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2014年实现“镇镇通沥青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璧山再次掀起了公路建设热潮。2014年至2017年,璧山每年以100多公里的建设速度实施农村联网路建设。

  历经70年的砥砺前行,璧山普通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2公里,乡通畅率100%,村通畅率100%,撤并村公路通畅率100%,村(居)民小组通畅率99%,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地处成渝经济带要冲和成渝城市群腹地,是重庆主城西进的“第一站”,自古以来都是成渝两地重要的交通节点。1995年,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后来渝蓉高速、渝遂高速、九永高速穿境而过,璧山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速。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通车,成为连接成渝两地的最快速通道。那一天,已近90岁的李世成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但他不知道的是,未来3年,璧山境内还将建成渝中线、兰渝、渝昆3条高铁,高铁通车里程将达到87公里。随着璧山隧道通车,实现与主城无缝对接,连接境内各条高速公路和高铁的黛山大道通车里程达到23公里,地铁一号线璧山段隧道贯通,今年年底将实现试运行,璧山也形成了“多点融入”主城的交通态势。

  民生,是民心所向。近年来,璧山还坚持6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璧山中学、人民医院等一批功能性项目,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养老殡葬等标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在李世成的老照片里,1984年的璧山县人民医院在老城区不起眼的角落里,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如今的璧山区人民医院已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拥有医学博士(博士后)26人、硕士研究生188名,实现了百姓能就地看病,大病不出区的目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璧山区将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让教育引导城市发展方向,增强城市竞争力、软实力、吸引力。

  在李世成的照片中,从量体裁衣到遍地商场、从泥土房到小洋房、从步行到多样出行、从粮票到移动支付……70年时光,犹如李世成的相册,用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记录着璧山民生改善的点点滴滴。

  更有说服力的是数据:2018年,璧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90元,比1979年增长97.3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8元,比1979年增长100倍。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璧山人70年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也诠释着璧山“美好生活”的真谛。

  赵童 张亚飞 王琳琳 图片除署名外由璧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