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城建 > 正文
打造精品工程 树立行业标杆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2-12 06:32:52 | 编辑:王俭林

  中铁十六局地铁公司高效推进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六标工程建设

  华龙站底板施工现场

  他们是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施工中的“明星”——先后获得 “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10余项。

  他们是市民眼中的“文明使者”——不仅实现了施工过程的 “零影响” 、“零污染”,而且以其特有的施工和管理模式为 “山城”的美丽画面增添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精心组织 取得开门红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内地铁工程施工中处于领军地位,在海内外建筑市场享有很高的信誉。2014年,他们承担了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六标工程施工任务,该标段全长约4.6公里,含两站三区间,即彩云湖站(不含)—二郎站(暗挖站)—华龙站(暗挖+明挖)—重庆西站(不含),合同价7.84亿元。

  重庆市轨道交通环线二期(上浩至重庆西段)是中国铁建股份公司的BT项目,它是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公司在重庆担负施工的第一个轨道项目,在这里将呈现中国铁建所属精英“同台竞技”的“会战”格局。为此,中铁十六局集团和地铁公司决策层作出指示,要把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六标作为中铁十六局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一定要打造成为中铁十六局的品牌工程。

  “我们担负施工的华龙站位于九龙坡区华龙大道与华园路交叉口处,车站主体位于市政道路下方,北侧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区和华龙苑小区,南侧为翠苑小区、欣茂苑小区和华龙苑小区,施工环境复杂。特别是深基坑开挖支护形式,几乎囊括了重庆地区明挖施工所有支护方法。因此,我们的管理制度必须健全、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公司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六标项目经理王立波说。

  项目部一班人通过对项目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和认真研讨,先后制定了《隧道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爆破施工专项方案》、《华龙站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地下管网迁改保护专项方案》、《施工用电事故应急预案》、《隧道涌水应急预案》、《隧道坍塌应急预案》、《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环境保证措施》等20多个管理办法和预案,管理办法做到了有制度、有规划、有目标、有责任、有分工、有奖罚;责任到人到岗位,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层层抓落实,形成了项目管理制度科学、施工方案合理、生产要素配置实用、终端责任落实到位的管理链条,促使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他们依据工程项目的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实际情况,按照“动态管理、满足现场、专业合适、机动灵活”的原则,共划分为5个工区,每个工区设主管工程师1名、现场工程师2名、专职安全员1名、库管1名,负责工区安全、质量、进度及文明环保施工管理。

  按照工期目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分工序、分阶段实施工期控制计划。作业队作出月、旬计划,班组作出周、日计划。严格以施工设计文件为依据,认真编制实施施工计划和阶段性施工方案,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并采用网络技术指导施工,在工、料、机各个生产要素安排上达到最佳组合。

  在施工中,彩云湖站至二郎站区间、二郎站、二郎站至华龙站区及华龙站至重庆西站区间暗挖段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18字方针进行施工,华龙站及华龙站至重庆西站区间明挖段严格按照“分层开挖、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施工,并辅以科学的监控量测方法,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华龙站至重庆西站区间段下穿重庆市九龙坡区看守所,最小净距约20米,其施工难度引起了重庆市轨道集团和中国铁建投资集团项目公司的高度重视,他们和项目部多次会议研究和多次考察,决定采用悬臂式掘进机开挖,其优点是可连续作业,施工效率高,循环进尺大;开挖表面平滑,线形控制较好;震动和噪音对周围的居民和结构物的影响小,施工安全,作业人员少;并采用激光仪作施工指导,控制了超欠挖。

  在华龙站明挖基坑开挖中,涉及DN1800雨水管、DN600排水管、电信、联信、燃气、电力等众多管线。具体实施中,DN159燃气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保护;6根10KV电力管线及50多根通信线缆采用工字钢悬吊保护,再用彩旗进行警戒标识,防止碰撞或损坏管线。并联系电信、联信、燃气、电力等产权管理单位确认后,经过施工后再恢复原状;管线下方约2米范围土石方采用人工开挖,避免了因施工而破坏管线。

  二郎站至华龙站区间段隧道围岩为砂质泥岩,且地下水丰富,最大涌水量每天约3600立方米,这种遇水即变成泥浆的砂质泥岩让中铁十六局地铁公司的建设者吃了不少苦头。为了工程进度和作业人员的安全,他们采用接力形式进行洞内涌水抽排,安排了6台15千瓦抽水泵24小时不停抽排。虽然洞内泥浆深度最深至工人腹部位置,但是,这群曾在北京、青岛地铁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建设者,仍然坚持作业。那段时间,以项目经理王立波为首的项目部一班人,24小时在现场轮流值班,成天一泥水一身汗,与员工一起坚守在施工一线。

