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邮亭鲫鱼香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8-11 06:49:29 | 编辑:李振兵

邹安超

有人说,邮亭鲫鱼是一位姓向的60岁老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出的;也有人说,邮亭鲫鱼是一位叫“刘三姐”的女士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先推出的……

那么邮亭鲫鱼,作为故乡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到底出于哪朝哪代?

自小,看母亲烧鱼,煎、炸、煮、焙、熬,无论哪种方式烹饪出来的鱼,尽管只有极少作料相伴,都本着天然鱼质的优越,有着纯粹的口感与香醇,我好奇地问过母亲为何这么会烧鱼?母亲总答:外婆教的。

如此推断,故乡所在地的做鱼方法,沿袭非常久远。既然为传统所得,定是与地域有关联,天长地久,盛行于民间的做鱼方法不断传承和发展,为后来邮亭鲫鱼的脱胎换骨积攒着条件。

翻阅历史和美食典藏,总能发现:饮食文化与地容地貌、风土人情、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对邮亭鲫鱼这一地方名吃的记述,最早出现在清代咸丰年间。

邮亭,为成渝交通咽喉,在陆路运输仅靠马帮转运的年代,长江中上游大量的水运物资在永川松溉码头下船后,转为陆路,由马帮经邮亭铺转向四面八方。同时邮亭也是通向大足石刻必经所在,自古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的佳名。

邮亭地属丘陵,塘堰溪河众多,冬屯水田富足,土地肥沃,为富庶的水乡鱼米之地,尤其适合鲫鱼这种生存能力极强的小鱼类生长发育。无论冬水田,还是塘堰沟渠,都可见它们的踪迹,产量尤为喜人。

邮亭有条老街,叫“邮亭铺”,也就是最初的“邮亭驿站”,现叫“邮亭老街”。

自清代咸丰年间,南来北往的旅人都喜停留邮亭铺,喝茶、吃饭、住宿,形成“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的繁盛景象。

于是,一些精明的故乡人抓住商机开起路边食店,出售鲫鱼与客人食用。没想,此地煮出的鲫鱼味美汤鲜、肉质细嫩醇香,赢得过往旅人和商贾大加赞赏。天长日久的发展与创新,形成了麻辣鲜香、汤汁浓稠、口感独特的特色美食——邮亭鲫鱼。

因世事动荡,邮亭鲫鱼一度沉沦,几乎消失殆尽,但在故乡民间百姓家,这些烹饪技艺却长传不衰。

从外婆的外婆那流传下来的烧鱼方法,母亲坚持和传承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表面绝迹的邮亭鲫鱼又遇温润的土壤复活起来。在一些地方文化学者的指点下,尤如一夜春风,邮亭很多餐饮店便挂出了各种邮亭鲫鱼招牌,逐渐形成享誉川渝、名满西南的特色菜品。

如今,邮亭鲫鱼已成为重庆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一种文化的交融,没有长年累月的积累,没有成百上千年的打磨融化,总是难以成气候。除了邮亭的地理位置、风情地貌、区位优势等,大足文化底蕴的深厚,也是造就这张名片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足,从石刻开凿的第一声清音开始,就注定这片土地是一个人们的聚集之地,这样的相聚,是一个光辉而又艰难的大集合,这样的集合,必定带来餐饮文化的大融合。

正如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所述:任何一个地域,一道美食,都衍生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地域文化元素,且背后都无疑演绎出人的故事和群体的智慧。

邮亭鲫鱼的发展史,谁说不是如此?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