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提速降费”要真实惠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5-31 06:26:00 | 编辑:李平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今年网络提速降费工作作出专项部署。三大运营商积极响应落实国家网络提速降费新要求。然而,网络速度越提越快的同时,资费水平高居不下仍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期众议,我们摘编了几篇来稿,一起探讨如何防止套餐变“套路”,让通信服务实现真正的便民惠民。

——编者

尊重消费选择

孙晓东

消费者关于套餐变“套路”的不满,一个突出原因是由于运营商套餐设置繁琐,消费者看似选择的余地很大,其实供需之间的对接并不精准。

所以,防止套餐变“套路”,必须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一方面,提速降费后要避免套餐“捆绑销售”,防止低价套餐搭配额外资费。另一方面,建议推出“自助餐”型的业务项目,让消费者能够“精准点餐”,实现“所选即所需”,或者通过结转、共享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套餐的使用效率。此外,还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无论是“套餐”还是“自助餐”,都要尽量简单易懂,让消费看得明白,选得放心。对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也必须重视起来,根据消费者的意见优化资费,提升服务水平。

防止促销思维

范子军

“套餐”变“套路”,“降费”看不见、感受不到,甚至还出现资费不降反升的消费体验,这一怪象在提速降费政策落地时屡屡出现。应用项目多、使用时间长才能享受政策红利,这使降费政策异化为促销策略。

这次国家网络提速降费专项部署明确提到,实施普惠制套餐升档降费、大幅降低套餐外流量单价、针对低收入和老年群体推广“地板价”资费……清理规范套餐设置,年内再精简目前在售套餐数量15%以上,推动解决数量多、看不懂、选择难等问题。可三大运营商还是推出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套餐,公众难免担心这又是“套路”。

降费归降费,促销归促销。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即使从经营角度考量,套餐固然可以有,也应让大家看到同一套餐降费后减少多少支出,给公众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获得感。运营商倘若真有执行降费政策的诚意,就不应将降费政策植入促销套餐,以新的套餐取代原有的套餐,“劫持”用户“越用越便宜”。政策红利被湮没在套餐中,又如何让用户“知情、敢用、放心用”?

完善监管机制

王丽美

好的市场规则和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是市场秩序建立的基础。监管的滞后与缺失,容易导致套餐变“套路”。

在降低移动资费结构的改革大趋势下,电信资费不能再像以往一样,任由运营商自说自话,自立规矩,而需要订立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首先,公开收费资费的运营成本及收费程序,制定公平公正的“游戏规则”,让运营商清楚收费,消费者明白消费,切实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加大监管力度,从根本上遏制垄断暴利;再次,打破行业垄断,充分引进市场竞争,以制度之力促使电信企业完成服务市场而非垄断市场角色的回归。

防止套餐变“套路”,监管必须“在线”。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贯彻政策要求,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健全完善通讯服务监管规则,让通信服务真正实现便民惠民。

在“落实”上下功夫

李育蒙

网络提速降费,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现实的尴尬是,消费者的感受与运营商的降费举措之间往往不同步,甚至有较大的偏差。

要让通信服务实现真正的便民惠民,还是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对于运营商来说,要学会换位思考,从消费者的感受出发做好提速降费工作。部分消费者认为提速降费缺少实惠,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一些降费举措,在实际操作中华而不实,很多现实的举措仅仅体现在“文件”上,体现在“口头”上。一些资费甚至只是变了个形式重新出现,这当然会降低消费者的获得感。相关主管部门应多出实招,多打真枪,让提速降费,不仅是“雷声响”,更是“雨点大”,让一些优惠举措能从纸上“落地”。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