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龙豆花”的幸福人生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5-13 06:04:33 | 编辑:李平

施迎合

说起“龙豆花”,在重庆江津几江老城几乎无人不晓。

其实,地处江津北固门老街的“龙豆花”就是一家普普通通、以经营河水豆花和家常便饭的民间小店。其店主龙安雄和妻子罗玉玲为地地道道的江津人。24年来,他们靠着勤劳本分、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的精神,将简单的一碗豆花、一碟辣油、一碗甑子饭做到了极致,不仅成了江津百姓离不开的市井大餐,更浸润着重庆家乡美食的温暖记忆。

“龙豆花”店面不大,也就五六十平方米,醒目的唯有门楣上大红招牌上那龙飞凤舞的“龙”字。

进入店铺,跳进我眼帘的是置于熊熊炉火上的、那口热气腾腾大铁锅内被划成块块方形的雪白豆花,靠墙一侧木质案板上,整齐摆放着一长溜土陶瓷罐,里面盛满油辣子、青辣椒、花椒面、花椒油、蒜末、姜末、苦藠末、韭菜末、葱花、碎花生粒、碎核桃粒、芝麻粒、碎香菜叶、碎薄荷叶、碎茴香叶……细细一数,嗬嗬!足有19种之多,全是我喜欢的佐料,只那么随意瞧上一眼,食欲就像丢了魂似的被勾了去。

我迫不及待用竹筷夹一块豆花,伴上调料送入口中,果真是口感嫩而绵扎,清爽可口,海椒辣到舌根,豆花甜到心头,让我直呼过瘾,巴适,味道不摆了!

趁着“龙豆花”夫妻俩忙中的间隙,我和他们摆起了龙门阵。真没想到,他们普通的豆花生涯里竟然隐藏着一段苦乐相伴的人生传奇……

1995年,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中,龙安雄和罗玉玲因单位经营不景气双双下岗。那时,夫妻俩上有老,下有小,眼看生活没有着落,心里焦急而惆怅。怎么办?思索再三,他们想到了拜师学艺,制作、售买豆花。

豆花饭是川、渝、贵一带常见的民间小吃。豆花鲜嫩,蘸水香辣,清爽可口,开胃下饭,是深受百姓喜爱的大众食品。最难得的是做这门生意投入不大,正适合刚刚创业的他们。

回想举步维艰的当年,龙安雄无限感慨:“当初真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只想赶快学点手艺、找点事情干,养活这个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起早探黑的勤奋好学,他们终于掌握了制作豆花的绝门要领。随后,夫妻俩在江津几江三通街农贸市场里开了一家小店,店名就叫“龙豆花”。

“那天,正是五月艳阳天,当第一锅雪白的豆花点成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像豆花浆一样沸腾起来,感觉生活有了希望……”龙安雄兴奋地感叹道。

从那时起,每天早上六点,龙安雄夫妻俩便会迎着晨曦准时坐在磨豆机前,将一粒粒经过7小时浸泡、圆润饱满的黄豆打成浓稠的豆浆;接着,龙安雄拉起滤网去除豆渣,并将过滤后的豆浆放在火上煮开。10分钟后,豆浆煮好起锅,将豆浆倒入盆中静置1分钟后,罗玉玲就开始点豆花了……磨豆、过滤、煮豆浆、点豆花,就是这么简单的制作程序,他们顶着日月星辰,心有灵犀重复做了整整24年。靠着用心加细心、恒心,夫妻俩硬是把一道看似平常的民间小吃做成了享誉江津街巷里弄的佳肴,以致说起“龙豆花”,食客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道:“三通街那家个嘛,味道巴适!兄弟,走嘛,去整一碗……”

随后,由于城市变迁,“龙豆花”也几经周折,店址从三通街、七贤街,开到了现在的北固门。然而,不管店铺开到哪里,都是实惠又爽口,色香味俱全,都是街坊们喜欢的不变的味道。

如今,在平淡而简约的生活中,龙安雄夫妇已将一颗漂泊的心安定了下来,并把豆花当成一份事业来做,日子也越过越好。去年孩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夫妻俩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说起现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他们脸上漾开一圈圈春阳般爽朗舒坦的笑……

是呀,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奋斗理想就会开花。就像“龙豆花”的幸福人生,全在他们崭新的念想和不断的追求中……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