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江北 做好“加减乘除” 迈步教育新时代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2-10 07:40:37 | 编辑:王俭林

  阅读带来快乐

  阳光洒满校园

  学前普惠让更多孩子享受幸福

  “开学礼”陪伴学生成长

  智慧校园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智慧课堂改变学习方式

  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

  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江北,深知教育的未来决定着这座城市发展的底气与高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更是关系社会和谐、百姓幸福的重中之重。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希望,是培养人的事业。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更大决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北区委书记李维超调研教育工作时指出,江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育发展,努力为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教育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江北区区长代小红认为。高水平的发展、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在江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区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教育改革的“加减乘除”,从各个层面全方位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推进江北教育迈向优质发展的新时代。

  今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九个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给江北教育新时代的发展也指引了方向。

  A 教育投入持续加法 为优质教育挺起脊梁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是摩天大楼的高度,而是扎根民生的教育厚度。”

  在江北看来,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教育助推江北经济的发展,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动能。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为教育的优质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牢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江北区持续为教育投入做加法,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有力度、有温度。

  今年9月1日,重庆江北嘴实验学校迎来了首批6个班、近200名兴高采烈的新生。

  “没想到这么快时间,就在江北嘴建好这么漂亮的学校。”市民李先生带小孩报名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据了解,该校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用地面积43.7亩,基建投资1.9亿元。实验楼、体育馆、运动场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事实上,重庆江北嘴实验学校只是江北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十八大以来,江北区投入资金约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7所,新村致远小学、观音桥五里坪校区等学校先后建成投用,有效缓解了周边适龄儿童入学矛盾,解决了就近入学问题。同时,投入近2亿元,对钢锋小学、劳卫小学等13所学校实施了综合整治工程。对26所学校运动场、20所学校食堂和35所学校厕所进行了标准化提升改造工程。

  凡是教育的投入优先谋划,凡是教育的困难优先解决。在江北,全区各级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教育、积极关注教育,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寄托着群众的期待。”江北区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疑难问题。区四大家主要领导、四大家分管、联系教育领导坚持每年教师节、儿童节走访慰问制度,关心师生健康成长;四大家分管、联系教育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解决学校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区编办、财政、人社、建委、国土、规划、公安、卫生、食药等部门齐心协力,上下一心积极帮助破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各种难题。

  在各级领导、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单在今年,江北区推动了11所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其中石子山中小学工程过半,寸滩小学(二期)、科技小学、蜀都中学等工程开建。另外投入5250万元,完成幼儿园维修改造、厕所改造、未来学校配套项目38个,创造了教育优质发展的“江北速度”。

  江北教育,在持续优先投入下驶向优质发展的快车道。

  B “减法”惠民 百姓幸福感增强

  教育一头牵着国运,一头连着民生。江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增强人民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让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办好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公办幼儿园修在家门口,小孩不仅放心,学费也不贵,完全免去了我们家长的后顾之忧,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家住江北区鱼嘴镇附近的王女士,对小孩新入读的新村鱼嘴幼儿园赞不绝口。

  学前教育发展江北区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在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江北区着力公益,改善民生,基本实现了普及普惠的目标。让群众在学前教育上有了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减少百姓教育支出,江北区加大普惠园覆盖,努力加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奖补政策看,江北普惠学前教育补助政策从全市来看项目最多,标准最高。此外,还有免费饮用奶、保安岗位购买服务、监控系统覆盖、督导考核奖励、上档升级奖励等。

  与此同时,江北区采取一系列措施,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建立了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制度。学前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换来的是百姓对教育的满意。今年,区人大对区教委学前教育满意度调查达到100%。

  以学前教育为首的教育惠民,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度。单在2018年,江北教育普惠经费达到4000万元,惠及各类学生2.8万人次。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年预计投入1500万元以上,惠及7万余人次。

  C 自然融入除去“形式化” 立德树人落地扎根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要落地、落实,要避免形式化、边缘化趋向,多接地气,多重实效。将核心价值观自然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江北区教委负责人说。

  在江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立德树人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如果遭遇到了校园欺凌,你该怎么办?”“我会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父母、老师、执法机关等第三方求助,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新学期伊始,徐悲鸿中学便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堂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课上,以丰富的案例,通过课堂讨论、情景剧再现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会珍视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杜绝空洞的说教和被动的知识灌输,更多中小学拓展生动多样的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华渝实验学校多次邀请公检法部门相关专家进校园,将法治知识渗透进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重庆十八中每年围绕“反邪教”、“拒绝毒品”、“安全”、“心理健康”四大主题开展活动,学校编写出版了校本教材《法律与生活》,该课程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新村实验小学“寻美重庆”让学生记住乡愁,恋家爱家,“戏剧美·家国情”活动以戏曲表演形式激发学生爱民族、爱国、爱家的情怀……

  在江北区看来,德育工作需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家校社合力,形成良好教育促进机制。全区各中小学联合法院、普法办、司法局、文明办等多部门,陆续开展了“学生进法庭旁听庭审”、“食品安全进校园”、“学宪法讲宪法”、“学国旗法”、“中国梦·文明行”等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江北区人民法院将庭审现场搬进校园,以案说法,在学生群体中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鲤鱼池小学和观音桥小学的5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以“快闪”的形式向行人展示“小交警手势操”,宣传交通文明……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真正做到让德育教育更加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此外,江北区还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强化新中小学生守则、校园文明礼仪学习教育,大力建设“文明校园”,38所中小学获区级文明校园称号,9所学校获区级环境友好型学校称号,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D 创新突围 引发乘数效应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全国教育大会对于新时代下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江北,以未来学校建设为突破的区域教育改革,引发“乘数效应”。

