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城建 > 正文
翻过地质病害“百科全书” 铺就城乡发展小康之路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3-12 06:39:38 | 编辑:王俭林

攻坚克难高品质建好城开高速

  “蜘蛛人”在绝壁处为脆弱山体砌筑挡墙,形成铜墙铁壁

  城开高速地处秦巴山区,是我市在建单条长度最长、工程量最大、建设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

  全长128.5公里的城开高速,桥隧比77.6%,尤其是全长11.4公里的城开隧道,与旗杆山、大巴山等隧道洞洞相连,一起构成了总里程约60.6公里、举世罕见的超长隧道群。横贯渝陕两省市的大巴山隧道,长达13.6公里,也是我国目前在建高速中最长的几座隧道之一。

  施工设计勘测表明,施工中将面临包含岩溶、瓦斯、涌水突泥等几乎所有可能出现的极端性建设难题,是隧道地质病害“百科全书”。加之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众多桥隧都是建在无比险峻逼仄的悬崖陡坡之上,许多地带是从来没有人涉足过的地方,几十个作业点几乎无从下手,施工难度不亚于国内目前任何一条山区高速公路。

  “蜘蛛人” 绝壁之上建头功

  百战溪隧道只有2610米,可隧道进口处于大面积滑坡体、破碎带之下,如何确保山体高度稳定,如何实现安全进洞,这令中铁建十一局集团项目部团队起初一筹莫展。

  清理危石、孤石是明知难为,也必须硬着头皮上的最紧迫任务。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测量班长郑周红带着工班班长陈泽军等十几个人,扛着全站仪、风枪,背着炸药、安全绳,手握撬棍、砍刀,从山后踩着没膝的荆棘,费尽艰辛来到50多米高的山坡上。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相继抵达隧道进口顶端,稍作休整,便纷纷将安全绳绑在大树上、系在石头上,依次散开,各执工具,如“蜘蛛人”一般一步步滑向目的地,采取平行作业方式,撬动孤石,打炮眼,装炸药。

  远远望去,每个“蜘蛛人”的身影散落在1000多平方米、空旷苍翠的山坡上,显得是那么渺小、模糊。正是这些以血肉之躯组成的“钢铁集体”,困难多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艰险多吓不倒,背负着早日拉通主线、打通断头路的期望,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在多年沉寂的大山上展开了有史以来声势浩大的拉锯战。

  滚石上山,攻坚克难,何其艰险;爬坡过坎,闯关夺隘,何其艰辛。一个多月时间内,郑周红、陈泽军等人的鞋子磨破了几双。酷暑时节,施工现场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每个人被烈日晒得几乎虚脱,究竟脱了几层皮谁也没在意,时间一久,黝黑得发亮。爬山时,手脚并用,手上、腿上被坚硬的石块剐得伤痕累累,血肉模糊,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破声,3000多立方米乱石被清理,数百处险情被破除。加上锚喷网柔性被动防护的有益补充,终于降服了隧道进口端洞口开挖、支护、成型路上的“拦路虎”。

  巧规划 科学提速保生态

  苦干、实干,还要巧干。

  尽管如此,要想实现隧道主线掘进,并非易事。

  项目部总工程师李顺利提议在进口端一侧紧急开辟70多米长短导洞“曲线救国”的计划方案,得到专家认可肯定。

  此外,抵达南长沟特大桥核心施工区域,原计划要开辟2公里多的便道,李顺利带领技术骨干多次踏勘论证,大胆建议采用短隧道替代便道的施工方案,再次得到采纳。既避免了曲曲弯弯的便道极其复杂繁琐的设计与施工环节,又从源头上杜绝了长距离弯道运输的潜在风险,为一举快速抵达主线打开施工局面,有效减少征地50多亩。

  在设计阶段,施工方高度重视生态选线、环保选线,尽可能绕避生态敏感区,路线布设充分考虑避让基本农田,力求不对沿线水系破坏。同时,力求减少工程弃土,开州段弃土量由原计划的860万立方米缩减近半,减少弃土征地约350亩;利用弃土填筑路基等,消耗利用弃土量约198万立方米,减少弃土场占地约137亩。

  不搞以往大开大挖大填的粗放式施工手段,秉承环保至上、生态优先的先进建设理念,集约用地、节能高效,这是城开高速的建设者们尊重大自然、呵护保护区的有力行动。

  “城开高速承载着城口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川陕渝三省市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梦想的重任,这条民心路、致富路,我们一定要修好!”这是这群城开高速建设者们的共同心声。  文/图 陈洪胜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