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渝北:守护绿水青山 实现生态环境长治常青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2-03 06:38:23 | 编辑:李平

山水共治守护生态屏障

为做好治山理水的大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实现高品质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江上游经济带,渝北区在保护青山绿水上有着新作为——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探索实施“山长制”、“林长制”。如今,绿色正在成为渝北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碧水长流 制度创新体系完备

渝北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过境河流既有长江、嘉陵江、御临河等河流横贯全区,另外还有多个湖泊点缀全域,这对渝北区的水环境治理、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扎实推进全域治水、系统治水、精准治水的核心思想下,渝北区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

以“河长制”为例。2017年,渝北区“河长制”监管实现全覆盖,建立市、区、镇街、村社四级河长体系。目前,全区共设河长489名,构建起“河长制”的“四梁八柱”。今年以来,各级河长开展巡河8166次,市、区、镇街级河长现场办公140次,解决问题96个。

治水护水这一利国利民的大工程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和体系的完备。据介绍,除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外,渝北区还邀请了社会资源参与该项工程的建设,企业河长、渔民河长、民间河长应运而生。也就是说,凡是涉及辖区的河库均有监管,移动的河库管护“天眼”系统正在成熟。

青山常在 严守红线修护生态

众所周知,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这四山山脉是主城“四大肺叶”,也是主城的生态屏障。四山山脉中的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部分区域就位于渝北区。

在“河长制”、“湖长制”取得成效的同时,渝北区的森林培育保护工作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区委书记、区长带头当山长,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山长体系完善、职责明确,以确保生态修护工作开展的连续性。

针对“山长制”实施的具体工作任务,渝北区通过严守生态红线、切实加强森林防火、抓好林业病虫害防控、加强湿地保护等措施,强化生态保护工作;以加大退耕还林建设力度、加大提质增效建设力度以及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为抓手,强化国土绿化工作;通过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大力推进水生态治理和修复以及大力推进违规建设整治后的生态修复,强化生态修复工作。

同时,渝北区还在强化各项工作的巡查监管上下大力气。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建立大数据实时监管平台、建立事后严惩机制,以确保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实施并落到实处。

山水共治 不断优化生态屏障

在渝北不仅有秀水青山,还有园林芳华,这是山水共治立体举措下的又一成果。

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通过国家级督察的同时,渝北区还将绿化造景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今年,8000余名干部群众主动参与“植树造林‘美肤’母亲河”行动,植树面积约2200亩,种植各类苗木近17万株。

一系列的措施清除了死水臭水的“温床”,为裸露地段披上了多彩的“大衣”。随着渝北的生态屏障不断优化、城市魅力大力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与日俱增。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渝北,必须绿化好山、保护好水、守护好家园,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探索实施‘山长制’、‘林长制’,让渝北山水‘颜值’更高,让渝北大地‘气质’更佳。”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朱静 贺林 图片由渝北区环境保护局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