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璧山 > 正文
古驿苍茫落照西 千年璧山话沧桑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6-11 07:10:02 | 记者:卢波 | 编辑:李平

璧山区东林寺外,一位行人从斑驳的树荫下走过。图片均由记者谢智强摄

“古驿苍茫落照西,临邛凤羽漫称奇。”清代诗人王梦庚的一首《咏璧山县来凤驿诗》,带领我们走进南临长江、北倚嘉陵江的璧山。

璧山于唐至德二年(757年)建县,古时曾属渝州、恭州等,继而为重庆市所辖。它地处重庆西部和北部要冲,旧时由重庆到成都,有三条陆路和一条水路可走,除了水路由重庆到四川泸州入岷江转道成都外,其余三条陆路都要经过璧山。因此,璧山素有“扼渝州之咽喉”的说法。

位于交通要冲的璧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不绝于途。唐代便已有文人在诗作中描绘过璧山,此后历朝历代都有佳咏传世,直至明清时期进入一个高潮。在这些诗咏璧山的人当中,既有文人学士,如“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也有英才名流,如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他们或宦游,或旅行,或寄寓,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

璧山古诗 多诞生于明清时期

谁为这里写下了第一首诗?几乎成了记者每到一个区县追问的首个问题。

“这个问题难以考证。”璧山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正好介绍,在元代,璧山就曾因地广人稀而并入巴县,明代重置璧山县后,又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因“户口尚少”交由当时的永川县代管,直至雍正七年(1729年)才复置璧山县。

明末清初,战乱不断,位于交通要冲的璧山在战火中遭到洗劫,人口急剧减少,县城内遍是断壁残垣。《重庆市志》记载了当时的情形:“永川、璧山、铜梁、定远、安居等县,或无民无赋,城邑并湮;或哀鸿新集,百堵未就。”

县辖地域的几经变动,加上战乱频繁,造成了部分史料佚失,确实难以梳理清楚璧山古诗的脉络。

虽然无法确定是谁为璧山写下第一首诗,但历朝历代都不乏文人学士汇聚于此,他们或为“璧山八景”欣然命笔,或为古刹禅院题咏不绝;或登山涉水,即景抒怀,或酬唱赠答,吟咏遣兴,为璧山留下了大量诗篇。

据清同治时编纂的《璧山县志》和不少私家收藏典籍所载,李公麟、冯时行等名家都曾来到璧山,在山川寺院里留下言志寄兴之作。

为延续璧山诗脉,2007年,由璧山县委宣传部、县楹联学会编写了《璧山古诗鉴赏》一书,从现存的历史典籍中选取了唐代以来至现代的71位诗人的169首涉及璧山的诗歌,加以注释与鉴赏。

在书中记者看到,明清时期的诗作数量最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明清时期距离今天时间不长,便于诗作的留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明清时期,璧山进一步发展繁荣,境内的来凤驿在当时就是与重庆白市驿、四川龙泉驿和双凤驿齐名的巴蜀“四大古驿”。100多年前,清人孙毓汶就曾在日记里记录了其夜宿来凤驿的感受:“供市喧呼,竟夜不能成寐。”繁荣的市井自然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墨客驻足。

璧山知县黄在中 选出“璧山八景”

璧山境内群山环抱,浅丘交错起伏,古刹寺院林立,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千百年来让无数文人墨客咏叹。

“在这些游记诗作中,以‘璧山八景’为题者较多。”胡正好说。

翻看清同治《璧山县志》,我们能看到书中所载的“古八景图”,它们分别是:觉院夜雨、东林晓钟、圣灯普照、茅莱仙境、凉伞云遮、金剑晴雪、虎峰马迹、石泉凝脂。

“巴渝十二景”诞生于清代巴县知县王尔鉴的笔下,那么“璧山八景”又是谁选出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及清代璧山知县黄在中。”胡正好说。

黄在中,字公瓒,江西宜春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七年(1742年)任璧山知县。

“可以说黄在中是一个改变璧山历史的人。”胡正好介绍,当时的璧山地广人稀,百废待兴。黄在中上任以后,惠农劝学,重修了文庙、书院,布局并修建了包括移民会馆在内的“九宫八庙”,并主持编纂了《璧山县志》……

此外,这位历任璧山知县中的明星级人物,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评选出了“璧山八景”。

“其实早在明代就有‘璧山八景’一说,黄在中在此基础上,遍访璧山各地后,替换了其中‘四景’,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璧山八景’。”璧山区政协学习及文史委主任傅应明说,黄在中还为此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璧邑八景》诗,后人争相传诵。

例如在《石泉凝脂》中,黄在中登上位于璧山城南的华盖山(今属璧山区健龙镇),用“瀑溅珠岩百丈垂,清心静质少人知”描绘了泉水从高高的山岩飞流直下,激起的水花如同一粒粒珍珠的美景。

“莲社荒凉存古碣,柴扉寂寞启洪音。”在《东林晓钟》一诗中,黄在中记述了自己夜访东林寺之时,莲社寂静之中隐约传来阵阵轰鸣声,有恍然如梦之感。

“过去东林寺是璧山香火最旺的庙子。”东林寺的看守人吴月官告诉记者,抗战期间东林寺曾作为键生艺术专科学校的校址,迎来送往莘莘学子。“目前寺庙正在重修,将重新对公众开放。”胡正好说。

如今,“璧山八景”中的部分景观已在岁月更替中荡然无存,有的则旧貌换新颜,但历史的遗迹在诗篇中并没有丢失,这些穿越数百年时光的诗句,发思古之幽情,历久弥新。

“明代三才子”之首 为马坊桥写诗

其实,除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描绘璧山的古诗外,还有许多古诗在时光流逝中逐渐散失,它们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等着我们去重新发现。

“最近我在阅读《重庆府志》的过程中就新发现了一首描写璧山的古诗,它并没有被收录在《璧山县志》中,因此之前知道这首诗的人并不多。”傅应明告诉记者,这首诗出自“明代三才子”之首的笔下。

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

“他就是明代诗人杨慎。”傅应明说,杨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

在杨慎现存的2300多首诗词中,有不少都与重庆有关。例如在三峡,杨慎挥笔写下《峡东曲》:“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长江一泻千里的壮阔之景跃然纸上。

在合川钓鱼城,杨慎则通过诗句“钓鱼城下江水清,荒烟古垒气犹生”,赞叹了这处中外闻名的古战场遗址。

“我在《重庆府志》中发现,杨慎其实还为璧山写过《马坊桥》一诗。”傅应明说。

为何杨慎会来到璧山呢?

“古时交通不便,从四川来的人时常沿成渝古驿道到重庆后,再坐船经三峡出川。”傅应明介绍,马坊桥则是位于成渝古驿道沿线的一个重要场镇,“去年我们在马坊桥附近发现了一处明代的家族墓葬群,分布面积超过600平方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马坊桥人丁兴旺、相当热闹。”

傅应明推测,这首诗也是杨慎在出川途中路过璧山马坊桥时所作。他用诗句“无奈旅怀多,村酤引睡魔”,抒发去国怀乡之感。

那么诗中所写的马坊桥,今天还在吗?

记者在璧山区丁家街道看到,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桥横跨梅江河上,依旧在发挥着通行的作用,只是这些年来南来北往的旅人越来越少了。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成渝高速的通车,不再位于交通要冲的马坊桥,也不复旧时繁华。”胡正好说,不过它即将迎来新的机遇:“即将开工的合璧津高速将在马坊桥附近设置下道口,这将为沉寂的马坊桥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