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2019 推动高质量发展有何新举措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1-28 07:17:53 | 编辑:王俭林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重庆日报记者认真梳理报告中提出的工作举措,请与会代表、委员进行解读,并从今日起陆续刊发,与读者一起感受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的信心和力量。

举措1 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得非常关键、针对性强,有助于提升重庆工业的韧性与后劲。”1月27日,市政协委员、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对重庆日报记者说。

他认为,实体经济的关键就是制造业,抓实体经济,主要就是抓制造业。他说,重庆既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不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很快。

易小光说,无论是传统支柱产业的迭代升级,还是新产业、新业态等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创新驱动。“加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将为我们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和增长点,也有助于增强重庆制造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易小光看来,目前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够强,科技投入还需要加大,人才聚集还要加强,工业的创新专利和产品,都需要进一步研发。

他说,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将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平台协同创新力度,不断聚集科研人才,催生科研成果,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又鼓励原创,让重庆工业的韧性与后劲更强,助力重庆工业实现“跃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本报记者 陈国栋

举措2 力争开工渝万高铁、渝西高铁、渝昆高铁重庆枢纽段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力争开工渝万高铁、渝西高铁、渝昆高铁重庆枢纽段,我心里很高兴。”市人大代表、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任其亮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对重庆高铁建设不断加速表现出极大期待。

“高铁的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具体举措。”任其亮说,这3条高铁的建设,将打通重庆向东、向北和向南3个方面的通道,有助于早日构建起重庆“米”字型高铁网。

在任其亮看来,重庆要真正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交通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过去重庆高铁发展有欠账,随着渝万、渝西、渝昆3条高铁陆续开建,过去的欠账,将会逐渐被补齐。现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已经投用,水路运输、公路运输也在飞速发展,高铁的修建,让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更好地在重庆汇集,才能真正把重庆打造成为国际性的交通枢纽。

任其亮说,高铁的建成,将会为老百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从而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也正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具体体现。

此外,任其亮认为高铁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他说,高铁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对沿线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乡统筹等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报记者 周松

举措3 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创新平台升级,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联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对此,市政协委员们有怎样的想法和建议?1月27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是重庆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市政协委员、重庆科技学院校长尹华川表示,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对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庆科学城的建设可在整合大学城、两江新区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尹华川说,高校是人才、资源富集地,应当承担起建设科学城领头羊的角色。因此,重庆科学城的建设可以大学城为核心,串连整合起璧山、北碚、两江新区等地的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创新平台升级,从而推动重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打造好硬环境后,政府还应该提供良好的政策,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下去。”尹华川表示,政府一定要营造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生态,为科学城的建设打造好的软环境。

市政协委员、璧山区政协主席向邦俊提交了《以科学城规划建设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对科学城进行整体宏观的规划建设。

向邦俊建议,在编制重庆科学城发展规划时,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综合考虑各区县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积极构建以大学城为核心,以高新区、经开区等为支点,其他园区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空间发展架构,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联手共建,把重庆建设为“中国西部科学城”。

“可突出重点,先行先试。”向邦俊认为,大学城作为全市基础研究核心、创新发展的智核,要加快引进培育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和顶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建立创新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为重庆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科研平台,提升重庆科学城的核心竞争力。本报记者 李星婷

举措4 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依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有怎样的意义?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出台怎样的保障措施?列席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以及市人大代表、重庆大学“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郭劲松就此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是重庆市八项行动计划中‘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举措之一。”张卫国说,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即以大学为中心,加强校地、校所、校企等之间的合作,构建具有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有利于推动创新平台升级、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是重庆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英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卫国表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将加快资源聚集,是重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重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能力的途径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投入。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找准定位,做好统筹规划,以政策为引导、市场为根本、开放作动力,广泛吸引国内外人才,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

郭劲松则表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是在大学科技园、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基础上的升级版,“其更强调服务学科建设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以及政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郭劲松认为,在形态方面,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更强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这个创新链的贯通,更强调与产业链的对接。高校作为高端人才、科研平台和资源富集的地方,更应该做好基础性研究的知识创新,同时紧跟时代需求做好技术创新,并与企业、地方紧密合作支撑产业创新。

“环大学创新生态圈要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战略及重大科研行动计划,为国家、地方经济做好服务。”郭劲松说,2018年,重庆市已首批启动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6个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这些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一定要积极主动作为,强化学科产业联盟,完善创新链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政府也要出台合理的创新创业政策,激发各类要素的创新活力,保障各项配套措施,如风险投资保障体系以及灵活的用人政策等。本报记者 李星婷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