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沙坪坝 上好思政课 培养更多时代新人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7-16 06:42:11 | 编辑:李平

  宋萍老师跟学生讨论

  张敏老师在指导学生功课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则肩负了“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

  沙坪坝区站稳立德树人主阵地,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让“学科教学人”向“学科教育人”转变,整体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育德能力和水平,全力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让思政课变得“有知有味”

  “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同学们,‘一带一路’的构想正在逐步实现,更需要我们现在的努力学习和以后的开拓进取,让我们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携手共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的分享完毕,谢谢。”

  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高2020级15班,思政课的课前5分钟显得尤为热闹,苏本霖同学论据充分、声情并茂的“时政新闻大家说”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

  作为思政课里最受学生欢迎的环节之一,课前5分钟的新闻播报和解读由学生全权掌控,他们自主搜集素材、准备相关材料,将枯燥的内容变为多彩的演绎,生动、清晰地剖析时政或当下热点,成为开启思政课的最好热身。

  待5分钟过去,思政老师宋萍走上讲台,举起手机,用一个问题开始了今天的课程。“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之后,分别对我们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学生们积极的发言中,《经济生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内容教学徐徐展开。百姓生活变迁中最有代表性的商品——手机,让学生从身边现象自然而然地领悟出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

  紧接着,“设计我们的专属未来手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直接拉长成为佩戴VR、人工智能对话可以舒缓心情、随时随地在空中投影……一个个奇思妙想为政治课堂注入无限生机。

  “面对消费者对手机新的期待,如果你是生产者会如何应对?”在针对这一问题的热烈讨论中,学生又深刻理解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加之调动积极性的精彩活动,宋萍成功引导学生理解了枯燥的知识点,并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言献策。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始终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宋萍说。课程中,她大力启发学生思维,利用电影《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这些学生感兴趣、有疑惑的事物,为学生们释疑解惑,讲解其中彰显的中国精神、揭示的民生痛点,着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每周三,七中的政治教研组都会举行教研活动,共同讨论学习。宋萍总是积极发言,与同组教师们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中美贸易战,意犹未尽,还会在微信群里互相交流。为做好每学期每人两节的组内展示课,宋萍精心设计教案,反复推敲,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力争每个环节和设问都恰到好处。

  长期从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宋萍先后荣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幸福德育育德先进个人和市优秀职工代表、区第六届“导师制”学员等称号,在国家级、市级、区级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得多项奖励,在国家级和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论文《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刍议》获市一等奖,2017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暨西部城区推进研修转型活动中执教的示范课获得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时时萦绕心间,鞭策和鼓励着我。”宋萍说,聆听了王小鸥老师作为重庆思政课教师代表赴北京参会的学习分享后,深感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价值,不仅明确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向,更备受鼓舞,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对继续上好思政课有了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校

  任重道远 培养新时代接班人

  如何将小学思政课教师专职化?这个问题困扰着绝大多数小学。而兼职如何上好思政课?则困扰着众多肩负语文、班主任、或是其它行政职务的教师。

  品德课改版为《道德与法治》后,是不是要从一年级开始进行法律的渗透和学习?肩负多个职务,如何设计教案,让思政课上得“生动活泼”?怎样合理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5月,在沙坪坝区育英小学校的《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培训班上,兼任思政课、语文班主任23年的张敏现身说法,与在座80位教师共论此题。

  “首先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政治立场,为孩子们的思想导航。再次,在身兼数职的繁忙、学校各种活动的冲击、主科教学的压力下,我们需要学会整合课程为自身减负。品德新教材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注重生活、注重活动。我们可以合理布置实践活动,将德法课堂延伸到课外。”

  一上教材中“《课间十分钟》我们一起玩吧!”与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主题相同,可有机整合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利用班队会,直接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二下教材中“《试种一粒籽》”能作为日记素材,有真实的体验,孩子们不但能获得道德教育的增长,还可以提升语文能力……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性质、教材教参的说明,张敏举例鲜活、语句生动、侃侃而谈,将兼职老师上好思政课的经验说得清晰易懂。

  “兼职思政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凭着对教育的执着热情,我用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希望用真诚与热爱点亮孩子心灵心中真善美的明灯,带领着他们追寻幸福。”张敏说,从教23年来,她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进取,愿做默默播种幸福的人。

  多年来,在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张敏陆续参加了参与“国培计划2016”——重庆市区县级教师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小学品德与生活);赴南京陶行知小学学习交流;听南开中王小鸥老师作为重庆思政课教师代表赴北京参会的学习分享;市2019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和教研活动。教师德行修养和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

  同时,面临缺乏专职小学思政课教师的普遍困境,张敏在育英小学的支持下,开展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调研活动,调查了解全校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师队伍现状、各班品德与社会课的开课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以及学生的品德状况,为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促使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专业化发展埋下伏笔。

  截至目前,张敏先后荣获市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培训优秀学员、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优秀学员、教师成长科研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其《让品德课不再是配菜》《让“家”成为孩子的动能基站》等多篇论文荣获市级论文一等奖,主持区级教师成长课题《语文与品德学科课程整合实践研究》获得教育科研区级二等奖、《小组学习中提升边缘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研究》获区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被聘为区道德与法治中心组成员。

  周珣 图片由沙坪坝区教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