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綦江:王良故居修缮 留住历史痕迹永葆革命精神
来源:綦江报
时间: 2017-08-17 08:37:32 | 编辑:李振兵

透过一梁一木感受熠熠生辉的革命精神

  透过一梁一木感受熠熠生辉的革命精神

建筑颜色保持与原有建筑色调一致

  建筑颜色保持与原有建筑色调一致

以石灰等材料修复保留川东板壁房原有特色

  以石灰等材料修复保留川东板壁房原有特色

每一块石头的纹路都力求与原有石阶的纹路相契合

  每一块石头的纹路都力求与原有石阶的纹路相契合

王良故居修缮工作已基本完成

  王良故居修缮工作已基本完成

  日前,记者在永城镇中华村三槐坝王良故居修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迎着烈日对故居修缮进行收尾工作。推开故居大门,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映入眼帘,从那一砖一瓦、一梁一木之间仿佛可以感受到尘封于历史古迹中却熠熠生辉的革命精神。

  修旧如故注重细节

  王良故居位于永城镇,始建于1805年,四合院布局,穿斗式结构,是典型的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王良故居存在部分屋面、梁架和门窗破损等问题。

  自今年3月1日起,王良故居的修缮工作正式启动,开工以来,永城镇先后邀请文物专家30多人次前来考察并提出修缮意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顺利搬迁了居住在王良故居周边的15户村民。

  据了解,在修缮故居之前,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原建筑的结构、装饰和设备完好程度进行检查并记录,对故居的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制定了科学的修复方案,以保证故居修缮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力求保持故居原有的历史风貌。

  “我们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宗旨,大量利用以前的旧板材,尽量保留原来故居的样子,以充分体现故居的历史文化底蕴。”负责故居修缮的施工方负责人杨全明介绍,“现在的木材加工与历史痕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整个建筑的颜色方面,我们尽量把板材做旧,使它与原有建筑的色调保持一致。”

  细节决定成败,修缮工作注重每一个细节,无论是石柱上雕刻的花纹还是石阶上石头的每一条纹路,都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只有让每一块石头的纹路与原有石阶的纹路相契合,这样才能真正还原故居原来的样子。”正在给石阶勾缝的工人刘高全说,修缮工作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他丝毫不敢懈怠。

  中华村一些见过故居原貌的老人来参观之后表示,故居修缮后的整体风格、颜色、栏杆样式与以前基本一致,对修缮后的故居全貌和细节纷纷表示认同。“村民觉得好,认为与原来的房子一样,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的肯定。”杨全明笑着说。

  创新技术保证质量

  故居的修缮工作跟一般的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不同,面临着很多新的难题。对此,施工方也采取了与一般技术相区别的新技术、新方法。

  故居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存在部分倾斜现象,“我们采用的搭牮拨正的方法,应用杠杆原理,不损坏原有木构架而使构件复位的一种维修方法,这种方法对原有结构的破坏小,能够尽可能保留原有建筑的主体结构。”杨全明介绍。

  据了解,柱子的修复全部采用的是墩接技术,使用其中巴掌榫的方法将接在一起的新旧柱根各刻去直径的一半作为搭接部分,搭接长度一般为柱径的1至1.5倍,端头做半榫,这种方法使得未腐烂的柱子得以保留,也保证了柱子的质量。在更换破损的地面石板方面,采用的材料是从永川采购的自然岩石层面,保证与原有地面石一致,呈现一种古朴之美。此外,为了方便游客参观和安全需要,故居内还安装了照明和消防设备。

  “房顶上的每一片泥瓦,都是走村串户到村民家里收购的旧瓦,尽管这种瓦片运输途中损耗很大,清洗需要的人工成本很高,但是我们仍然坚持用。”杨全明介绍,对于修缮中的一些隐形工程,在施工中也绝不含糊。“比如照壁部分,我们也不用沙浆、水泥,而是采用竹子、石灰、稻草节、玻纤等材料修复,保留川东板壁房建设原有特色,努力使整个工程达到最高品质。”

  盛夏连续高温的炎热天气,不仅给工人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还给故居的修缮质量带来了挑战。由于温度高,新修复的墙面木板出现裂缝,让工人师傅不得不返工。“由于昼夜温差大,热胀冷缩使板壁墙体出现的裂缝,我们用桐油和石灰填补,增加材料收缩度,以保证给墙面恢复原状留出合适的空间。”杨全明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最后的收尾工作中,施工方安排工人在进行仔细的收边收口、拾遗补缺和清洗地面等工作,在炎炎烈日下,整个工作团队仍然坚持着工匠精神,严抠每一个细节,以达到精益求精。

  红色基地意义深远

  “目前,王良故居的修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将进行布展规划、环境美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计划将在年底对外开放。”永城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卢志平说。

  据了解,永城镇政府将联合区文管所等相关部门,到北京、江西等地去搜集王良将军使用过的物品,向王良将军生前战友的遗孀了解历史情况,搜集相关照片和历史文物、资料。

  “目前,我们已经搜集了王良生活时代的桌子、床、衣柜、粮仓等30多件文物,并将对文物分类。下一步,将按照市文物局和区文化委要求,对展厅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置,尽快向市民免费开放。”卢志平介绍,修缮后的王良故居不仅可以成为社会各界学习红色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载体,还可以拉动永城休闲旅游消费,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惠及周边村民。

  “王良将军的故居修好以后,不仅我们可以自己参观,而且会吸引很多的游客,我们种的水果、蔬菜就会有更好的销路,可以增加收入。”在修缮施工工地打工的村民周华群说。

  盛夏正午的阳光直射在王良故居的屋顶上,泛起阵阵金色的光芒。从那一砖一瓦、木刻石柱之间,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以及王良将军身上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革命精神。

  文图/记者吴荣凯实习生代思瑞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