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山寨坐席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1-28 05:56:28 | 编辑:王俭林

渝东南的土家苗寨,逢红白喜事,必设宴摆席,酬谢宾客。到开饭时,“总管”一声高喊:“吃饭啦!坐席啦!”来宾们纷纷涌向堂屋和院坝摆席的地方。

左邻右舍拼借而来的各式临时饭桌,圆的方的、旧的新的都有。不论什么桌子,背对堂屋香龛的那方为“上席”,对应的是“下席”,左右两方,又分“左大”“右小”。分清席位,好坐席。

山寨坐席是有许多规矩的。如是嫁女接儿媳,堂屋首轮席,一定先摆给母亲的娘家人。山寨尊崇的是这个风俗:“族亲爷大,娘亲舅大。”若外公外婆或舅舅舅娘等娘亲长辈不入席就坐,总管不喊开席,不上酒水不上菜,其他来客也不能入坐就餐。“嘎嘎舅舅不坐上桌,不能摆席。”待这些亲戚入席就坐后,其他来客方可择桌而坐。

坐席的人,临时自愿组合,谁坐何方,虽没写姓标名,但山寨人自有讲究。通常,年长者都被公推入上席。有时老年人之间也会相互谦让:“你坐你坐,你是哥子!”如果有谁一来便把上席给抢占了,立刻就会遭到大家指责:“不懂规矩!”

父子、夫妻不能对着坐席。一桌8个,都坐满了,相邀而请:“来来来!”“喝喝喝!”“吃吃吃!”海碗交碰,竹筷齐响。谁若闷声不吭,擅自独拈,会被人鄙夷:“没得章道!”

开席之前,一桌的席长一定要把筷子在自己的碗沿“当当”敲几下,把筷头轻轻点向某个盘碟“卟”地一敲,然后环顾四周,发出邀约:“大家拈菜吃哟!”等众人的竹筷,一起如鸭嘴般撮向盘碟中时,他自己方能挟回菜片。

如谁先吃饱,也不能搁碗离席,要双手捧了空碗,起身面向席友,从左到右,一一招呼:“各位慢吃哟!”大家会劝:“莫讲礼,各人要吃饱起!”“吃饱了,大家慢吃!”随后方可轻轻搁下碗筷,但筷子不能架在空碗上,否则的话,“添饭”的人会误认为你还在等饭下肚,立刻就会舀来一瓢雪白的大米饭。

吃好饭的人只能将碗平放于桌,喝茶静坐。候等同桌最后一个人吃饱喝足之后,大家一起手心向上,不约而同地说:“请!”才各自散去。如是青年人这般懂礼节,席中老者便会报拳赏出一句:“落教!”

坐席最怕坐席口,就是跑堂在这里进菜的地方。在你正要举杯痛饮或是低头刨饭时,耳边猛然一声大叫:“抬菜!”你便赶快搁下杯碗,双手从菜盘内端过碟盘或大碗,往上席面前摆放。

新菜上敬,旧菜下移,这是摆菜的规矩,体现对老者前辈的尊重。一桌席,常是10多个菜碗盘碟,全从这席口不停地端上桌。坐席口的人成了这桌的临时服务生。虽然大多数人不愿坐这席口,但如果坐上了,也毫无怨言,乐于奉献。

在山寨坐席还要提防“搞口”。如帮忙添饭的是你的表嫂表妹之类的熟人,那可千万警防她们“搞口”。趁你低头刨饭不注意时,她们便从自己腋下夹着的饭盆里,往你的碗里扣进一瓢米饭。本来你已吃饱,但坐席是不能剩饭的,剩饭就是糟蹋粮食,寨人会咒骂:“要遭雷打!”于是,你只得赶紧把米饭往肚里塞,生怕落下掉单。席友都搁下碗筷,而后席赶前席,来宾们都围拢来站在身后等着入席。人山人海,真有大军压境之势。这时,表嫂表妹们就会趁机奚落:“大家看哟!那个好胀得哟!胀了好几桶哩!”把你挖苦成一只贪吃的猪,惹得众人大笑。

这场景几多令人难堪,但你绝对不能弃碗而逃。于是你只得脸红脖子粗地埋头专心填饭,而且还要随时叉开五指盖着碗口,以防他们又“搞口”。众目睽睽之下,一人傻吃夯刨,窘极了。这时,席友们都不会离开,他们依然围坐着、微笑着安慰你:“莫心慌,慢慢吃完,我们等你。” 大有同席共舟之慨,你就不再感到孤独无援了。其实,山寨坐席,吃饭搞口,是寨人助兴添乐的一种特别方式。

前些年,一进入冬时农闲,山寨“酒”风盛行。借房请客,找老祝寿,甚而连母猪一窝产20个猪崽也要整什么发财酒。这酒那酒,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坐席“吃酒”,昏天暗地而又无可奈何。

现在山寨风清气正,除了正常的婚丧嫁娶,各类巧立名目的“酒”早已绝迹。但逢上坐席,传统的敬老尊长的老规矩,寨人依然要讲究,毫不含糊。(姚明祥)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