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酉阳砍柴人“还债” 自愿去护绿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5-14 07:44:56 | 编辑:李平

“想在河边搞烧烤?不行!请你们马上离开这里!”

“老人家,你一大把年纪了,就别管我们了,回家享享清福吧!”

“劝不听呀?我报警了哦!”

5月11日,几位到酉阳山黛沟露营烧烤的游客,与61岁的杨正富争执了起来。

山黛沟在哪里?王家河从酉阳县板溪镇许家坡流入龙潭镇柏香村后转了几个弯。弯里有一段植被茂密,幽峡黛绿之地,人们称之为山黛沟,是巴尔盖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域,也是野生大鲵自然生态保护区。

老杨为什么要制止河滩烧烤露营的行为?他指了指深谷两侧的密林说:“为了还债!”

幽幽峡谷,林深树密,耕地极少。过去,山黛沟的居民们只能挥刀向山砍树换钱粮。老杨从少年时,就接过父辈的柴刀,成了一名“职业”砍柴人。

“一天砍5担,每担100斤。”老杨有力气、干活麻利,远近闻名,渤海场集市上买柴的客户对他都很熟悉,“一担柴卖3角钱,换来3包盐;一个来回,得花3个小时。”

无节制的砍伐破坏了生态,最终打破了大自然的平衡,王家河多次咆哮而下,给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

改变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道319线改道山黛沟,一条宽约8米的柏油路铺向山谷,带来了人流,也带来了务工就业的机会,才慢慢让老杨和其他村民放下了手中的柴刀。

通路后的几年,山黛沟秀美的风光引来了游客,让村里的养殖业、旅游业应运而生。商店、农家乐、旅馆星罗棋布,昔日沉寂的山黛沟热闹了起来。

很多人乘势而起,开起农家乐,办起游乐场。一直按兵不动的老杨看见村民的收入节节攀升,觉得发展的机会来了。

他丢掉柴刀,扛起锄头再进山,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全部种上了蔬菜,为农家乐提供新鲜的时令蔬菜。农闲时,老杨也不停歇,每天早出晚归,挖山笋、采野菜、拾蘑菇。

“电灯、电视、洗衣机、冰箱、电磁炉……短短几年,大家购置了各种家电,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香村党支部书记梁高明说,趁着旅游热潮,很多和老杨一样的砍柴人都改了行,靠着种菜、开餐馆、办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在老杨记忆深处,山黛沟河水清冽、甘甜,过去上山砍柴口渴了,在河边掬上一捧水,大饮一口,既解渴又解乏。近几年,细心的老杨发现,水变浑浊了,时常还漂浮着油污和各种生活垃圾:“细细想来,从以前的砍树到现在发展旅游,大多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实在是不划算!”

“干净的水去哪里了?”去年3月,中央巡视组和市环保督察组到酉阳巡查时都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不久后,督察组在反馈意见中指出:“山黛沟区域属于‘三禁’区域,必须立即整改!”

去年4月,龙潭镇在山黛沟全面关停农家乐、旅馆和畜牧养殖场。与此同时,还组建了专业的综合清理工作队伍,并广泛发动群众自愿参与环保宣传,保护绿水青山。

“我要还债,算我一个。”老杨听说要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巡河劝导工作,第一个报了名:“娃儿们都改去了山外挣钱,家里的生活不愁,我年纪大了,就留在老家守着这些树吧。”

(酉阳县融媒体中心 冉川 田燕芳)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