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南川: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扮靓颜值提升气质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1-13 06:33:12 | 编辑:王俭林

  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村貌

  初冬,走进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古树婆娑,溪水潺潺,灰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优美整洁的环境使这里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引来外地游客驻足参观。曾经“脏乱差”的金龙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全国生态宜居村庄。这只是南川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该区针对垃圾靠风刮、畜禽粪便污水横流、村容村貌差等农村环境老大难问题,因地制宜探索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村向镇拓展的治理体系,并通过“三化”、“四清”、“五改”等整治措施,让村庄扮靓颜值提升气质,留住美丽乡愁。

  环境之变

  从旧习难改到清洁之家

  “虽然房子修得没有别人的漂亮,家具也没有几件,但我们收拾得干净整洁,住着舒服。”上个月,金龙村村民王道纯一家上了社里的清洁光荣榜,一家人都十分高兴,“这个月再加把油,我们准能被评为最清洁户。”

  不过,一年前,王道纯家还是全村的清洁卫生“困难户”。“大半辈子都把垃圾扔在院坝坎下,现在要我改,那不得行。”从前,王道纯和老伴一提到改习惯,心里总是不大乐意。像王道纯老两口这样抵触环境整治的村民不占少数。

  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关键。为了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村里决定将垃圾整治和畜禽粪污、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展开系统环境整治。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村民院坝会及村干部入户宣讲等方式,提高村民思想上的认识。同时针对群众文明习惯改变难、思想接受慢实际情况,镇村社建立起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并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村里配套建立垃圾收运、垃圾分类及积分奖补机制,即村民将可回收垃圾交收运员登记,集满一袋记一分,每季度累计分数换取肥皂、扫帚等生活用品。为更好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乡村广播“金龙之声”还定期实名播报村民不文明行为,督促大家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我们正在按照生态振兴的要求,主要从清垃圾、清污水、清庭院、清残垣断壁‘四清’,改水、改厕、改路、改圈、改厨‘五改’,规范垃圾分类、规范群众卫生行为习惯、规范建设长效机制‘三化’三个方面,推动乡村实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南川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观念之变

  从漠不关心到主动参与

  “罗支书,我申请将自家门前的空地改成绿化带,要得不?”

  “要得啊,没得土地赔偿哟。”

  “我不要赔偿,现在村头家家户户屋门口都有绿化带,我这块土坝坝‘不合群’,看起不舒服。”

  快一年过去了,朱家院子村民朱明生的主动申请让村支书罗春兰记忆犹新。

  其实,在启动人居环境整改时,老朱在内的村民并不配合。“我告诉他们改善人居环境政府要出资,村民不需出一分钱,但许多人不相信。”罗春兰回忆说。

  但是,52岁的老党员丁优福站了出来,主动拿出屋后8分多地建村活动广场。不仅如此,他还和村民扛河沙、和水泥、铺地砖,一起参加与建设,不到半个月,活动广场就建好了。

  随后,社长朱明寿拿出院坝前的田地修建污水处理池。整个大院子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处理池,再经过“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后,排入河流中,过去的“臭水沟”、“臭水凼”消失了。

  看到了整改效果,大家动心了。村民陆续响应,许多人主动找到罗春兰,答应配合参加环境整治,这才有了上面发生的那一幕。

  “小家美了,大家更需要我们共同维护。”朱明生还有了一个新身份——金龙村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队成员,只要道路边、广场上、公共区域有人乱扔果皮纸屑,他都会上前提醒,劝诫不文明行为。渐渐地,大家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了,家家户户厨房厕所整洁无味、农具家什摆放规范、庭院绿化美观清爽。“环境好,我们觉得很有面子。”朱明生说。

  南川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化,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各村(居)因地制宜成立了以乡贤、老党员、老干部、群众等为骨干的环境管护志愿服务队,进行义务监督和义务管理。

  精神之变

  从缺乏活力到干劲十足

  环境变化后的金龙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60多岁的王道纯变得精神十足。以前,老王穿衣打扮“不讲究”,不受人待见,现在出门前还要打扮一番,衣服干净整洁不说,整个人都有了精神;过去吃完早饭后,他四处游荡到镇里打牌,现在牌也戒了,每天都要做清洁,然后到村里转转,和其他村民拉拉家常。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王一有空还会找罗春兰要“项目”,主动提出要打零工赚零花钱。

  55岁的罗家容也变了。罗大姐一有空就到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跳坝坝舞。在她的带动下,现在村里成立了2支舞蹈队,每年元旦、春节她们还会被邀请为大伙表演节目。

  人居环境的美化,还唤回更多村民干事创业激情。

  在北京打工多年的邓孝容夫妻俩看着环境的改善,回到村里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每逢阳光灿烂的天气,邓孝容农家乐院坝里停靠的车辆都要“满”到马路上。

  “目前,村里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和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合理打造农旅融合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吃、住、行、游、乐、购、娱的生态绿色产业链,帮助村民增收。”罗春兰介绍说。

  罗春兰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变:群众开始主动积极“找上门”来,问政策、问项目、提建议、说想法,就算没有事情,也可以说说笑笑地摆龙门阵。“大家都是想把我们这个村变得更好,有了这个基础,村干部开展工作顺畅多了。”罗春兰说。

  现在的金龙村环境靓了,民心齐了,村民爱美了,外来客多了,勤劳致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乔筱 图片由南川区农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