  在“智能江北”战略部署下,江北将未来学校建设纳入全区教育改革发展重要内容。专门成立智能教育、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区级各部门协调机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整体推进全区未来学校建设。

  建立跨领域专家支持智库,成立区域智能教育研究与发展平台,协同推进智能教育进程。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全国第一家区域性教师学习实验室,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STEM教育研究重庆协同创新中心,从跨学科的角度推进江北区智能教育的发展。

  “作为一项系统性改革,未来学校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通过课程、学习方式、学习空间、教育技术和学校组织结构的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才是未来学校的成败关键。”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负责人强调。

  走进江北的中小学课堂,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动动手指,就能在平板上预习、复习、回答提问,老师翻翻页面,就能编写学案、推送微课、了解整体学情,家长查阅平台,就能了解孩子的学习轨迹和综合评价……

  在这里,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正在江北悄然发生,主动学习、智慧学习、深度学习等学习方式已经在江北的课堂生根发芽。据悉,未来课堂个性化教与学实践研究在20所中小学(校区)全面启动,直接服务学生数3万余人。

  未来学校的建设让更多师生受益。2017年以来,参加各种教育信息技术类教师竞赛活动硕果累累,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30余人次,重庆市特等奖、一等奖100余人次,重庆市级优秀组织奖3次。学生在2018年7月举办的(NOC)全国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30人次、国家奖励办公室“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6人次。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在江北区看来,教育的均衡与公平,教育改革创新是关键。

  围绕办学体制改革,江北教育探索不止。以玉带山小学和华新实验小学为学区长学校的学区制管理,新村实验小学为首的“名校带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初中“七校联盟”以合作教学方式抱团发展,优质学校以“名校联盟”“品牌输出”的方式开展合作办学,让更多项目学校迈向均衡、优质。据了解,全区集群发展学校达26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区55.4%学生。

  改革是创新,更是发展,是回应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盼。

  “未来,我们还将以特色教育品牌为抓手,打造20个区域特色教育基地,新增5-10所市级特色学校。”江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新完成15-20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力争实现全区90%学校基本物质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教育学校。

  改革创新地不断突破,带来的是教育质量地不断提升。普通高中升入重点大学比例持续提升,2018年达到44.8%,素质教育水平全面提升,承办了重庆市第二十届师生书画大赛、重庆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等市级学生体艺大型赛事。学生参加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等,获特等奖13项、一等奖49项、专项奖3项。

  声音》》

  立足新定位新要求打造新时代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江北区将坚定按照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推动江北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江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本着对区域城市发展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多的投入发展教育事业,带动全区上下,全社会都自觉地推动教育发展。为江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教育改革为动力,江北教育加快推进全区教育普惠、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建好并办好每一所学校,把党中央对教育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当前,教育发展迈入新时代,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教育成为教育人的时代使命。

  在“智能江北”战略指引下,江北区以“未来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引发教育评价、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打造校园智能感知环境、学生学习泛在化、学生培养个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等方面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3所学校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师生在全国信息化竞赛成果累累……

  教育的现代化更多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教师在教育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三传三塑”为标尺,全力抓好全区教师教育、师德师能等人才强教工作,提升教师综合发展能力,为教师打造一个热心从教、安心乐教、潜心治教的优质发展环境。

  江北区教委主任马培高

  链接》》

  校企融合 培养实用型人才

  小雯是重庆女职中会计大专班学生,自从参加了重庆女职中“模拟创业”活动后,变得非常忙碌。小雯所在的广告公司由学校免息贷款3万元,市场化模式运作,自负盈亏。经过一年后,公司不仅还清本钱,还带动了学生的专业发展。

  据了解,通过这种引企入校、“虚拟创业”的创新方式在江北中职学校中得到推广。以女职中为例,目前,学校有4个专业部先后与113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探索工学融合,校企融合的新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提升人才质量。

  先进的育人模式,是育人质量的提升,职教大赛上全区佳绩频传。女职中代表重庆市参加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个;市级技能大赛中,江北区中职学校获一等奖1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5个;市级文明风采大赛中,江北区中职学校获一等奖23个,二等奖33个。

  多维度提升教师质量 让教师有更多幸福感

  教育兴则国家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江北区从各个维度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增强教师幸福感。

  为让广大教师能够安心从教,江北区督促学校完善平时绩效工资政策,为教师实行健康体检,为学校教师额外的工作量,设立预算缺编补贴。

  教师培训工作被放在重要位置,除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五大工程”外,全区以国培标准做区级全员培训,高标准设计骨干教师和名优校长培训,建立从区级骨干到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8个名师专业成长台阶,建立北师大、华东师大、伦敦教育学院、美国陶森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流教育培训基地。

  通过台阶设计与平台搭建双管齐下,人才队伍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中学研究员、特级教师、市区骨干教师等领军拔尖教育人才1100多名,全区已毕业及在读的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5%左右,区级以上各类优秀教育人才占比达到20%,位居全市前列。

  创新激励评价机制,激活教师内生动力。为此,江北区积极试点“首席教师”制,发挥“首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试点用人体制机制改革,由政府购买服务,在18中学、字水中学、女职中和江北嘴实验校试点招聘体制外优秀教师,薪酬高于同级教师,纳入财政预算,打破身份界限,赋予校长办学自主权;试点校长职级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为引进优秀人才,区教委每年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教师。此外,全区实施“优秀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和“优秀人才专项奖励计划”,奖励骨干教师和名优校长。

  李达毅 谭茭 图片由江北区教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