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城建 > 正文
南岸 助力“三生三宜” 守卫百姓健康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1-09 06:14:11 | 编辑:王俭林

  第二届“重庆医学大讲堂”现场

  南岸区人民医院外景

  医生为小朋友检查身体

  “生产、生活、生态”最优空间,“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城市。为加强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南岸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进医疗技术、优化管理能力,为建设“三生三宜”品质城市贡献力量。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第二届“重庆医学大讲堂”让百姓健康获益

  2018年12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临床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重庆医学大讲堂暨第三届重庆仁济医院学术大会在南岸区举行。全国多名医学界大咖及来自市、区医疗单位、国科大重庆仁济医院的4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

  医学前沿成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助力

  “重庆医学大讲堂”是由国科大重庆临床医学院、国科大重庆医院及国科大重庆仁济医院共同搭建的一个高端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本着让大师风采与科学智慧在广大医务人员中传播的理念特别推出的交流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引领的力量,促进医学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大讲堂”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所长助理、单细胞中心主任徐健,解放军总医院分子免疫学研究室-生物治疗病区主任、临床肿瘤学博士生导师韩为东,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与检验医学系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毛旭虎,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施一等相继登台,结合各自专业领域演绎精彩报告,引起强烈反响。

  “重庆医疗资源丰富,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科齐全,拥有强大的科研优势,将国科大的优质医疗队伍带到重庆,搭建高水平的平台,将高端的科研技术与重庆临床医学相结合,将促进重庆医疗水平的提升,使老百姓获得更多的福利。”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吴亮其说,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重庆仁济医院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医院的科研水平,也提高了医务人员个人的能力。

  “通过资深教授与我们分享学术前沿成果,必将推动医学科研前进的步伐,从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国科大重庆仁济医院院长冯虎翼表示,自建院以来,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强院”战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在南岸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项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8月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8月13日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拟在2019年动工。“通过专家在医学领域的不同讲解、探讨,为提高本院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冯虎翼说。

  新技术、新项目为辖区百姓健康护航

  在下午举行的第三届重庆仁济医院学术大会中,来自重庆仁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放射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儿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的代表和大家分享了学术论文及新技术、新项目,并与参会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学习。特别是“双侧阴部神经松解术”、“介入下冠状动脉瘤、瘘封堵术”、“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RIRS)治疗≥2cm肾结石”、“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在与会嘉宾中产生了共鸣,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据重庆仁济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南岸区区委、区政府、区卫计委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医院大力扶持和鼓励科研创新,在全面推进学术发展与繁荣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新立项科研项目66项,其中省部级项目7项,参研国家级项目2项,参研省部级项目6项。“医院坚持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5项。特别是普通外科开展的阴部神经松解术,是本院独创,属业界领先。此外,有115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各专业期刊上发表,包括SCI、CSCD等文章。”该负责人表示。

  “只有依托科技创新,医院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借助国科大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医院功能,把新技术、新方法落地临床,形成‘科教医融合’,迅速提升重庆仁济医院各学科建设,推动各专业的整体发展,不断增强医院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冯虎翼说,未来,国科大重庆仁济医院将借助国科大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附属医院功能,通过院校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巩固现有水平基础上,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团队打造、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合作,不断开拓医疗新领域,发展新技术新项目,从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做出积极贡献。

  链接:2018年8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在渝正式签署协议,宣布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

  根据协议,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将挂牌“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仁济医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医院,保留“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名称,并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精准医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共同建设转化医学研究院、区域精准医学实验室、颐养中心、护理学院、健康医疗大数据等健康医疗产学研平台及项目。

 

  南岸区人民医院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让患者就医更满意

  近年来,南岸区人民医院积极投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建设让患者满意的“美丽医院”,患者就医满意度逐年上升。2018年8月,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张医生快看,我爸爸可以下床走路了!”南岸区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张欣泰的微信里,还保留着患者家属发来的视频。原来,2018年12月18日晚上,家住黄桷垭老厂的刘宇光老人不慎摔倒,被送往南岸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老人今年90岁,摔倒后造成髋部骨折,急诊科为老人开通了绿色通道,由骨科专家联合呼吸内科、消化内科、CT室、彩超室等,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术前检查并对症处理,确定可以做手术后,12月20日为老人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不久老人便可下床走路了。

  医院骨科主任张欣泰说,老人摔倒如果不及时实施手术,长期卧床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会导致死亡。因而,针对80岁以上老人摔倒的情况,医院从2016年便开启了绿色通道,在入院24小时内组织相关科室专家会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为老人实施手术,让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时间更短。

  为加强学科建设,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近年来南岸区人民医院相继开展了髋关节置换术、输尿管镜技术、消化内镜下治疗技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等,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百姓缔造健康福祉。

  此外,医院完成了内科分科,设置了中医科、五官科、儿科,并对外科、妇产科进行专业分组。在重点专科的创建中,骨科、心血管科、急诊科、中医科成功申请为区级重点专科。

  除了技术能力的提升,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也在顺利开展。

  患者何先生75岁,因长期大量吸烟,咳痰、喘累20多年,“来的时候需要用呼吸机,每天抽烟约40支,我们劝他戒烟,他不肯。”呼吸内科护士长曾素英说,为了让何先生恢复健康,呼吸内科的护士们不仅从治疗上下功夫,更是从心理上给予何先生更多的关注,帮他买饭、陪他聊天、教他学会肺功能康复锻炼……

