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江津楹联两个“天下第一”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5-14 07:40:39 | 编辑:李平

楹联,又称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江津1800余年建邑史保存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其中楹联民俗是江津民间受众最多、使用率最高、也最实用的民俗之一。时至今日,江津楹联遗址遗迹达300多处。

在江津滨江大道东段区文管所办公大院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阁楼“藏联阁”。由“联圣”钟云舫所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共计1612个字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便收藏在此。

钟云舫为何要写这幅洋洋洒洒的“天下第一长联”?他又是如何成为誉满巴蜀的楹联圣手?

钟云舫,重庆江津高牙人,生于1847年。在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清朝末年,钟云舫深感民族危难之深重,提出教育救国的主张,讲授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法语,开四川教育之先。除了在西学领域深耕细作,钟云舫对经史百家也颇有研究,尤其擅对楹联,他著有《振振堂联稿》,共4卷,收楹联1850余副。在长联的创作上,钟云舫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巅峰,他流传下来的超过100字的长联就有27副之多。

1903年,巴蜀大旱,当时的江津知县武文源篡改粮章,加增加租,招致民怨沸腾。已56岁高龄的钟云舫联合江津文人,向时任四川总督撰写了一份骈四骊六诉状(多用四字、六字句对偶排比的骈体文诉状),导致武文源被革职。武文源怀恨在心,遂贿赂川东道道台张铎,大兴文字狱,将钟云舫拘押在成都巡检司。

在孤清冷寂的大牢里,钟云舫满腔愤懑,以泪和墨、以血染纸,提笔写下了传世不朽的“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据传,钟云舫只花了一天时间完成创作,联中抒发了早年间登江津临江楼时的所见所感,同时抨击了时局的黑暗与腐朽。

“钟云舫把自然与历史、现实与神话、科学与遐想、东西方文化等俱入楹联,极大地丰富了楹联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江津区文联主席庞国翔表示,钟云舫将楹联的文学艺术性、应用功能创造性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当之无愧的“联圣”。

除了“天下第一长联”,江津还有一副至今不知作者是谁的“天下第一奇联”。

在海拔1382米的江津四面山插旗山腰有一座千年古观―——朝源观。在朝源观左、右观门入口处,分别各有一副楹联:右山门上联为: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为: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在左山上联为:霞友朝朝朝朝朝朝朝,下联为:云朋观观观观观观观。

这两幅楹联利用汉字的多音多义特点,用不同的句读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千百年来解读不一,却无一服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联”。中国楹联学会首任会长魏传统为此留下“长乘胜迹联何解,留待通家过此关”的无奈叹息;中国著名楚辞专家黄中模教授则留下“自非通家,关山可堪过得”的诗句。

针对“天下第一奇联”的奥秘,江津区曾于前几年开展了一次面向全世界的有奖解答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了来自全世界2万多封解答邮件,由专家组成的评定委员会从中评出了二、三名,但遗憾的是,没有评出能服众的第一名,至今仍然空缺着,故也被称为中国楹联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李耀辉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