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巴南 > 正文
巴南 新中国首位女大使丁雪松遗物回木洞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4-19 06:27:36 | 编辑:李平

书柜、书桌、沙发,几百本书,甚至驻外期间穿的旗袍……新中国首位女大使丁雪松的遗物日前“回到”巴南。遗物捐赠者是丁雪松女儿郑小提,她专程从北京赶来巴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母亲心里一直牵挂着故乡,这次她总算落叶归根了”。

穿过的旗袍

展示新中国女性形象

4月8日,装载着丁雪松生前遗物的集装箱,在北京装车出发。4月11日,这些物品运送到巴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4月12日,当郑小提再次见到母亲的遗物时,眼眶有些发红,“感觉又像回到了我以前的家。”这个“家”,有丁雪松生前穿的衣物、有她翻看的书籍,也有她常坐的沙发。

这些遗物中,郑小提最难以忘怀的是母亲出使外国时穿过的旗袍。“这是母亲正式以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的身份出使荷兰时穿的中式旗袍,当时引起了不少外媒的关注,不仅展示了新中国女性形象,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除了旗袍,遗物中还有不少丁雪松出使国外获赠的纪念品。

捐资兴学

木洞教育旧貌换新颜

“母亲驻外时,一直想念着故乡的一切,生病的时候会突然说几句家乡话。”今年76岁的郑小提回忆道,有一次母亲生病了,迷迷糊糊中嘴里念着家乡话“幺婆”。郑小提知道,母亲是思念故乡了。

丁雪松一直心系家乡木洞。新中国成立后,丁雪松在外工作仍不忘家乡教育。她给经营布匹生意的哥哥丁玉枢写信,鼓励其为家乡教育事业作贡献,并捐出当时一年的工资500元用于家乡教育建设。她希望今后回故乡时,能看到新学校和学校的新面貌。

在丁雪松的鼓动和支持下,木洞镇逐渐掀起了集资办学、捐资助学的热潮,全镇教育从此旧貌换新颜。据木洞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蒋效伦回忆,2001年2月,84岁高龄的丁雪松再次返乡,走访了木洞镇文化站、木洞中学等地,还为家乡教育事业题词。

丁雪松旧居

计划下半年对外开放

接手丁雪松遗物后,后续将如何更好地保存?“我们会将遗物进行修复,然后送到木洞丁雪松故居。”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黎明介绍,丁雪松故居已修缮完毕,计划今年下半年对外开放。

丁雪松旧居位于木洞镇老街,是一栋典型的川东民居,夹壁墙、灰瓦顶。修复后的丁雪松旧居最大限度保留了巴渝民居的原汁原味,今后将承担部分文化展示功能,为重庆新添一处历史文化景点。(巴南区融媒体中心 宋文励)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