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石柱 匠心独运 打造“文养”圣地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9-07 06:33:43 | 编辑:李平

天上黄水歌舞《巾帼擎天》

土家玩牛

巴盐古道背盐汉子

土家摆手舞

养生之道,源于自然;栖居之道,在乎山水。

这里生态良好,气候宜人;这里历史悠久,土家文化源远流长。石柱坐拥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休闲康养产业,优势得天独厚。

作为全国仅有的4个土家族自治县之一,石柱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发源地,更是中国唯一以军功封侯拜将登录正史的巾帼英雄秦良玉的故乡。石柱县正全方位践行“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将旅游与土家文化高度融合,让民族文化在坚守与创新中传承。“文养”成为这颗生态明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化文旅融合,倾力打造“文养”圣地,奔向康养石柱的“诗和远方”。

特色引领 文旅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8月30日晚8时,伴随着经典的石柱土家“啰儿调”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一场土家大型歌舞表演——《天上黄水》在黄水镇天上黄水大剧院拉开帷幕,以石柱绵厚的山水文化为“点”,以土家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风骨为“魂”,以唯美浪漫的现代高科技舞台为“境”,《石柱传说》《风情土家》《巾帼擎天》等5个篇章相继上演,这场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艺术盛宴,让现场掌声不断,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不看《天上黄水》简直枉来石柱,我深切感受到石柱土家文化的魅力所在。”来自主城的游客林毅不禁感叹。石柱县文化馆馆长、《天上黄水》艺术总监汪华生介绍,该剧由我国著名演员刘晓庆担任艺术顾问打造,夏季每日在天上黄水大剧院定时演出。作为中国西部名秀,集土家传统元素和现代高科技于一身,近150人的强大演出阵容,向大家展现了一代代土家儿女特有的风采神韵和石柱浓厚的土家风情,吸引着八方游客观赏。《天上黄水》这一歌舞品牌正有力拓展旅游内涵,文旅融合正显现出强大的发展动能。

“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我们进一步挖掘石柱特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结合,加快推动文旅融合成果转化。”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旅项目的打造于是成为新引擎。

因盐兴镇、因商建镇的西沱古镇是当年巴盐运输的起点,也是“千里盐道”的重要中转站,作为“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石柱正在对其进行深度打造。

“我们通过对古镇形体保护还原、文化挖掘、旅游方式和审美情趣三条路径进行全方位打造。”西沱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玩牛、盐运民俗、板凳龙等非遗文化将以展演形式向游客呈现,以“前店后坊”的形式激活商业业态,将倒流水豆腐干、烟熏牛肉干等制作技艺以文化形式展现出来,形成古镇特色旅游。

“另外,我们正通过西沱古镇文化旅游融合示范景区建设,展示石柱及重庆各类非物质文化产品,力争建成‘重庆非遗博览园’,拉动县域文化旅游,最终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古镇文化旅游明珠’。”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为挖掘土司军寨文化,石柱万寿山景区总投资6亿元,正在规划打造万寿山土家风情园、秦良玉兵寨遗址公园、仙境花海度假区,将建成一个集土家文化体验、历史遗迹、度假小镇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

传承发展 擦亮非遗名片焕发文化新生机

“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欧啷啰,挑起扁担啷啷扯哐扯,上山岗欧啷啰……”这首脍炙人口、蜚声华夏、传扬海内外的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石柱“啰儿调”民歌的代表作,在石柱灿若星辰的“非遗”项目里,“啰儿调”无疑是其中耀眼的一颗。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是多样的、立体的。对此,通过传统与时代的融合与创新,擦亮非遗名片,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国家、市、县三级非遗名录项目建立完备的档案和数据库,根据不同类别和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保护方式,重点加强对石柱土家“啰儿调”、玩牛、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研究、传承和合理利用,形成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掘和整理土家斗锣、石柱土戏等县级非遗项目,逐步提档升级。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其核心应集中在对传承人的保护上,只有传承人才能让这种文化‘活’起来。”该负责人表示,对此,石柱建立了代表性传承人基本信息资料,制定了传承人保护和扶助措施。从2010年起,石柱县文化委还依托县文化馆开展了“啰儿调”、“摆手舞”等非遗培训班,既丰富群众生活也传承保护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石柱县还举办全国玩牛邀请赛,并将其作为特色非遗品牌,传承、弘扬中国非遗玩牛文化;依托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举办石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和系列赛事;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展示石柱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大精深的土家文化。

