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小而美的人生意境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4-21 06:45:50 | 编辑:王俭林

郑劲松

北碚老城街心花园就有一家名叫吉丰书屋的小书店,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创办”,一直坚守到今天。虽然书店已从繁华的街心“转移”到了两百米开外的西南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旁,但“坐不改名,站不改姓”,它依然怡然自得地存在着。

坚守是一种可敬的情怀。二十多年,不仅店名没变,地址基本没变,书店的老板没变,最为难得的是它没有“随波逐流”,书的基本类型也没变。

书店规模很小,几排书架大多是新近出版的文史哲图书,文学方面,主要是名家大师研究专著以及部分知名作家新作。这里还有一般个体书店少有的《读书》《当代》《收获》《十月》等名刊,令人一见就觉得层次不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不久,这一小片书店可以说正是“泅渡”心灵的“诺亚方舟”。那时工资尚低,不敢大肆购买,实在喜欢的才买上一两本。杂志相对便宜,如果这一期有喜欢的哪怕一篇文章也就下手。不苟言笑、个子不高且瘦弱的老板见我站着观看良久又不买,也不责怪,还会过来介绍或推介其他新书。

书店最多容纳十来个人,但常常的感觉是:这里真宽敞,真安静。一个小小的社区书店,给刚刚处身社会的青年,留下了足够独立而自由自在的空间。它就像一个懂你的朋友,不用铺垫什么和客套什么,几本书就击中你的内心。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油盐柴米的日常生活之中。

去年深秋的一天,经过街心花园,突然发现陪伴自己二十余年的吉丰书屋“不翼而飞”了……难道经营不善垮掉了?心里不免有些失落感伤。直到今年春天,一个偶然机会去西大附属小学,走下小巷梯坎,左右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吉丰书屋”几个熟悉的大字便映入我的眼帘。因为要回校开会,来不及进店,但暗下决心,一定要抽空来和书店老板聊聊。

“原来是你,最近经常读到你的诗歌散文!”几天后的一个中午,真聊起来才知道,大家彼此都熟悉着呢。老板姓柳,是区作协会员,多年前也写诗和散文,近年没怎么写了,但本土文人他几乎都能脱口而出,比如西南大学的曹廷华、刘明华,已调走的李怡、王泉根老师,仍在学校的中青年专家蒋登科、王本朝、熊辉等,还有北碚的万启福、谭朝春、雨馨等,他都能说出他们大体的研究或创作方向。书屋串起一座小城的书香人生,更像开在街上的一间公共书房,话语间亲切感油然而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柳老板所在的一家集体企业步履维艰,好多人下海经商,他也下海经“书”。先是摆书摊,随后租下门面,取名吉丰,吉祥丰收之意。早些年还没网络冲击,他自己又会选书,文友口耳传播,书屋生意不错。

我问起他的现状。“不太好,但还能维持。”他说。我看到,与往年比,书更少了,除了两书架人文类图书和为数不多的几本杂志,其他书架已摆上各种饮料和零食。他打了个很文学的比方说,如同一本书,这些都是“附录”,正好维持着前面纯粹的“正文”。他说,自己年过六旬,没别的爱好,守着小书店,偶尔和前来送书、买书的新老朋友吹吹牛、喝喝茶,也很自在。

读书,真是一种生活态度,买书与卖书也是。当你所在的社区或者附近的小街,有这么一个书店守着,或者反过来,你守着它。这,不就是一种小而美的人生意境么?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