  在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何先生终于把烟戒了,并已脱离无创吸氧机,可以仅使用鼻导管吸氧了。出院前,何先生特意为呼吸内科的护士们送来了锦旗以表感谢。

  像这样的优质护理服务还有很多。近年来,南岸区人民医院不断强化护理队伍建设,打造优质护理,构筑护理安全屏障。

  以护士分层培训作为标尺,把岗位管理作为引导,强调能级对应,进一步缩短护患距离。近三年来,南岸区人民医院专注每个细节,服务每位患者,改善服务用品,如新增扶手,卫生间报警器、防滑垫,各科设立便民箱等,临床科室已成为一科一品的特色个性服务模式。此外,各种义诊活动的开展,为护理品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开展“5s”管理,规范了各护理单元的物品、设备、药品及环境的管理,各类用品做到定点定位定标识,为患者提供温馨、整洁的就医环境。

  南岸区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皓表示:“未来,医院将把建设‘美丽医院’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抓手,继续牢固树立‘病人至上、共享健康’的服务理念,全面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造健康环境 助力品质城市建设

  为营造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加强安全注射,实现了疫苗冷链温控全过程全覆盖,疫苗全程可追溯。并开展了24小时疫情监测,严格管控风险,危害因素监测及风险评估。优化卫生应急工作架构,形成部门联动、网底坚实、指挥有力的应急处置系统,深入各类疫情苗头现场应急处置。近年来,确保全区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同时,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评审中各项技术支撑服务。以创促建,2018年新建成一大批健康细胞,主要包括62个“健康社区”、38个“健康单位”、10个“健康餐厅”、10个“健康食堂”、10所“健康学校”、10个“健康主题公园”、10条“社区健康步道”、5条“社区健康一条街”。

  为建设南岸区“三生三宜”品质城市,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动员,全面自查,对标对表完成27项优化服务措施,通过改造服务区域地面防跌倒处理、卫生间修缮、残疾人服务设施添置等举措,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南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秉承“服务、求实、团结、创新”的价值观,坚持“人民满意,社会责任;水平一流,职工自豪”的愿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全力推进美丽健康、和谐幸福的人民生活。

 

  南岸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 加强体系建设 提升执法质量

  为完善区监督局-街镇-基层协管三级监督执法体系,增强监督员同街镇综合监督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南岸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创新机制,实行了监督员指导街镇执法片区责任制。将现有的监督执法模式调整为以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两类监督执法专业分工为基础,划分公共卫生、医疗卫生两类监督执法内部片区责任制的综合执法模式,全面提升监督执法效率。

  南岸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结合自贸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实行承诺制试点工作经验,通过制作告知书、集中宣讲、推送微信及发放卫生设施装修示范图等便民措施,积极做好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让群众办理许可更加方便,实现行政许可“最多跑一次”。

  为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增强证据意识,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南岸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近年逐步装备具有音视频调度指挥功能的执法记录仪40台,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完善了全过程视频记录制度和视频质量考评制度,全面实现“阳光执法”。

  近年,通过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查处卫生违法案件保持全市前列,办理大案要案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巡查主动查办的案件比例逐年提高,由2015年65%提高到2018年82%,办案质量不断进步,2016、2017年选送上级评查案件均获优秀。

 

  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暖心、舒心

  “‘中心’工作人员很热心,遇到个脑热、身体不适之类的,一个电话,他们就会派出专业的医护人员到家服务,感觉很暖心。”1月3日,在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家住南坪响水路社区的王明书老人说。

  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南坪街道和南坪镇下辖玛瑙社区等18个社区共计17.59万常住人口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此,中心在管理上狠下功夫,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量化考核,走出一条公卫项目绩效考核新路。“另外,我们还引入了第三方考核机制和失分率概念,第三方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运用经验性绩效考核公式,追责和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双向发力,让公卫服务真正贴近百姓。”该中心副主任甄真说。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中心结合自身特设优势,推出了“赠送名老中医挂号券、减免挂号费和住院门槛费、中医诊疗项目和体检项目优惠、免费联系转诊服务”等九项特色精品服务包,受到百姓普遍好评。该“服务包”在2018年减免群众医疗费用33万元,真正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较好地提高了签约居民享有公卫服务的便捷性、获得感和满意度。

 

  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防融合”构筑百姓健康“保护墙”

  临床医生偏重于患者的疾病诊疗,公卫人员侧重于群众健康体检、信息采集和动态随访,两者间联系少,不利于治疗和疾病预防,这是基层医院面临的“通病”。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南岸区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出了一条自身特色的“医防融合”新模式。

  “以往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管理是相对独立的两块工作,实施医防融合后,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该中心负责人说,如今临床医生在患者就诊时通过his系统连接公共卫生系统可以查看该患者的健康档案以及既往的各项检查、用药情况,有利于结合就诊时的临床症状有针对性的用药控制和干预,同时,临床医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记录各种数据于患者健康档案中,使患者的健康档案得到补充和更新。

  “另外,临床医生在日常的诊疗中发现慢病患者,可以直接通过his系统联系公共卫生系统进行慢病登记,并按照规范进行慢病管理。”该负责人补充说,这样一来,有利于其他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后续随访管理,实现预防、发现、治疗、随访、健康管理的全周期全过程连续服务。

  “医防融合”除了要实现系统间的融合,还要体现在医疗工作团队的融合中。该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建了由20个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公卫人员组成的公共卫生团队,以团队服务的形式开展基本医疗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马成兵 图片由各医院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