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思想 > 正文
让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增强获得感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3-14 07:20:04 | 编辑:王俭林

  胡剑波

  “实施最严格的脱贫成效考核评估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脱贫效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6次提到“脱贫”,其中提到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众,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脱贫攻坚的一个关键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只有做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脱贫成效才能真正获得群众认可。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措,努力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收入、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主导产业,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开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农村电商,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逐户逐人制定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措施,确保每个搬迁贫困户有一个持续增收项目、有一条稳定增收路子;大力探索土地置换办法,有效控制和降低搬迁贫困户生活成本。加强贫困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统筹教育资助政策,精准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健康扶贫分类救助,完善“多重医疗保障”“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整合多方资源,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综合保障兜底,推行农村失能人员集中供养。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要把精准方略贯穿始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基本遵循。要下决心解决对象不准、措施不实、决策不公的问题,严肃查处优亲厚友、雁过拔毛、鼠贪鲸吞等贪腐行为,建立完善监督、检查、考核、问责机制,坚持到人到户与区域发展协同推进,避免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享受的待遇差距太大,出现政策“悬崖效应”,确保脱贫攻坚的公平、公正。同时,要正确把握好保护生态与保障民生的关系,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有效途径和方式。精准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政策,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投身到脱贫攻坚中来,精准对接脱贫需求,量身定做帮扶项目,提高社会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精准度。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要把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摆在突出位置。把防止返贫和脱贫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实施贫困户动态监测、返贫监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和贫困边缘人群监测。开展脱贫户“回头看”,相关扶贫政策脱贫攻坚期内保持稳定,真正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高度关注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现状,研究扶持政策措施,有效防止陷入贫困。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扶志教育,建立脱贫荣誉制度。切实纠正“一兜了之”“一股了之”“一发了之”,改补为奖、改补为贷、改补为借、改补为股、改补为酬,防止政策“养懒汉”。实施最严格的脱贫成效考核评估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脱贫效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把作风纪律挺在前面。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扶贫政策执行、扶贫资源整合、扶贫资金分配、扶贫项目安排都需要过硬的干部队伍去执行和铁的纪律作保障。选准配强基层班子、驻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做到尽锐出战。纵深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活动,严肃查处社会经济组织骗取扶贫财政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贫困区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贫困大学生享受资助补助等方面存在的典型案件。开展常态化督查巡察和明察暗访,对扶贫不进村、访贫不入户、身上不出汗、鞋子不沾泥、工作敷衍了事、拈轻怕重、对群众虚情假意、虚与委蛇、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人和事要及时查处,严肃追责问责。

  (作者系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人力资源处处长)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