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交通 > 正文
渝北 多管齐下改善交通环境 缓解拥堵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2-28 03:34:12 | 编辑:周游

  

  空港新城片区道路

  机南线东延伸段

  航空城片区道路

  渝航大道

  班车接替

  轨道10号线一期——长河站

  渝北地处主城核心,扼守空港门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临空大都市,也面临着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难题。渝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管并重、综合施策”的原则,在大手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带动下,在功能疏解、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等方面同时发力,交通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大手笔投入强基础 优化空间赢时间

  时至年底,随着江北机场T3航站楼的正式投用,渝北区进一步加快机场南联络道东延伸段等项目建设的推进,以满足机场周边交通及产业发展需求。

  机场南联络道东延伸段(渝北段)起于渝邻高速,止于前沿科技城石峰立交东侧,长2.3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计划明年2月完工;二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计划明年7月完工。

  机场南联络道东延伸段一、二期工程完工后,将为江北国际机场周边再增一条交通“大动脉”。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成为连接前沿科技城与机场、两路城区的重要通道,有效促进该区域并辐射创新经济走廊全域地块开发建设,有效分担主城北部片区交通集散功能,促进各组团间形成放射状快速交通网络体系。

  在渝北,同机场南联络道东延伸段项目一样,正在争分夺秒加紧建设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还有很多:悦港大道、秋成大道、观月路大桥等项目加速推进;机场路联络道、新南立交等项目开工建设;回兴立交、广场南一路已进入建设攻坚收尾阶段……夜以继日、挥汗如雨的工程建设者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渝北早日变得更通畅。

  城市基础设施是渝北投入最大,对治堵作用最直接、最明显,也是市民感官最直观的版块。据了解,渝北对未来三年用于交通拥堵治理的投资总额将达655.9亿元,实施项目总量为265个。其中,城市基础设施版块的投资便占了641.7亿元,涉及项目197个,2017年已完成投资达90亿元,150个项目得以推进实施。

  今年以来,渝北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航空城片区道路、两港大道南延伸段、同秋立交下穿道工程等58个项目已竣工投用;中华置地周边道路、同桥路、纵四路、华荣路等30条“断头路”先后打通;余松一、二支路片区、新牌坊一、二、三路片区、武陵路、翠苹路、紫荆路、金龙路和佳园路口等30余条道路优化改造工程相继完工;金龙路人行天桥等5座人行过街设施全面完工。

  与此同时,渝北的轨道交通建设也顺利推进。轨道10号线一期和轨道5号线一期将于本月底通车。届时,渝北将新增轨道运营车站16座,轨道通车总里程将达72.11公里。

  “现在开车出行、回家有多条路可以走,道路通畅多了!”今年7月,随着龙湖源著附近的中华置业纵二线、横二线、横三线三条“断头路”被打通,家住龙湖源著北区、几乎每天都会从江北盘溪驾车经过的崔先生,对渝北交通环境的向好有着切身的感受。无疑,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投用,正稳步提升着市民车行渝北的通畅感。

  以规划引领优布局 助力项目快推进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渝北在治理交通拥堵中,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性。渝北区规划部门主动谋划,围绕城市功能优化、重要道路(停车场)节点建设,快速推进建设项目。

  结合主城城市“双修”,渝北对中小学、医疗设施、产业用地、交通场站和大型货车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进行优化,承接建成区功能疏解,完善城市新区组团内部配套功能,减少跨组团、跨区域出行交通量,加快两路、回兴、三龙等重点老城区提档升级。

  同时,围绕畅通“主动脉”、打通“断头路”、疏通“微循环”,加快跨区主干道建设,构建区域互联互通,重点推进龙兴隧道、悦港大道、南北大道二期、两江大道北延伸等建设,全力解决渝北片区互通、城镇连通、穿山交通的“三通”问题。今年以来,重点完成了椿萱大道西段方案的核发,对椿萱大道东段连接桃源大道、空港东路方案进行预研预控方案研究,确保下阶段椿萱大道东段方案报批顺利进行。

  此外,渝北还报请市规划局同意对原停车专项规划进行修编,重新安排区内停车建设计划。积极与区内停车建设牵头单位对接,推进停车场建设。

  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构建“3+1”公交线网

  在城市道路资源有限、机动车辆不断增多、城市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今年3月28日起,公交608、616、654、682、642等运行渝北片区的5条公交线路做出线网优化调整。同时,新开石港大道至两路城区的828、兴隆至空港的689路公交线路,使公交线网进一步延伸发展。

  放眼渝北,全区今年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3条,涉及运力100多辆。创新专线、定制公交运营,提供多种公交出行解决方案,开行商务快线3条、机场专线2条。

  今年以来,渝北区厘清交通发展思路,紧扣交通强国和长江经济带等新发展战略机遇,完善了“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制定了未来3年“十纵十横”骨架路和“小康路”建设计划。把握服务民生、支撑发展工作主线,进一步明确了交农、交旅融合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发展思路。

  为全面提升公交服务能力,渝北按照“交通惠民、服务发展”和“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思路,提出“到2020年,全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5%,城市建成区公共汽车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万人公共汽车保有量达到16标台,常规公交进场率达到70%,实现居民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的目标。

  为形成功能明确、相互协调的公交线网体系,区交委组织公交企业和有关专家进行了公交线网优化研究,对全区公交线网分区域、分层次、按功能进行优化调整,逐步构建由骨干公交线、次干公交线、接驳公交支线和定制公交线组成的“3+1”公交线网。

  其中,骨干公交线路实现渝北城区与主城核心区及其它区域的快速联系;次干公交线实现渝北区域内各组团间的商业区、居住区、公交首末站点等大中型集散点联系;接驳公交支线满足较短距离的居民出行需求,构建“最后一公里”出行网络;定制公交线作为三级线网的补充,实现高品质、直达型、个性化公交出行需求。

  科学管理挖潜增效 通行能力渐提升

  今年6月,渝北公安交管部门对龙山路天竺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和地面标线进行微调,启用“共享转换车道”,使得路口左转前往南桥寺的通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高峰期平均每个红绿灯周期多通过10辆小汽车,每小时可多通过400多辆小汽车,极大地缓解了周边地区的交通压力。

  在渝北,今年发生的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城市道路建成后,往往难以通过硬件改造提升通行能力。这便要求公安交管部门在现有条件下创新思路挖潜增效,提升管理水平。

  渝北区公安分局启动了交通管理挖潜增效行动,试图在相对较少投入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提升交通通行能力。

  今年以来,渝北区交巡警支队先后完成新牌坊片区、原龙溪片区、紫都城片区、回兴翠苹路片区、金龙路及余松一二路的“缓堵治乱”(一期)交通组织优化改造工作,以及花卉园片区、紫荆路片区、松石大道、渝鲁大道、黄龙路等的道路的“缓堵治乱”(二期)和绿梦广场片区(三期)、双凤桥立交片区(四期)的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工作。

  同时,在逐步实现摩托车巡逻和所队联勤常态化的基础上,开展机动车乱行专项整治、行人乱穿整治、动车乱停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两轮车乱行整治等系列行动。并通过完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公交优先道建设,加强指挥中心科技设备运用、做好诱导屏宣传、加强视频督检等手段,不断提升交通管理设施科技含量。

  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区将围绕“实施国际临空大都市建设为统揽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行动计划”,坚持“机场城市“的发展理念,纵深推进交通拥堵治理行动,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加快建设国际临空大都市。

  贺娜 彭光灿 图片由渝北区城乡建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