  正是中铁十六局地铁公司建设者的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攻克了一个个施工难点。

  精心管控 织就安全网

  走进施工现场,整齐的安全通道使人眼前一亮,公司的旗帜迎风招展。干净整洁的施工道路、楼梯口、通道口、锅炉平台……各类安全警示牌、标示牌统一规范,整齐划一……

  据中铁十六局集团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六标项目总工陈东介绍,项目部上场之初,他们按照“正规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原则,对安全施工管理做了全面规划,并在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

  为了有效地实现对安全目标的控制,项目部与各个部门、各工区、作业班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了上下一致,覆盖全员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年、“平安工地”创建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在现场设置安全标识标牌、制作宣传专栏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了全体职工对创建平安工地的认识。

  彩云湖站至二郎站区间段正穿二郎立交18个桥墩,隧顶距立交桥桩基最近处约为5米,施工风险极高。施工过程中采用台阶法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0.5米,快速封闭掌子面。同时采用机械凿打替代钻爆法,尽量降低开挖带来的扰动,并加强监控量测,以实际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保证了二郎立交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华龙站明挖基坑全长374.5米,沿华园路东西向设置,横跨华龙大道。华龙大道为九龙坡区主干道,双向8车道,且处于内环快速路进出口处,车流量极大,而基坑开挖最深处约为40米,基坑周边近距离范围内均为学校、居民小区、商业区等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距离基坑最近处仅为7米,基坑两侧有排水、雨水、电信、联信、燃气、通信等大量管线,施工风险极高。为确保施工安全,在深基坑开挖中,他们针对不同的基坑范围采用不同开挖方法。其中,基坑周边及格构柱周边2米范围内采用机械凿打开挖,一方面可以减小对围护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减震槽使用。减震槽周边2米范围内采用松动爆破开挖,其余部分采用控制爆破和二氧化碳爆破开挖,同时严格对围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将数据用于指导现场施工。若发现数据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周边环境稳定及安全。

  由于华龙站至重庆西站区间下穿普天物流段为超浅埋暗挖隧道,左右线长度均为约280米,共560米,洞顶覆土厚度仅为2.2米,且均为杂填土,施工风险极高。为保证施工安全,他们对隧道洞身周边2米范围内进行地质雷达扫描,探明是否存在空洞、断层等不良地质,为施工作指导。对隧道中心线两边3.5米范围采取地面注浆加固,对洞身140度范围内设置T76L自进式管棚和A42超前小导管,采用台阶法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0米以内,特殊部位采取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确保了施工安全。

  群策群力 再展文明风

  “文明工地建设既关系到城市环境维护,也关系到建筑生产安全,更是施工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中铁十六局集团重庆轨道环线二期土建六标项目党工委书记雷道德说。

  项目部进场之初就制定了目标,积极创建重庆市文明工地。并成立了以项目经理王立波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规范施工行为;委派专人负责,实行动态管理。

  由于项目地处重庆繁华区域,文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不好的社会影响。项目部运用绿化、洒水等多种方式避免大气污染;夜间安排无噪声工序,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避免光污染和噪声污染;施工现场设置洗车设备,对出场的车辆进行清洗,防止污染城市环境;使用自动喷淋设施,极大地降低了扬尘……将绿色环保文明的要素注入建筑工地。

  因华龙站、华龙站至重庆西站区间施工场地的需要,必须双向封闭华园路和福缘尚城小区至华园路接华龙大道路口之间的道路,造成福缘尚城小区地下车库的车辆无法出入,所以需在福缘尚城小区内三号楼西侧绿化带上修建长35米、宽5米的临时便道,解决小区车辆出入问题。为此,项目部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主动走入社区,耐心细致地给居民讲解轨道施工安全知识、入户走访听取合理建议、召开专题协调会,充分征求业主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就业主提出的疑问和顾虑进行了解答和沟通协调。精诚所至,精石为开,他们“热心、诚心、信心”的工作作风不但得到了市民对施工建设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促进了和谐共建,两次获得重庆市文明施工标准工地。

  这是一次时间的竞速,这是一场实力的比拼。中铁十六局地铁公司在重庆轨道环线二期施工中,成功打响了进军重庆轨道交通市场的“第一枪”,也为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公司书写了新的荣光。

  曾贤荣 孙建军 图片由中铁十六局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