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享受高考这个过程的”
——44岁考生轻松看考场
本报记者 匡丽娜
罗晓艳(左)在考场熟悉情况。
记者 卢越 摄
“我就是来享受高考这个过程的,没有什么紧张可言。”6月6日下午4点,位于合川区的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考点,44岁的罗晓艳准时来到考场熟悉环境。今日,他将和全市24万余名考生一道参加高考。
上身穿着浅色的横条短袖T恤,搭配一条宽松的卡其色短裤,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罗晓艳一脸轻松地走进文科47考场。
“这位老师,我们这是高考考场……。”和罗晓艳年纪相仿的监考老师走过来对罗晓艳说。
“对呀,我就是来看考场的,你看我是10号座位呢!”罗晓艳掏出准考证和身份证。监考老师接过证件,反复核对了好几次,“啊,没想到你也是来参加高考的。”监考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也不是为了‘圆大学梦’。”如今在合川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的罗晓艳告诉记者,早在1988年,他便以494分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师范大学(现在的西南大学)的本科,当年他们班上只有15个人。
罗晓艳一脸坦率地说,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他参加高考的事,有不少人支持他,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甚至谩骂。“有的人说我吃饱了饭没得事干,闲得慌;有的说万一我上了分数线,就会挤占其他学生的名额……我不介意别人怎么说,我只是合情合法地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结果并不重要。”对于自己最终的考试成绩,罗晓艳估计自己能考250至300分左右,“我不怕别人笑话我,如果临阵退缩才应该被笑话。”对于罗晓艳高龄参考一事,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同来看考场的高三学生,他们对此均表示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