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黑科技”进工地 预防有效安全无忧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2-06 04:15:31 | 编辑:李平

 

  远程监控中心

  人脸识别系统

  “嘀嘀嘀……”12月3日上午10时,在渝北区城乡建委建筑安全管理站的监控大厅里,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又发出了警报。工作人员很快从监控大屏幕上发现,在一个工地的施工区域,有人员未佩戴安全帽等防护装置就擅自进入,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际上,这个大屏幕所能展现的内容远非一个简单的监控功能所能概述。作为全市率先建立的智能远程监控系统,其拥有智能抓拍、人脸识别、智能预警、快速处置等一系列功能,众多“黑科技”加身,使得渝北区建筑工地的安全预防走在了全市前列。目前,渝北区已创建和正在创建的“智慧工地”达到80余个。

  智能抓拍

  违规操作无所遁形

  按照国际公认的“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时,就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因此,预防永远是消除安全隐患和事故最有力和有效的手段。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陆续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智能远程监控系统。”渝北区城乡建委建筑安全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区是城市新兴发展区域,各类建筑施工工地众多。如何管理好这些建筑工地,尽最大努力降低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率,成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高科技安全预防措施成为其加强安全管理的必由之路。

  “作为智慧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我们的智能远程监控系统已经实现了远程监控数字化和智能化。”该负责人说,目前,智能远程监控系统已经实现了“不戴安全帽”智能识别、“不系安全带”智能识别、“塔吊超载违章”、“施工升降机超员”、“卸料平台超重”智能报警、智能反馈处理等一系列功能,真正将一些安全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在监控大厅,其智能化的功能就让人惊奇:随意调取一条记录就发现,近期,在朗萨家私生产扩能新厂区建设工程的大门,一个未戴安全帽的人员在进入施工区域前就被摄像头智能抓拍到,违规人员的图像、时间等被详细记录。短短几秒钟后,这个智能监控系统自动生成了“在建工程安全抽查交办单”,被送达施工企业,责成其整改。

  “有了这套智能监控系统,很多显性的、隐性的安全隐患都无所遁形。”该负责人表示,仅今年以来,这套系统就抓拍“未戴安全帽”等180多起、夏季高温时段违规施工20多起,有力地震慑了工地违规生产行为,为强化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脸识别

  实现工地精细化管理

  打卡上班、指纹打卡、人脸识别等在日常工作中快速普及。如今,为了加强施工工地的日常精细化管理,渝北区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其中,使施工工地的日常管理效率更高,对工地的安全生产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别看是一个小小的‘人脸识别’应用,其作用可大了。”该负责人介绍,工地相对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对安全要求较高的特殊场所,因此,非登记在册的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建筑施工区域,非登记在册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不得操作塔吊、升降机等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上述情况,系统并会发出报警,极大地保证了人员和操作的安全。

  以往,为了强化实名管理,建筑行业推广使用了“平安卡”,实行一人一卡制进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平安卡”携带不便、不刷卡或集中刷卡等问题时有发生,使得施工人员到岗到位监管变得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渝北区就将“人脸识别”系统引入到了工地中。

  在仙桃数据谷三期二标段项目处,所有的工地进出人员都由“实名制通道”进出,人员在进出时无需停顿,智能摄像头会自动进行识别和记录。“人脸识别”与“平安卡”进行了绑定,其投用不仅解决了“平安卡”携带不便的问题,更是消除了部分人员不刷卡或集中刷卡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人脸识别”的应用还在不断拓展中,通过分析“人脸识别”记录的数据,可以了解施工人员的行动轨迹和操作习惯,实现对一线人员的分级管理,真正做到量身订制施工内容;通过与智能抓拍的联合应用,可以记录施工人员的班前安全教育学习状态和违规规章记录,实现了施工人员的诚信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智能安全带

  时刻保障工人安全

  根据相关统计,施工工地发生的安全事故中,高空作业事故比例高达60%—70%。因此,如何强化工人管理,消除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对高空作业的工人来说,做好安全带防护更是保障其生命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

  “今后,在渝北区的施工工地,高空作业的工人安全都将有保障。”渝北区城乡建委建筑安全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说。其信心的来源,就是一件新研发出来的智能安全带。该负责人介绍,以前,安全带都是工人自己随意穿戴,有时没戴紧、有时忘了扣锁扣,或者觉得麻烦根本不戴,这些都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用新型的智能安全带后,这种情况就能避免。

  新型的智能安全带和普通的安全带之间结构并无太大差别,最主要的差异就是各个锁扣处一个个黑匣子式的特殊装置。

  “别看就是一个安全带,其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该负责人说,这个安全带具有接触式微动开关行程、热红外人体温度识别、加速度运动检测、光感应、RF无线射频等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智能检测工人是否正确穿戴了安全带、安全带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系挂。如果未穿戴、穿戴不正确或者系挂不正确都会立刻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同时向管理中心发出警示,要求管理人员督促工人正确穿戴和系挂安全带。

  有了这些功能,高空作业的工人将时刻处在安全带的保护下,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将变得很小。这一新型智能安全带也将很快在渝北区全区推广。

  渝北区在保障建筑工地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其即将开工建设的建筑工程标准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该区将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建筑安全体验馆,模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高空坠落、临边作业、触电、物体打击等情况,让工人通过VR或实际体验,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贺娜 刘廷 图片由渝北区建筑安全管理站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