文化扶贫 着力以文惠民助推脱贫攻坚

8月10日傍晚,伴随着习习凉风,石柱县枫木镇昌平村文化广场上空回荡着节奏欢快的音乐,村民们跟着文化志愿者学习跳广场舞,现场笑声不断,热闹非凡,引来游客的围观。

“谁说坝坝舞都是城里人跳,现在我们就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感觉真好!”村民周大妈乐得合不拢嘴。在石柱,这样的文化活动并不新鲜,村民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的生动画面比比皆是。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公共文化在扶贫方面责任重大。”石柱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实施文化扶贫、补齐文化短板,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石柱县文化委把文化惠民举措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为着力点,落实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兴建起一个个公共文化设施,举办一场场文化盛宴……“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电影人人看,就近可阅读”的文化扶贫工作目标渐成现实。

截至今年上半年,建成覆盖城乡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中心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文图两馆总分馆建设已实现33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广播“组组响”覆盖率和电视“户户通”工程覆盖率均达到100%。2018年将完成194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县覆盖。

文化扶贫建设阵地摆好“餐桌”,文化“大餐”接连不断乐享于民。石柱县文化委指导帮助贫困村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下乡活动,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

截至今年6月,开展非遗传承、土家民歌、摆手舞等培训辅导及讲座30期;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文化品牌服务活动,开展全民阅读讲座、展览、推广活动20次;为全县213个村配送图书11715册;实施民生实事流动文化服务进村294场;开展公共文化物联网配送307场;放映农村惠民电影1700余场。

 

链接》》

古法技艺非遗豆腐干做成产业

年产值2000万元 带动近百户贫困户增收

“倒流水”位于古时巴盐古道上,是石柱县城进山出河(长江)的重要驿站,因乡场上、下街水势形成倒流而得名。它是石柱县大歇镇流水村旧时用名,当地豆腐干闻名遐迩。据民国《石柱县志》记载:倒流水豆腐干的独特风味和制作工艺兴起于清嘉庆年间,迄今有200年历史。长期以来,勤劳善良的流水村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竹林地下泉水和当地春黄豆资源,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豆腐干。南来北往的赶集人把它当作“干盘”(小吃),巴盐古道东进西出的“背脚子”(力夫)将它当成“干粮”(路粮)。

今年63岁的王政治家里制作豆腐干的技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的外婆做了70多年豆干,我就是闻着外婆家的豆干香长大的。”王政治说,传统的制作流水豆腐干的制作流程共有10道,包括选料、垒泡、石磨、烧浆、过滤等,其中最讲究的要数熏炕,使用玉米球(除去玉米粒中间的玉米棒子)暗火烟熏,直至豆腐块水分收干,两面焦黄。最难把握的就是火候,一般制作豆腐干整个过程要花10个小时以上。2008年,古法技艺制作的倒流水豆腐干入选石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舍不下这份情怀,想通过产业化发展的方式将土家文化保留下来,也让更多人尝到这份美味。”王政治说,为了继续传承老一辈的匠心,他的女儿王薇辞去在成都的高薪工作,返乡和他一起创新起这一“老产业”,并于2015年注册了公司,正式开始经营。2016年,这套完整的工艺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能忘本,不能忘根。”从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变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王政治却一直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县扶贫办、县供销联社的指导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倒流水食品有限公司和勤俭黄豆股份合作社正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提供协议,保证农民黄豆有销路;合作社按照公司要求,对参与协议的居民进行了统一规范化的黄豆种植培训,保证公司收购的黄豆是优质产品。同时,当地推行的土地流转制度解放了一部分的劳动力,农民可以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可以在豆腐干工厂打工,就连农作物废料玉米球也成了工厂收购的一部分,作为制作倒流水豆腐干的烟熏原料。

据了解,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倒流水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可生产800吨豆腐干,产值达2000万元,能带动250多户农户及近100户贫困户种植黄豆增收致富。这种以产业带动产品,以产品助力扶贫的模式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数据》》

石柱2018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完成的1.45亿元增长17.2%;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1至8月全县接待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31.99%,综合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61.03%。

刘玉珮 蓝倩 图片由石柱县文化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