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思想 > 正文
大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4-02 06:27:15 | 编辑:李平

周琪

■面对新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青年价值观引领和培养方式。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召开的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局出发,深刻阐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方位、现状和根本遵循。作为一线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我有幸参加了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此,我们要坚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大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

坚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建设成增强青年学生“四个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才能做到理直气壮?首先需要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来”和历史中获得理直和气壮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了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需要梳理、挖掘和继承好这些丰富经验和实践。如此,才能认识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是怎么走来的,并把这些规律和实践运用到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之中。例如,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运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社会动员、社会共识教育和干部教育。以陕北公学为例,高级班开设《中国革命运动史》《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后期又增加《世界革命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面向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干部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再如,陕北公学成立陕公剧团、陕公文工团,创作《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等优秀文艺作品。这些优秀文艺作品把军民团结抗战、抗战必胜等社会主题转化为看得见的表达形式,使其传得开、易接受、温润人心,成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态一体化的典型。

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那么,如何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呢?

首先,用“八个相统一”规律进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课程体系重“合”、课堂育人重“活”、实践育人重“效”,将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相统一”的规律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具体化,使其与学校的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同向同行,形成分合有度、分合转化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和“同心圆”。

其次是“还原”,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教学和教育对象还原在具体生活和场景中,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休闲相融合。一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方法变为能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的具体方法。二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把马克思主义话语从理论性、政治性的话语形态还原为青年学生能感知和理解的话语。三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原为引导青年学生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指导个人成长发展的生动道理。四是还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根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价值理念和文化密码,把文化“育美”“润心”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协同,在价值引领中赋予思政课“温度、情怀和精气神”。

最后,面对新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青年价值观引领和培养方式。以网络媒介为例,不管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休闲娱乐中青年学生接触到的网络媒介的频率和数量日益增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本语言或者“耳濡”式单一教育模式受到了网络媒介的极大挑战,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表情包、虚拟沉浸式体验等正在以网络媒介的逻辑催生青年学生接受信息的互动化方式,这就要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向“耳濡目染”的浸润式教育,由此引导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知、情、意、信、行的统一。理解网络的语言逻辑、厘清视觉观看的内在规律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重要突破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的微视频、微电影、“大学生讲思政课”、“学习强国”中大量相关专题视频等内容,都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好的视觉化学习例证。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