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用教育扶贫斩断穷根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7-12 06:43:34 | 记者:张燕 | 编辑:李平

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拔除穷根

近日,一位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毕业生的发言感动了很多人。她叫张薇,是来自甘肃国家级贫困县的寒门女孩,从小体会过教育资源稀缺、生活条件艰苦的环境,更加懂得感恩和饮水思源。在获得保研资格后,她决定延迟入学,“听从内心的召唤,突破现实的羁绊,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去贫困地区支教一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

像张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放弃了外人眼中的“最优解”,跳出了生活的“舒适区”,走向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始终牢记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首要的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过,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因为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斩断穷根,让贫穷不再代代传递。

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贫困家庭的下一代要想过上好生活,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很有效的方法。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第一站就来到石柱县中益乡小学,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教育不仅可以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知识技能,更可提高贫困人口基本文化素质,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与贫困人口的整体面貌,这是教育扶贫最大的优势。

重庆一直很重视教育扶贫。近年来,出台了《关于实施教育扶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意见》,提出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为重点,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先后出台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对城乡低保和特困学生免收高中教材费,为非寄宿贫困生免费提供午餐,健全困难学生资助兜底保障机制等等。通过一系列政策兜底、资源倾斜,不断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教育能为个体提供上升的通道,但教育恰恰是贫困地区的短板,导致其陷入“越穷越不要教育,越不要教育越穷”的恶性循环。在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流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师资跟不上,硬件再好,教育质量也上不去。改善教学环境、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是贫困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像张薇这样的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域支教助学,解了燃眉之急。但这样的办法,毕竟治标不治本。因此,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基础教育一定要搞好,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尤其要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打开贫困地区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通道,让每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只有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拔除穷根。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