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在北碚吃兼善三绝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8-25 06:43:57 | 编辑:李振兵

钱昀

重庆曾是抗战时期的首都,当年的大厨们云集在这里,菜品推陈出新,菜式丰富多样,有许多美食流传下来,分散在巴渝大地上。

雄队是我遇见的最热忱的文保志愿者之一,每到周末,他就会带领大家探寻这座城市的人文胜景。一天,他说带我们寻访北碚公园、老舍故居、卢作孚纪念馆,最后一站是到兼善餐厅吃兼善三绝。

一路上,我浮想联翩。据说抗战时期老舍寓居北碚时,最喜吃兼善汤,吃了兼善汤的老舍文思泉涌,《四世同堂》就这么创作出来了。

我们一行人穿行在北碚的街巷里,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兼善餐厅。红色的“兼善”二字耀眼地挂在门楣上,门旁的大理石上刻印着孟子语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兼善餐厅是重庆老字号,1930年由实业家卢作孚创办。我们走进这座具有现代气息,但灵魂古老的餐厅,询问前台“现在可以吃兼善三绝吗?”前台回答:“可以吃,但是师傅在休息,要等到他5点上班后才能吃到。”

美好的食物和美好的情感一样,值得我们去等待。于是我们一行人在餐厅旁游荡,终于熬到5点过,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围坐在圆桌前。

兼善包子先端了上来了,圆润饱满的样子,包子小口微张着,像婴儿稚嫩的唇。心急的人三两下就把包子吃进肚,我则小小地咬一口,细细品味,仿佛我吃的是《西游记》中的人参果。其口感属于酱肉包子那类,咸甜味的,馅里还有切碎的马蹄和火腿,这是江南包子的做法。

包子吃完,望眼欲穿了一会儿,兼善面才端上来,蛋黄色的面条配上翠绿的菠菜,让人看了很有食欲。

兼善面是用面粉、老南瓜泥、鸡蛋搅拌成的面团手工制作,面汤是清澈见底的鸡汤,上面点缀着鸡肉丝和葱花,小小的一碗。兼善面是兼善餐厅的招牌,被誉为“中华名小吃”,面条吃起滑滑的,软软的,吃完后像听了一首老歌,有微微的回味。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兼善汤是用白色的茶盅端上来的,酱红色的汤汁里“兼善”了很多食物:香菇、海参、鱿鱼丝、粉丝、蛋花、菜心、木耳等。喝一口,香醋的酸爽和胡椒的辛辣在汤里相逢,真是特别开胃。兼善汤其实就是北方胡辣汤的改良品,被创意性地加进了海鲜,老舍是北京人,当然喜欢吃这北方风味十足的兼善汤了。

兼善三绝的产生和流传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抗战时期,南来北往的人汇集重庆,这兼善三绝即融合了天南地北之味。

兼善三绝蕴含着兼善文化,兼善餐厅的创办人卢作孚就是一位“兼善之人”。兼善三绝,是具有北碚城市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三道小吃;兼善文化,是岁月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