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残联 > 正文
夫妻同心 齐力解困--大足区残疾人吴发国脱贫记
时间: 2017-08-30 09:40:20 | 编辑:肖福燕

2017年的一个夏天,阳光明媚,大足区棠香街道金星社区4组肢体残疾人吴发国和妻子正在将晾晒后的干面进行包装,这些年夫妇俩靠着干面加工,成功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吴发国和妻子熊厚贤共育有三个孩子,夫妇俩靠着打工和种地的收入维系着家里的生计。2006年,一场交通意外致吴发国肢体四级残疾,干不了重活,但因为要养家,没什么文化的吴发国只好去工地干体力活,这让本身肢体有残疾的他吃不消不说,挣的钱常常是入不敷出。
  2009年,吴发国和朋友共投资了1万余元开起了干面加工厂,但干面加工并非吴发国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尽管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做面,但因为缺乏经验,加上设备落后,干面的产量很少,没有销路,生意惨淡。朋友在半年后退出了,吴发国只好一个人硬着头皮继续做。但干面的生意仍是没有多大起色,所带来的收入仍然很难维持家里的日常开支。
  “当时觉得干面加工只要有面粉,会操作机器就行了,自己能干下来,结果做了之后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吴发国说。

  

在2011年,吴发国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同时念高中,家里的经济负担因此变得特别重,社区将其纳入建卡贫困户,除了给他们家送去米、油、慰问金等,还请来干面加工的行家为其传授技术、经验,并帮他寻找销路。

有了政府和社区干部的帮助,吴发国愈发有信心,做起事来也更加有劲,他开始仔细思考如何将自家的干面生意做起来。

吴发国一直坚持自家面条除了水、面粉、碱以外,不放任何添加剂,对于面条的口感,他经过研究,发现和面环节至关重要,水和面粉的比例更是关键所在。于是,他一方面从同行那里请教经验,一方面自己慢慢摸索,每一次做出来的面他都要先自己煮来吃,经过反复试验,他掌握了在不同天气水和面的比例,他家的面条清香、口感柔软,受到顾客的欢迎。

在销路方面,吴发国主动上门推销。他买了一辆货运三轮车,将自家生产的面条拉到各个超市、副食店,向他们推销自家的面条。那段时间,他跑遍了大足的乡镇。慢慢的,销路打开了,除了大足本地的客户之外,成都等多个外地的客户也慕名而来,需要长期供货的客户增至近百家。

随着产品的优化和销路的拓宽,吴发国的干面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常常供不应求。2015年6月,他重新添置了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日产量从原先的100多公斤一下升至400多公斤,收入日益增长。考虑到两个女儿都已上大学,女儿们勤工俭学,小儿子接受义务教育,家里的负担没有那么重了,吴发国在2015年年底找到社区,主动提出要脱贫。 “我很感激政府和社区干部的帮助,虽然自己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已经超过了贫困户的标准了,所以我主动提出要脱贫,让比我更困难的家庭去接受这项帮助。”吴发国说。

如今,吴发国的两个女儿都已大学毕业,他家先后盖起了两层小洋房,买了汽车。干面生意也越做越好,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但吴发国不满足于此,他正在积极了解情况,想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加工规模。

大足区残联: 肖献华   宋晓容(图)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