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綦江中峰镇龙山村:家家户户有座“微花园”
来源:綦江报
时间: 2019-05-15 11:07:32 | 编辑:李振兵

  5月8日,记者来到中峰镇龙山村。前一晚下过一夜小雨,村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夹杂着淡淡的玫瑰花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干净的水泥路、码放整齐的柴草垛、洁净的民居、小而美的庭院……走在龙山村的乡间小路上,记者发现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尤其是庭院门前怒放的娇艳花朵,让这座村庄显得生机勃勃。

  宣传发动,环保意识提起来

  “下了一晚上的雨,玫瑰花都蔫了不少哟。”这天一早,还没来得及洗漱的刘时长,就跑到院坝的花台里查看花朵儿。今年75岁的刘时长,是中峰镇龙山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你别看他现在对花这么上心,就在几个月前,他家污水横流,门前屋后一片脏乱差。”龙山村支部书记黄洪营说,一把年纪的刘时长每天都很忙,儿子在外打工,他和儿媳在家带着3个小孩,整天忙着喂鸡鸭鹅、种庄稼。

  2018年9月,龙山村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力图实现庭院整洁干净、柴草堆放整齐、牲畜规范圈养、阳沟清淤到位、村民环保意识提高的目标。“最理想的状态,是家家户户都能有座‘微花园’。”黄洪营说。

  就在村组干部走家串户宣讲整治内容时,刘时长埋着头干活爱理不理,“我这活路都忙不完,哪还有时间打扫卫生、种花呢?”

  刘时长家地势较低,房屋右侧的排水沟长期没有疏通,生活污水发出的臭味弥散开来。村组干部见此情景,将脏乱差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不好和村里有帮扶措施的政策详细进行了说明,刘时长一思索,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家门前屋后焕然一新。

  党员带动,示范作用领起来

  “始终坚持‘支部带动、党员带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引领、监督、帮扶等方面真正把示范作用发挥起来。”黄洪营说,村组干部主动改善自身所住院落及周边人居环境,并制定龙山村党员人居环境整治标准,让党员对照标准为群众做好表率,进而带动全村村民开展整治。

  在开展党员带头的同时,龙山村还依托“村党总支”强化帮扶。

  由于刘时长年老体迈,再加上做农活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村组干部便主动对他进行了帮扶。“他家的排水沟就是我们帮忙修的,前后修了十来天呢。”黄洪营说。

  村民们看着村组干部这么上心,也开始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今年73岁的村民潘显疏,房屋背后就是村里的一条主干道,以前只打扫庭院的她,现在顺带着把道路周边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村里现在在发展旅游,来的人越来越多了,道路干净了我脸上也有光呢。”潘显疏笑着说,她现在一天要打扫好几遍,“就像吃饭似的,一日三餐顿顿不能少哦。”

  在龙山村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该村先后组织清捡白色垃圾、清理沟渠粪污等活动3次,参与党员群众达70余人。同时,每月还组织动员周边群众对贫困户、低保户、无基本劳动力的家庭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予以帮助,帮助他们扫院落、清水沟、除顽疾,解决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困难,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整治的良好局面。

  组织推动,村民热情调起来

  “门前种了花草,感觉生活更多彩了。”今年66岁的村民苏国宣,年轻时就喜爱种点花草,借着村里鼓励门前种花的东风,他一口气将一座花台增加到了4座,还栽种了樱桃、枇杷等果树。

  看着苏国宣把自家门口整得这么美丽,前来串门的张开明坐不住了。“他家能种花,我家门口也有空地,照样能种。”张开明住的是土墙房,以前觉着农村环境比不上城里,没必要搞得多么整洁,更别提花心思去种花了。

  “龙山村的美丽,是村民们干出来的。”黄洪营说,村支两委动员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涉及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生活垃圾清理、厕所改造、牲畜圈养等7项的《龙山村村规民约》出台了;有责任心、愿意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贫困村民,在“巡查员”公益性岗位上岗了;环境卫生好、庭院整洁的10户农户,悬挂“庭院之星”光荣牌了……

  一时间,村民变得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人人都争着抢着要被评为“庭院之星”。

  投入撬动,各类资金用起来

  “光打扫卫生还不够,还得种花?”“我从来没种过花,啷个整嘛。”人居环境初显成效后,村组干部又提出新要求,鼓励家家户户都栽种花草。可一开始,村民们不理解。

  摸清村民的想法后,村里投入资金3万元,给每家每户发放建筑材料,村民自己出工整治道路和排水沟。还免费发放5株不同种类的花卉苗木,让村民自行在房前屋后栽种管护。

  张开明利用村里发放的帮扶材料,建起了3座花台,现在逢人就夸耀说,“别看我住的是土墙房,房前可是开满了映山红、蔷薇花哟。”在上个月的村民评选中,张开明还被评为“庭院之星”,悬挂光荣牌后,他笑着说,“我要继续搞好装扮好环境卫生,不让这个牌牌下个月溜掉。”

  为了建立长效机制,龙山村还整合投入25万元,集中统一购买小型垃圾桶130个,为每户村民发放小型垃圾桶1个;在公共区域安置中型垃圾箱39个、转运垃圾箱8个,教育引导群众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垃圾箱。此外,还组织10余名成功人士和86户村民集资近10万元修建文化广场,成功变“乡愁”为“乡筹”。

  如今,龙山村先后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吨,整治入户道路300余米,清理房前屋后排水沟530余米,栽种花卉果木2300余棵,每家每户都有了一座“微花园”。

  记者 吴长飞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