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画笔下的温度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9-04 06:26:08 | 编辑:李振兵

匡丽娜

第一次听到“江洋”这个名字,我们都以为“他”是一位男士。没想到,门被推开,站在眼前的竟然是一位大美女。瘦瘦的个子,弯弯的眉毛,穿着一身浅色、剪裁得体的连衣裙,她微微一笑,恬淡而优雅。然而,仅仅一盏茶的功夫,她又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爽朗的笑声、自信的眼神、干脆利落的语言,正如“江洋”这个名字,有一种落落大方、耿直爽快的风采。

见大家一脸疑惑,江洋哈哈地笑着解释:“我在公安系统工作了30多年,还搞过刑侦,但我喜欢绘画,它是我一生挚爱。”众人暗自感慨,办事既要雷厉风行,也要安静从容,职业的习惯和兴趣的熏陶,把一对看似矛盾和冲突的事物有机地融合,而且两者相得益彰。

这或许和她成长的经历有关。江洋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擅长诗、书、画,江洋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书画特别感兴趣。三岁时便开始跟父亲习画,此后师从徐悲鸿之子徐庆平等人。

就在亲戚朋友认为江洋将走上书画专业之路时,出乎所有人意料,江洋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选择了法律专业。她说:“要是把爱好当成职业便是天底下最没有意思的事情,我要把对绘画的热爱,用于更广泛的用途。比如,用画笔画出犯罪嫌疑人的模样,帮助警察破案。”就这样,江洋和警察这个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江洋进入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工作之余,江洋便走进画室,临帖、绘画。“绘画让我更能静下心来思考,刑侦工作则令我的绘画构图更加大胆和严谨。”江洋说。

正如江洋所说,法律的理性和书画的感性,在她的个性和作品中,经过冲突与磨合,渐渐融合,并且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笔墨细腻,线条挺拔,气韵雄浑与淡雅相融,优雅中有粗犷,规则中见奇巧。

“我最初痴迷于花鸟。”江洋说。有一次,她在朋友家的阳台上看到几株牡丹,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被牡丹雍容、脱俗的气质深深打动。

“那是大自然美的缩影、美的极致。”江洋迷上了画牡丹,她想用自己的画笔表现牡丹的神韵和灵气。回家后,江洋在家里种了一院子的牡丹,只要有时间,就会花一两个小时观赏她们,甚至与她们交谈。渐渐地,她笔下的牡丹有了灵气和气韵。

因此,江洋有了“江牡丹”的雅号,业内评价她的作品,是自然韵律美的生动再现,也是对风骨卓立、气韵沛然、豁达和善的人性美的诗情礼赞。

2012年,江洋被借调到全国公安文联工作,她利用在北京工作的机会,业余在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进修一年,师从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先生。“这一年的学习,对我的创作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除了学习技巧,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徐庆平先生的为人,他的朴素、不张扬的个性,对我影响很大。”

此后,江洋又在天津美术学院高研班学习。这些学习让江洋大胆地突破了一些传统观念,在创作中汲取众家之长,并将中国画融入更多西洋画的技法。

“事实上,我并不是刻意追求变化,但我认为,真正留得下来的作品,一定是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典型性意义的作品。”江洋说,因为自己在公安系统工作,耳濡目染,对基层民警的工作,对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十分了解熟悉,并感同身受,“可以说,每一位普通的基层民警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作品,为什么不能描绘下来呢?”

于是,江洋把手中的画笔对准了她熟悉的人群。《扫黑三人组》用三个全副武装的警察生动地诠释了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的深刻含义;《警察英雄人物系列》生动记录了重庆优秀民警代表人物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时代楷模”杨雪峰》的构图别出心裁,采用时空交错的形式展现:远处,杨雪峰在车水马龙的路口指挥交通;近处杨雪峰曾经资助的贫困学生,如今也成为人民警察的汪泽民双腿站得笔直,左手托警帽,右手垂直放于裤缝,似乎在默哀,又似乎在喃喃自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全国公安“百佳刑警”冉义志》则用写实手法,展现了在夜幕灯火璀璨下,冉义志正守护在这座城市的一角,那身影令人肃然起敬。

“他们是平凡岗位上的英雄,我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故事。”江洋说,“我相信,只有深入一线、深入生活,传递有温度、有热度,接地气、扬正气的作品,才能真的打动人、感染人。”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