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脐橙飘香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1-28 05:55:47 | 编辑:王俭林

前几天,我去了趟奉节。

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奉节。一提到奉节,就会让人想到脐橙。说实在的,我对脐橙并没有多大兴趣,一个是冬天,吃起来冰冷;另一个,脐橙带皮,需要剥皮或划开才能吃,也嫌麻烦。

奉节的气温要比市内低几度,在主城还比较温润时,奉节却已是风中见刀子了。打着空调,沿着乡村公路,一路弯弯曲曲,左边是山,右边是江,江随山绕,路随山转。

随着车子逐渐往大山深入走,零星的村落也慢慢印入视野。沿途农家的房前屋后、路边坡上,竟见不到一畦菜地、一点儿庄稼的痕迹,倒是一棵棵脐橙树接踵而至。黄灿灿的果子悬挂在树枝上,几乎伸手就能摘到。

终于到了一个地方,停车下来,看见院坝里坐了一大堆人。院坝中间摆了一张小桌子,几个人围着,在悠闲地晒着太阳。

阳光很好,日子松散。我有些纳闷,这么好的阳光,怎么不去地里劳作呢?基于礼貌,我又不好意思问。听说这里的居民都是各个地方搬迁来的,想起其他地方忙碌的乡亲们,我心里面多了一份不平衡。

因了这样的想法,我对他们也不是那么热情了,甚至他们端来凳子,拿出脐橙,叫我们吃,我也一直“客气”着。

我们停留的这家,女主人是一位残疾人。双腿细小,像是患了小儿麻痹症,有些萎缩,站不起来。她蹲在地上,用双手按住地面,稳住双脚,在地上挪来挪去,给我们端板凳,划脐橙,叫我们吃,拿纸巾给我们擦手,忙前忙后她一直笑容满面。

站在公路边,我观察她家的房子。房屋面朝长江,后靠大山,真正背山面水。修得也真好,小青瓦,白墙,一共三层楼。房子大门在二楼,大门外,是一个小村落,一眼望出,对面连绵起伏的大山,山下宁静宽泛的长江以及整个村落,尽收眼底。村落里全是安安静静的青瓦房,户与户之间,脐橙林密布。

我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叫三坨村,专门种植脐橙的。农民们靠脐橙为生,种植脐橙,就不再种庄稼了。听他们讲,这个时间,摘脐橙还不是最好的时间,需要等到上霜之后,才是大忙。那个时间,也是脐橙最好吃的时候。

我突然明白他们背后的辛劳,农民们靠山吃山,哪里有随便耍的道理。而且,这一片地区的住家户,都是从水上迁居到旱地上来的,以前他们都在水上,依靠一条船,打渔为生,风吹雨打,尝尽了人间辛苦。他们现在的闲,也是养精蓄锐,等到采摘脐橙的季节一来,就大干一场。

这户人家是从云阳搬迁过来的。听女主人说,当年买这套房子他们花了七万块,房主还额外送了一百多颗脐橙树。有了房子,就算安了家;关键是有了树子,才算是立业了。这树子,就相当于“摇钱树”,虽然每年施肥、剪枝、学技术,管理树枝像管理儿女一样,会花费很多心血,但他们现在还是比以前在水上打渔为生的日子幸福多了。

在和她聊天时,我又仔细观察了她家中情况,发现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一应齐全。

两个小女孩在屋里欢快地跑来跑去,她们是女主人的外孙。脐橙香味飘荡,满屋都是温暖的人情烟火。

奉节这个地方,古时候叫夔州,唐永泰年间,杜甫曾在夔州当橙官,有诗云:园柑长成时,三寸如黄金。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运输的先进,快递公司的面包车、收果子的大货车都已经深入了大山,果皮中厚、脆而易剥、肉质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爽口的奉节脐橙也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

那天下午,当车慢慢驶出大山,我望着山坡上一排排整齐的脐橙树,在黄昏的余晖中,那些长得像一个个黄金娃娃的果子,笑脸盈盈,显得更加可爱。(糜建国)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