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 | 集体做多,多家企业纷纷加码在渝投资为哪般?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方圆

2024-08-27 07:34

无论是GDP增速位居全国第二,还是时隔8年在产量上重回“汽车第一城”,今年上半年重庆亮眼经济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投资的助力。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入渝合作,加码在渝投资。事实上,众多来渝投资企业也在重庆经济的发展中收获颇丰,诠释了企业与城市的同频共振和相互促进。

日前,重庆市2024年8月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举行,共81个项目、总投资约1094亿元,将为全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

不禁要问,企业为何看好重庆、做多重庆?而加码投资重庆蕴含的逻辑又是什么?

▲8月21日上午,重庆市2024年8月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举行。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投资重庆,渐成共同选择。

8月19日,重庆市永川区政府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合作建设数字化赋能展示中心、工业数字化西部培训中心及“双元制”教学实训中心。2个月前,西门子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将在产业数字化、绿色低碳、智能交通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西门子频频落子,深化在渝布局,是外企看好重庆发展前景的一个缩影。数据为证,今年前6个月,重庆新设外资企业177家、同比增长9.3%,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不只是外企,走进重庆、投资重庆、深耕重庆的还有央企、民企、科研院所等,传递出“做多重庆”的强烈信号。

央企来了。今年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商飞、中国物流集团、国药集团等一大批央企,用实际行动对重庆发展投下了“信任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新增央企子公司62户,注册资本金总计142亿元,积极打造央地合作标志性成果。

民企来了。8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一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一行等先后来渝深化合作;7月,重庆两江新区与吉利汽车集团、旷视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方大航空国际总部在重庆揭牌成立……毫无疑问,众多民企敏锐地嗅到了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蕴含的巨大商机。

高校也来了。7月25日,重庆市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平台,落地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截至今年7月,重庆已累计与54所国内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8所“双一流”高校,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16所,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8月19日,永川区政府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记者 彭禹乔/渝西都市报

投资重庆,底层逻辑是什么?

投资是一种理性的市场行为。众多企业、机构密集投资重庆绝非偶然,其背后必然存在着深层逻辑。

机遇大。重庆的机遇,不可谓不大。选择重庆,就是选择与机遇同行。

一方面,重庆地位十分突出,作用无可替代。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被赋予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重大使命。

另一方面,重庆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愈发凸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腹地等国家战略在渝交汇叠加,形成了推动发展的独特优势体系。

重庆的项目多。投资,离开项目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发展,需要一个个项目的强力支撑。

1月,重庆召开“机遇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2024年重庆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新闻发布会。会上集中发布了52个必要性强、基本符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投向领域的项目,估算总投资1556亿元。

截至目前,“机遇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已成功举办了8场,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共享重庆机遇。不仅如此,重庆还在多个层面发布机会清单,为企业提供更多新机会、拓展更大的空间。

比如,市经信委出台了《重庆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涉及160个招商项目,总投资5000亿元;市大数据发展局发布了45个数字重庆建设场景机会首批清单,涉及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数字经济等7大领域;渝中区发布2024年项目投资机会清单及第二批政府供给机会清单,两江新区发布民营经济发展机会清单……

环境优。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生态,也是吸引投资的关键竞争因素。作为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6大城市之一,重庆聚焦市场主体期盼,以“营商”促“赢商”,下功夫构建“水清鱼跃”良好生态,让企业发展“入渝得水”。

比如,重庆印发了《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7年)》《重庆市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探索推出一批精准务实、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重庆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投资。这是重庆港海关在为企业办理退税事宜。记者 张锦辉/视觉重庆

投资重庆,就是投资未来。

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还是企业投资,投资的本质是对预期估值实现的过程,需要持续强化回报导向。做好招商引资的“后半篇文章”,关键是要让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进而激活“投资—市场扩大—利润增长—增加投资”的良性循环。

对重庆而言,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是要抓好全周期服务,干字当头,快字为先,全力以赴推动各项投资落地见效。而这也是重庆同步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的深意之一。

签约项目要快落地。项目签约并不等于落地。招商引资不能一签了之,对看准的项目、达成的意向、签署的协议,要盯住不放、持续跟进,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实通过细致周到的工作,让广大客商感受重庆诚意、增强投资信心,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

落地项目要快开工。任何企业到一个地方投资,都希望能快速落地开工,因为时间就是商机、就是效益。项目不开工,一切皆是空。项目开工率上不来,落地比例不高,是不少地方招商引资的通病。要制定项目开工的时间表,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千方百计确保落地项目尽早开工。

开工项目要快投产。实践表明,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企业就能早点抢抓商机。对开工项目要强化要素保障,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力争项目早日投产、达产。

比如,今年4月以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已累计开工项目共31个,总投资125.85亿元,到7月底已投产项目6个,今年还将预计投产项目13个,不断跑出园区建设发展新速度,积累整体跃升加速度。

概而言之,企业加码投资重庆,是基于重庆机遇大、项目多、环境优和企业自身发展相契合的理性决策,其本质逻辑是企业有利可图。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投资就是抓未来。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新重庆“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袁文蕙   审核: 王方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