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勇”者如“杨”——追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支队长杨勇
    时间:2024-04-15 17:40

    16日晨,笔者的朋友圈出现一群跟杨叔叔、杨大哥、杨队告别的人,有的感谢他生前鼓励户外跑,有的感谢他借出挚爱的古典音乐资源,有的缅怀他在领奖台上的腼腆和局促,更多的信息显示,这个男人已患癌8年,经历100余次化疗,但单位很多人都不知道......杨勇是五中院一位法警,如今重庆司法警察系统永远失去了他。

    开创“主动警务”,带队文武双全

    杨勇头衔很多:五中院法警支队支队长、一级高级警长、“杨勇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领头人……但他喜欢大家叫他老杨。

    法警究竟是干什么的?16年前,刚从警察学校侦查学专业毕业的侯凯耀踏入五中院法警队大门时,是懵懵懂懂。“欢迎加入法警队伍,叫我老杨就行。”在会议室杨勇摆满瓜子花生,为新进法警开欢迎会。欢迎会气氛轻松,老杨话却严肃:“法警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警种,但担负着维护审判执行秩序、保障法院机关安全的重要使命。要时刻记住,我们肩上责任很重!”

    侯凯耀是当时法警队第一批本科生。单位墙上的一张张照片,让侯凯耀他们知道了老杨执行多起重大案件首犯押解任务的辉煌履历,对这些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冲锋机会,老杨却是轻描淡写:“这只是法警工作的一部分。法警工作除了维护法庭秩序之外,还要多思考,打破传统思维,主动多作为。”

    2017年,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摸索,老杨带头成立重庆法院唯一的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杨勇司法警务创新工作室”,带领辖区两级法院优秀法警,围绕司法警察训练课程开发、教练员培养、警务技能培训、辖区警务指导、警务理论调研等环节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理论、工作、服务创新。成立当年,工作室提出“主动警务”理念,提出法警在实践中向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周到、贴心、专业、可靠的警务保障,实现法警部门由被动接受安排到主动提供保障的转变,这与2020年最高法提出法警由“被动履职”向“主动执法”转变不谋而合。

    九龙坡区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马龙介绍,那年工作室指导他们警队办理了全国第一件由法警办理的司法制裁案件,加上之后他们办理的六七件,为最高法出台《关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权的规定》前讨论是否赋予法警“诉讼强制措施提请权”提供了实际案例参考。永川法院法警队副大队长李川如今是全市法院首位被市公安局聘任的实战教官、全国法院司法警察教官:“老杨是我的伯乐,当时我刚进法警队参加考核,立定跳远跳了近3米。杨队非常高兴,把我叫去,鼓励我坚持训练,发挥特长优势,还把我吸纳进工作室接受进阶训练。”

    也就是在2017年,同事心里的“定海神针”不幸患癌,老杨肠道被切除12厘米,作为一名重庆汉子,8年间化疗100多次,杨勇每次都是约周六去做化疗,周日在家休息,这样周一就能以“满血”状态来上班,他不太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患病,更不希望被特殊对待。五中院办公室主任苏智勇是最早一批知情者,他对老杨既佩服又心疼:“工作室创立后荣誉不断的8年,也是老杨与病魔抗争的8年。我们尊重老杨的意愿,他患病情况多年来在各类先进事迹申报、对外宣传中从未提及。”

    杨勇工作室如今硕果累累,出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训诫实施办法》在辖区两级法院规范推行;工作室成员联合撰写的《刑事案件远程视频庭审现状审视与完善之道》《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职权优化配置的理据与进路》荣获全国法院第三十届、三十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三等奖,是重庆法院司法警察历史上首次在人民法院最高学术平台上获得奖项;提出增加司法警察“强制措施提请权”的建议被最高院司法解释采纳,申请相关工作试点获批,被最高院指定承办全国法院培训工作,推介重庆经验;发布辖区两级法院司法警察办理司法制裁案件白皮书(2017-2021),系重庆法院首次召开法警工作主题新闻发布会;创新协助执行工作模式,打造“编队管理、派驻使用、能分能和、履职有序”的执行司法警察队伍,为法院执行警务工作探索出一条新路……成为一支能文能武的法警精锐。

