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加速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美丽幸福梁平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2-18 07:52:54 | 编辑:李平

  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梁平 摄/曾卫民

  梁平是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摄/刘辉

  梁平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水清岸绿的龙溪河 摄/杜杭

  梁平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双桂新城区 摄/高小华

  梁平是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平伟实业技术工人正在操作智能化设备。 摄/陶开星

  今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有四项重庆经验在列,其中重庆市统筹规划精准治理龙溪河流域水环境;重庆市梁平区强化“人”“地”“钱”统筹,破解乡村发展瓶颈都涉及梁平区。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改革激活跨越发展新动能。”12月17日,梁平区相关负责人称,梁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梁平,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块改革的试验田

  “四面青山下,蜀东鱼米乡;千家竹叶翠,百里柚花香。”梁平坝子方圆300平方公里、稻田70万亩,沃野千里、碧田万顷,自古以来就是巴蜀粮仓、中国柚乡、中国寿竹之乡,素有“梁山熟,川东足”的说法。

  创新机制安装深化农村改革“助推器”、稳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虽历经数千年农耕文明的陶冶,但也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

  梁平是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先后承担了7项国家级、4项市级农村改革任务,与9项部市级改革试点项目。通过试验、总结提炼的“四改促四变、破解种地难”“退用结合探索承包地退出机制”“八项规定动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5个改革案例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实践案例集》,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改革,改出了活力和生机。梁平区紧扣农业绿色化、品牌化、特色化、优质化,聚焦“柚、竹、渔”三大产业,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重生产向重营销转变,重规模向重品牌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以来,梁平区成功获批全市乡村振兴6个综合试验示范区之一;成功举办重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中国·重庆首届柚博会;聚力打造的礼让·川西渔村成功开园,生态渔产业实现了“接二连三”;双桂田园、中华·梁平柚海两个农旅融合项目实现分期呈现;数谷农场、稻田湿地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中国·梁平第一届晒秋节跻身2018年全国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梁平区农委相关负责人称,2018年全区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62.8亿元,同比增长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1元,同比增长9%。

  一幅绿色生态画卷

  龙溪河是长江北岸一级支流,河长221千米,发源于梁平,经垫江、长寿进入长江。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沿河两岸造纸厂、化肥厂等工业污染严重,加上沿河集镇生活污水和沿河畜禽养殖废弃物直排入河,龙溪河部分河段污染严重。

  “上游要有上游的意识和责任。”在梁平区,还有6条河流与龙溪河一样,发源于境内流出境外。十八大以来,梁平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现在,龙溪河梁平段全流域水质已保持Ⅲ类,“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梁平大地上呈现出一副绿色生态画卷。”

  据介绍,梁平建立完善河长制,区级财政每年筹集5000万元至8000万元环保基金,专项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全区累计建成城镇村污水处理厂(站)77座,污水管网436.6公里,实现了建制乡镇、大型居民点污水处理全覆盖,全面消除城区及乡镇臭水体;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建成日处理能力1.5万吨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不断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工业企业废水、废气、粉尘、噪声得到有效治理;全区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57万亩,关闭养殖场476家、整治畜禽养殖场176家,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与此同时,梁平区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4平方公里,创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5个,创建噪声达标区11平方公里,创建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25条、扬尘控制示范工地25个,城市生态品质不断提升。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实现绿色发展。”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截止目前关闭退出乡镇煤矿27家,非煤矿山28家、烧结砖厂36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7家,淘汰邵新煤矿焦化生产线和恒丰纸厂化学造纸生产线。“降低了污染负荷,改善了生态环境,调结构转型发展走上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新路子。”

  今年6月8日,梁平百里竹海景区开园。半年来,百里竹海以其绿色诱人的竹林资源和清新怡人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行度假。

  一座现代田园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里,梁平城区只有8条主要街道,城市建成面积仅有1.3平方公里,建筑多为木架穿斗结构的小平房。

  “已经找不到40年前的梁平了。”今年73岁的李祥忠老人回忆,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梁平才有了砖混结构的房屋。这40年,梁平城乡面貌变化大,“变得都不认识了,但日子却越来越舒坦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世纪之交的2001年,梁平城市建设拉开了帷幕,形成了“一年改造一地段、两年改造一条线、三年改造一大片”的大开发格局。

  广场、绿地、园林、给排水、垃圾处理……到2007年,梁平城市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城区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人口由5.8万人发展到11.38万人,一个格调高雅、功能齐备、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初具雏形。

  “我们的城市建设并未因此止步。”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梁平完成了《梁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局部调整,拉开了打造双桂新城区的帷幕。“新城占地10.68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吸引超过20万人口。”

  到2016年,双桂新城一期4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城市公园、中央商务区、双桂湖湿地公园、医院、学校、高端楼盘等城市配套建设日益完善;与此同时,梁平区从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15亿元推动旧城基础设施提升,老城也焕发出了时代气息。

  随后,梁平区立足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更加注重品质提升、特色塑造,实施现代田园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宜居、宜业、生态、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形成梁平独特的颜值和气质,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田园风光之美、城市现代之美。

  在农村,改革开放为小城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城镇建设见证旧貌换新颜之巨变。特别是重庆市直辖后,小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63平方公里。到如今,全区辖2个街道、29个建制镇、2个建制乡,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进入新时代,按照“多点、小型、方便、配套”的原则,梁平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自2018年起连续3年每年将投入1.55亿元强化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补齐治污短板,实施场镇雨污分流,加快完善雨污管网建设,实现“九有”“六无”“四化”,提升场镇内涵。

  百里竹海、万顷田园、绿色柚子林、现代都市、宜居小镇……40年发展,梁平正成为一座集重庆特色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及康养示范区的现代田园城市。

  一条智能化产业路

  1978年,“张鸭子”还是原梁山镇大河坝318国道路边的一个小作坊。40年后,“张鸭子”因为先后研发出腌制机、预煮机、自动包装等多个智能化设备,30多道工序有10余个环节实现了智能化改造,整个工作效率提高了2倍多。

  “‘张鸭子’的智能化嬗变只是梁平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机器换人’行动的一个鲜活案例。”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梁平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创新驱动主攻方向,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除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外,还稳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整合共建梁平智慧城市信息中心平台、智慧城市展示体验中心和调度指挥中心,推进实施智慧公交、智慧旅游等20个重点项目;加快培养引进创新主体、建设驱动发展平台、策划实施重大研发项目、推动发展科技金融、着力构建数据驱动创新体系;推进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军民融合和加强智能化人才引进培养。

  据统计,目前,梁平区科技型企业达到121户,高新技术产品突破130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2名;获批认定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6件。

  与此同时,梁平区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等智能产业初具规模。截止目前,梁平工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已入驻企业17家,规模以上企业8家,今年1-11月实现总产值39.6亿元,解决就业3700余人,获批认定高新技术产品达82个,国际专利2件,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8件,实用新型专利161件。

  今年初启动建设的梁平智慧小镇,电商物流板块已于11月开工建设;一期4号、5号智能家居生产厂房进入设备调试阶段,12月底将试生产。今年1-11月,智慧小镇新引进智能家居项目25个,协议引资28.4亿元;已入驻企业3家,其中2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亿元。

  现在,梁平区正步入一条智能化产业之路,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雏形初具。

  张亚飞 王琳琳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