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遇见粤剧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2-20 02:27:27 | 记者:兰世秋 | 编辑:王俭林

粤剧于我而言,其实是有些遥远的。生于西南,那热辣而个性十足的川剧,才是我熟悉的。

第一次遇见粤剧,是在电影《新不了情》中,剧中演员冯宝宝几段铿锵绕梁的粤剧选段,让我心中一凛:好生伤感,又好生动人。我坐在漆黑的影院里,不觉泪光点点。

这次去广州,我渴望近距离地遇见粤剧。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荔湾老城区,了解粤剧,这里,或许是最好的开始。

荔湾老城区是岭南文化、西关文化传承聚集地,明清时期,这一带被称为“西关”。这里不仅保存着广州完整的旧城空间格局,也是粤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粤剧人的精神祖屋——八和会馆,红线女、白雪仙等多位粤剧名伶的故居都在此地。

“千里驹住在多宝路,白玉堂就住在耀华大街,罗品超住恩宁路,靓少佳就住昌华路……”在荔湾区,街坊们常常对粤剧名角的故事娓娓道来。确实,西关街坊爱听爱唱粤剧,那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很难改变。

多少年前,装着菠萝鱼鳞窗的民宅里时常飘出咿咿呀呀的练唱声,出太阳的时候,粤剧名伶们会把箱子里的戏服拿出来晒,五颜六色的戏服在阳光里熠熠生辉,煞是好看。

这里曾是粤剧生长的沃土,如今,一座博物馆浓缩了它的前世今生。

恩宁路127号,粤剧艺术博物馆低调地藏身在一片灰白的骑楼间。走进不太起眼的大门,目之所及,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庭院深深,楼台亭榭,游鱼戏水……好一处岭南传统园林!

这边厢是沉墨色的瓦砾楼宇,那边厢是中国红的飞檐厅堂,整座博物馆如同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宅院,令人不禁浮想联翩:不知哪个拐角处会走出一位体态婀娜、裙裾飘飘的大家闺秀,发出动人的南音。

沿着蜿蜒的小路往前走,隔水相望,庄重浑厚、乌瓦鎏金的广福台就出现在眼前。

工作人员介绍,广福台是整座园林中唯一的纯木结构建筑,由广东省非遗传承人何世良带着30多个弟子,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精雕细琢而成,全部用传统的榫卯工艺连接。

推开画着两位戏曲人物的大门,走进博物馆的主展厅,在这里,一段段文字、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一件件色彩艳丽的戏服带着我穿越时空之门,走进粤剧的古老。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广府戏”,源自南戏,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

明成化年间,外来戏班频繁入粤演出,孕育了粤剧的种子。清初,演唱“广腔”的本地戏班出现,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向外江班的吸收、借鉴,以及相互竞争中逐渐形成。

展厅里,一艘五米长的红船引起了我的注意。早期的粤剧戏班,为了方便演出,粤剧艺人们就是乘坐这样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游走四乡,靠岸演出。

粤剧后流行于广州、广西、香港、澳门,并在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人聚居之地广泛传播。

1956年,周恩来总理曾说:“昆曲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自此之后,“南国红豆”成为粤剧的美称。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浏览着泛黄的老照片、生旦净末丑的头饰、五彩斑斓的戏服,戴着耳机听一段或悠扬或奔放、或婉转或激越的粤剧选段,闭上眼睛,时间仿佛静止了。

离开粤剧艺术博物馆时,回头望去,广福台在阳光里静立着。

听说每周三、周六,这里会有粤剧演出。有些遗憾,我此行未能赶上。想象着演出时,可以坐在水边听粤韵悠扬,看台上彩袖飞舞、池中锦鲤轻翔,好不快哉。那一刻,粤音绵绵,广福台上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整个园子都活了。

这时,不知从哪里飘来《帝女花》的唱段。随行的人说,这是附近的私伙局(业余粤剧迷自备乐器,自由组合,自发活动)在排练呢。

是啊,广州人爱粤剧。整个广州大约有1000多个私伙局,这种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在民间得到了最好的传承。而在专业的舞台上,粤剧也已经拥有了20多位梅花奖得主。这浓郁的粤韵风华,不知浸淫了多少代人。

换一个角度看,粤剧又何尝不是广州城市精神的一种象征:包容、开放,兼容并蓄,而又个性十足,这倒与我生活的重庆非常相似。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耳畔又传来《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游园时的唱词,真美好。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