    铁骨铮铮,亦赤胆柔情

    “每次看到杨队带着法警,我心里都会特别踏实,特别安心……”邓筱茜是五中院法官,她第一次受到当事人言语上的威胁虽已过去了快一年,但对方恶狠狠的声音她依然记得清晰。陈波(化名)欠钱不还,经审判后败诉,三天两头打电话到她办公室:“我可记住你了,你小心被砍!”邓筱茜把事件报告给法官权益委员会,杨勇立即组织法警队开会商议,随后到邓筱茜办公室为她安装了录音电话。杨勇安慰她:“别担心,有我们在……”她点点头,当那个令人不安的电话再次响起,录音键启动,录下威胁的话语。拿到证据后,杨勇和同事们找到当事人,告诉他对审判结果不满意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申诉,对法官进行威胁是违法犯罪行为,从此这个骚扰电话再也没有响起过。邓筱茜的另一位当事人,在结案后常来找法院递交跟案子没有任何关系的材料,上面画满奇怪的符号。法警队立即派人前去了解当事人情况,通过走访社区和派出所,发现对方精神状况有问题。于是给当地社区提醒多关心特殊人群,并在安检大厅对其进行备案,确保该人员进法院会有法警专人跟随保障安全。

    2020年4月,法官王丽丹接到管理人紧急求助电话,其在接管债务人账簿、文书等材料过程中,被部分人员恶意阻挠,无法将相关资料运出。杨勇知道后,组织十多名法警跟着王丽丹一起赶往事发现场,协助管理人顺利接管。杨勇对王丽丹说:“有我们在,你们放心!”

    不只是对同事,对当事人,杨勇也是一腔赤诚。

    曾有一个案子,被告人是一位年轻女性,她远在福建的父亲扬言要将法院炸为平地。杨勇通过调查其家庭背景,发现被告人父亲陈明(化名)在矿山工作,确有机会接触到炸药。杨勇马上与其辩护律师联系,通过全国法警工作群,联系到当地法警支队,又找到陈明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了解这位父亲的情况和诉求。

    在做好充分了解之后,杨勇拨通陈明电话,以法警身份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教育,告诉他这种不理智行为的严重后果,还会对女儿造成影响。沉默半晌后,陈明懊悔地说,担心女儿被重判,酒后冲动说出了糊涂话。他提出想给女儿打个电话。老杨说:“抱歉暂时还不允许,但是你可以给看守所写信,或者还有一个方式……”

    庭审那天,待宣判完毕后,杨勇来到羁押室,为被告人捎带来了几句话:“你知道吗?你爸爸一直很担心你,甚至还做出了过激行为,他想对你说几句话:一、认罪服法,二、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减刑。”

    “还有一句:我们等你回家……”杨勇的声音变得轻柔。

    此刻,他是法警,也是一位父亲,他以远方父亲的语气告诉这个误入歧途的年轻姑娘。

    女子一愣,听到这些叮咛,放下了所有防备,失声痛哭,“谢谢叔叔,你能也帮我带句话吗。我知道错了,很想念他们,一定好好改造,不要牵挂我……”

    杨勇一直记得,传给他警队“接力棒”的退休支队长谢海山说过,对待被告人有“四个一”原则:一杯水、一把椅子、一张擦泪水的纸、一句温和的话。“一句温暖的话,也可能影响一名年轻人未来的人生路。”

    春风吹尽桃花落,嘉陵江水空流

    2023年12月,杨勇病情恶化,不得不离开岗位,自1995年成为司法警察以来,他第一次请了“长假”。

    16年前的年轻人侯凯耀已成长为五中院法警支队副支队长,2024年3月13日,侯凯耀下班后赶去医院:“想给老杨带去工作上的好消息,让他高兴一下,分散一点病痛。”和他一路的,还有法警支队一大队副队长朱家林,为支队参与一个重大专案做准备工作,“老杨一直很关心这个案子,得让他知道最新进展。”

    侯凯耀把支队参加全国学术调研活动的准备工作,像闲聊家常一样说给老杨听,病床上的老杨声音微弱,却不吝惜一连回应了好几个:“好……”当晚,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杨勇突然醒来,好像想起了什么,陪在身边的法警李凯凑过去终于听清:“跟小侯说,专案准备……再多做一份预案……”

