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思想 > 正文
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8-06 06:53:59 | 编辑:李平

李林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与一般中小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研发投入高、知识密集、成长性好等突出特点。近年来,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指引下,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优化产业结构、蓄积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同时,融资难度大、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创新平台带动作用有限、服务环境不优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要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扶持体系。一是探索成立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专业化提供融资服务。鼓励由区县财政出资成立各类社区银行、民营银行、科技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引导和鼓励大型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适度放宽融资条件,允许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贷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是扩大重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范围,重点支持符合全市智能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发展。同时,根据企业成果转化周期和应用价值,动态调整授信额度和贷款期限,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完善信用担保基金及风险分担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价值市场评估机制。三是加大与银监会、保监会驻重庆管理机构的合作,通过对企业贷款覆盖率、服务覆盖率和申贷获得率等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加强对银行贷款业务方向的引导。

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的最终体现,也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创新成果转化路径。整合市内外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力量,采用“资金+技术”“专有技术授权”“科研设备+技术支撑”“专有技术入股”等方式,搭建科技成果流通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二是完善科技成果供需常态化对接机制。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重庆市科技成果供需专业数据库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定时发布成果应用企业技术需求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供给信息,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研发的准确性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和激励体系。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推行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估,确保成果评价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进一步细分研发成果类型,制定更加细致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实现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实行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激励机制,探索通过约定股份或出资比例方式进行知识产权奖励。

培育壮大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成果需求企业联合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向更高级别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拓展,促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二是加强资本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市级层面建立一批产学研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以科技创新券等奖励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三是鼓励和支持融资、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科技转化等专业服务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科技孵化载体。四是围绕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持续释放其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效益好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具有引领作用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整合部门资源,从存量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机构中,重点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领军型中小科技企业。

优化创新服务环境。及时有效、专业规范的服务环境,既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软实力。一是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系统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环节,推行“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完善企业服务标准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专利布局,加强障碍性专利、互补性专利和竞争性专利的申请与保护工作。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支持企业组建或者加入行业联盟,构建专利池,创建国家、市级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提升防御和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能力。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项目为纽带,开展全球“融智”工作,构建全球觅才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完善政策配套供给,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康养休闲等保障水平。

(作者单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