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呵护好“互联网+”时代的新匠人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08-08 02:20:34 | 记者:张勇 | 编辑:周游

呵护好新匠人,才能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积淀和创造更深厚的内涵、更广阔的外延。

7月下旬,首届中国匠人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吸引了千余名全国各地、各门类的匠人参与。会上发布的《中国匠人电商生态观察》显示:互联网催生出一批新兴“电商化匠人”,互联网化生产与销售方式也让传统手工艺聚集地焕发生机,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职业选择。(据《光明日报》)

说起匠人,有人兴许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他们年纪老迈、技艺精湛,低调地隐于市井、藏于民间。殊不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有大批90后主动当起了匠人。尽管他们面孔还显得青春稚嫩,但在技艺的传承和突破上,已然纯熟干练,甚至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是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他们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原住民”,他们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匠人。

人人皆可为匠人,只要有工匠精神。当代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一书说,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因为匠心——把事情做好的欲望,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这种人性冲动,会凝聚成一股精神,即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和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从“互联网+”时代的新匠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欲望和冲动,可以看到工匠精神正融入他们的血液和骨髓。

呵护,是我们致敬这些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匠人的最好方式。如果不是他们对工匠精神的敬畏和恪守,如果不是他们对互联网思维的灵活运用,那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又怎能“老树发新枝”,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事实上,是这些新匠人给了传统技艺新生的机会。因此,呵护好新匠人,才能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积淀和创造更深厚的内涵、更广阔的外延。

呵护好新匠人,需要传统技艺有更开放的姿态。“互联网+”让那些曾因无人问津、后继无人而濒危的传统技艺活了过来,但其市场化程度低、学习周期长、传艺方式狭隘等问题,依然还是要突破的瓶颈。传统技艺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年轻人,有着工匠初心的年轻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志趣所在,才能找到自己专注的方向。传统技艺因互联网而提高了市场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还应该革新落后的教授方法、生产方式。开放的时代,不能再像老工艺者那样一味地从师傅那里学“工”,而是要更加注重表达内心、表达生活、表达时代审美的“艺”。

呵护好新匠人,需要“互联网+”提供更好的平台。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技艺是精湛的、精致的。传统手艺被“电商化”,并不意味着就流水线化、批量化了。我们不能因为市场需求的扩大而放弃对品质、对技艺的追求,更不能为了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中迷失了自己,丢掉了工匠精神。要避免“山寨”挫伤新匠人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好知识产权。正如青年匠人们呼吁的那样:“要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样态、传统知识、遗产资源、艺术形态等进行严密的法律保护,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匠人借助互联网由‘守艺人’转变为‘创艺人’。”而互联网平台理应要有呵护匠人、保护手艺的理念,有责任让技艺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双创”时代更加需要工匠精神,“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多新匠人成长起来、活跃起来。要成为制造强国,不仅要有工匠精神,还要有工匠制度,更要有工匠文化,来鼓励“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匠人沉下心来、坐住“冷板凳”,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敢于创新突破,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呵护新匠人,守护匠心匠魂,就是要让工匠精神与互联网思维实现相加到相融的进化。不忘初心,敢于创新,正是我们需要涵养的“互联网+”新匠人精神。

张勇(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