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交通 > 正文
巴南 让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首选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2-25 02:07:40 | 编辑:周游

龙洲湾轻轨站

龙洲湾枢纽站公交车待发

交通工作人员帮助乘客有序乘车

出家门就有公交站或轻轨站,无论选择哪种公共交通工具,下车就能逛商圈,到单位的步行距离也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是很多巴南人日常的出行状态。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巴南和很多城市一样,面对交通拥堵这一城市通病;巴南又和很多城市不同,没有限行、限购,而是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交出行吸引力,公共交通让低收入者坐得起、高收入者坐得惯,并成为日常出行的首选。

用尊重保障通行权益

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复杂。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大规模道路建设等,都在不断加剧城市的拥堵程度。

治堵,发展公共交通是根本之策,而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如何让公交“快起来”。

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出行半径越大,越是需要依靠公共交通。巴南结合自身实际,问诊“拖公交后腿”的短板问题:有的站点设置不合理,给群众出行造成不便或增加道路拥堵;有的线路车辆少、运行间隔时间长,等车乘客排长龙;有的区域“最后一公里”没有彻底打通。

怎么办?尊重公民的通行权益。

除了增加车辆、提高发车频率,巴南还计划给予公交充分的路权,因地制宜地规划公交专用道,并让其连接成网。如加快公交枢纽站场建设、优化公交线路、二环外公交开行稳步推进、增设客运招呼站(点)、建设公交优先道等。

2017年,巴南已对194路、307路、317路等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开通了龙洲湾—圣灯山、龙洲湾—五洲园两条旅游线路定制公交,推进区内旅游业发展;新建客运招呼站30个、客运招呼点125个,乘客等车再也不被日晒雨淋;计划在渝南大道七公里至炒油场段、李家沱至李九路口段设置公交专用道,下一步将把公交专用道延伸至鱼胡路口;计划在2018年前更新公交车350辆,其中12米长的一级踏步公交车110辆,2017年实施50辆……

这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感受最强、受益最多的就是当地百姓。今年8月15日对于木洞镇、双河口镇、丰盛镇、麻柳嘴镇这4个二环外镇(街)的市民来说是个大日子,因为19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行,大家直言“幸福来得太快了!”

现在不仅有城区公交车,还有定制公交车两种出行方式可以选择。以双河口镇为例,以前进城只能乘坐从麻柳嘴(清溪)始发的班车,遇上客流量较大的时候,双河口的村民就坐不了。而且发车时间不固定,村民只能一早出门,有时候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十分不便。现在终于有了从双河口镇上始发的车辆,不等不靠,一车直达龙洲湾。

用科技解锁管理难题

治理交通拥堵,除了从大处着眼推进公共交通建设,还需从细处优化,实行精细化交通管理。巴南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小创意可以破解大难题,小举措能够带来大变化。

乱停车给城市通行带来不良影响。多年来,交巡警治理乱停车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驾驶员们和交巡警在马路上“打游击”,有交巡警就不停,交巡警走了就停,乱停车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道顽疾。

对此,巴南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李家沱融汇大道、南泉正街、惠民街道场镇,分别增设了自动违停抓拍设施,整治违法停车秩序。

自动违停抓拍系统是较先进的交通附属设施,若司机违停车辆,自动抓拍系统会在短时间内向车主发送短信,提醒车主“立即驶离,如未驶离,将被处以200元罚款”。此外,上述路段的道路中央还安装了栏杆进行隔离,防止车辆违规调头和行人随意横穿马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样的实招、硬招巴南有很多。又如利用移动互联网数据,智能仿真交通情况,优化路口信号灯配时;深挖路口的道路资源潜力,治堵思路由以机动车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成了优先保障对象。

交通整治也是规则之治,借力社会共治、大数据思维,巴南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走上法治化、精细化、智能化、规划化发展的新路子。

停车难是老问题,背后有一系列难题。车位供给总体不足,找车位时间成本过高,老式收费导致漫长等待,都是很多人的切肤之痛。解锁这一难题,有没有好方法?巴南将目光聚焦在了“智慧停车”,计划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

用智慧提升养护水平

在大力推动公共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车、人、路三者都是发力的关键点,路网要建好,也要养护好。目前,巴南公路管养总里程926余公里,其中国道29.6公里、省道228.328公里、县道361.085公里、乡道307.734公里,桥梁135座,隧道8座。

面对这些类型众多、数量庞大、分布面广的要素,巴南区相关负责人坦言,管理难度大。以前前端智能感知设备数据较少,重要桥梁及隧道暂无视频监控,缺乏桥梁、隧道、挡墙健康检测,危岩滑坡检测,气象检测以及路面状况等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测设施设备和系统。在路政支队的日常巡查中,人工巡查是主要方式。

随着近年来公路沿线和治超站固定视频、移动巡查车、卡口系统、交通流量检测设备、治超系统、通用版区县公路养护系统的布设,大量交通流量、治超数据、视频图像、公路养护数据等信息已经采集,但当时这些信息没有得到集中应用。

巴南区公路养护段相关负责人说:“靠人浏览、分辨每一个信息,凭经验给出判断分析结果的传统工作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如何高效管理数据,从数据中发现信息,已经成为迫切需求。”

今年“智慧公路”项目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通过升级改造养护段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智能感知系统,定制开发公路综合业务平台,最终实现了一个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视频监控、卫星定位、安全预警、全过程监控督办、应急指挥调度等多位一体的智能化、全覆盖的综合性智慧公路信息平台。

“‘智慧公路’项目只是巴南区交委打造‘智慧交通’的项目之一。”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不断完善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等外业数据采集终端、运输装备数据采集终端等,提高智慧化水平。主要以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进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利用效率、运行质量、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

贺娜 图片由巴南区交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