    老杨最后一条朋友圈停留在2023年12月2日,在病重期间,他转发了一位95后辅警的先进事迹,言语评论之中,充满了对后辈的赞美和期许。

    侯凯耀来到老杨办公室,花了几小时把他的工作物品收拾出来:人民警察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手册》,老杨撰写的《司法警察执法语言运用培训课程》资料,衣柜里的警服......只是他的主人,已经离开。

    侯凯耀找到一本“党员谈话记录本”,上面写着支队党支部每一位党员的名字。每次党组织活动,老杨跟每位党员谈心后,都写满满一页纸。侯凯耀说:“这个本子我带走了,我得继续记录下去……”

    4年前的7月21日,老杨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关于设立1月10日“中国警察节”的消息,言辞中透着开心:“提醒我的朋友,以后这一天记得祝我节日快乐。提醒媳妇儿,以后这一天要给我准备礼物哦!”老杨是一个重仪式感的人,每年5月11日都会写一篇日记发朋友圈,纪念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还会带着支队干警去重庆大剧院听交响音乐会,支队“90后”干警李凯至今记得《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铿锵余音:“杨队把他对古典音乐的爱好融入支部党建,让我们既陶冶了情操,又增强了党性。”

    3月16日,五中院公众号一篇关于杨勇的文章在朋友圈里被一遍遍转发。陕西洋县法院一位法警留言:“杨支对于我而言是一位英雄人物。他让我知道法警工作还可以这样干......”

    留言不断增加,很快过百:

    “老杨是个纯粹的人,悲欢喜乐都在面上,犹如一泓清泉清澈见底。老杨是个勇敢的人,面对生活的不公平,从不抱怨默默前行。八年间100多次化疗,他从没有向我说过一声苦,每次找我,谈的都是怎么抓工作,怎么带队伍。”

    “我的亲密战友,往后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我可能会回忆起那些和你理念碰撞,惺惺相惜的畅快。我怎么好意思在你不在了的时候去偷懒呢,想起你努力的奔跑,我怎么好意思驻足停留呢。老杨,我会替你继续向前奔跑……”

    “多想再听听您的谆谆教诲,再和您畅聊职业发展,再和您经历大案要案。可是您真的累了,也尽力了,该歇歇了。我们知道您还有很多想法,很多规划,我们都会一一努力去做。谢谢您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3月16日后,五中院门口的桃花再也等不到这位故人,山下的嘉陵江水依旧奔流,朋友圈因为这位生活中热爱跑马拉松、喜爱桃花和古典音乐的男人刷了一次屏。

    采访手记

    杨,你做到了

    “支队长同志:五中院‘杨勇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初级教官培训班完成各项既定培训考核任务,请您指示!”4月3日,重庆五中院法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陈亮在朋友圈留下上述文字,希望已经不在的杨勇能够看到。

    杨勇走后,朋友圈里留下很多感触文字图片,发文者有五中院的同事,外地的同行,退休老人、年轻人......2008年,张昌信初入职场,杨勇是他第一任领导,鼓励他从法警到法官,现在他已是刑一庭法官,在杨勇人生最后几个小时里,他去见了这位职场老师,看着曾经的铁打汉子躺病床上奄奄一息,敬一个礼,内心许下继续走他没走完的路的承诺,面上难掩泪流。

    更多的年轻人,在朋友圈回忆与杨勇生前相处的点点滴滴,从职业发展建议,到大案要案预案,到闲聊家常提及的象印电饭煲、五常大米、马桶盖,杨勇总是对人倾囊相授。也许他是知道生命时不我待,想把所有美好和能量给周围的人。很多人是在人生最后诀别时,才知道杨勇在能力范围内有多努力,做得有多极致。在法院里,法警是一个小众的存在,却有杨勇这样的人,对工作有执念,对理念有创新,对身边人赤诚,在平凡岗位,在普通人生,淬炼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在小警种里作出了一番作为。朋友圈一声声老杨走好,背后都有一个坦诚相交的故事,勇者如杨,你做到了,配得上。

    (陈小康 钟丽君)

    编辑:彭光瑞     主编:胡东强      审核:王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