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如何打好“三峡”牌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1-09 06:45:31 | 记者:韩毅 | 编辑:李平

十一月八日,长江三峡旅游论坛现场。

肖潜辉

徐兵

高舜礼

罗兹柏

长江三峡,不仅是重庆和湖北的旅游名片,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何打好“三峡”牌,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千年美景焕发新风采、展现新魅力?

11月8日,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主要活动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江三峡旅游论坛在万州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以“新三峡:让心灵与山水共美,让美丽与发展同行”为主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分享了他们各自的观点。

肖潜辉:以“三峡天路”推动旅游再升级

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兼职教授肖潜辉作了题为《三峡旅游再升级》的主旨演讲。

在他看来,当前三峡旅游有喜有忧。喜的是,沿线各区县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对入境游市场拉动效应日益凸显,三峡游轮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忧的是,产品结构单一,带得动近岸带不动远方,住宿业态略显不足,游轮旅游、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与避暑旅居未能整合一体。

他认为,在大众旅游时代的今天,变革创新是三峡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如何变革创新?三峡旅游的战略重点要从干流拓展到支流、从水上拓展到陆地,同时创新产品。

其中,构筑“三峡天路”是一个可选项。在肖潜辉的定义中,“三峡天路”指的是立足、优选、美化和突出三峡水陆景观交通线,重点面向自助、自驾和自由行市场,打造三峡旅游新业态和时尚旅游目的地。

“三峡天路”不搞大建设,只是完善配套服务,整合和赋能地区原有资源和业态。他建议,构筑“三峡天路”,可以邀请国际化实战型规划设计团队参与,让自驾专家、户外达人、摄影达人、本地专家和规划师共同优选一条三峡最美公路,该公路要集江景、山景、村景、望云、看雾、峡谷星空、人文景观、知名景区、美食等于一体,并与三峡水路和游轮交集。

徐兵:以“旅游+”打破三峡旅游封闭自循环

“三峡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瑰宝,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神女文化、楚文化璀璨多姿,底蕴深厚。”论坛上,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副会长徐兵作了《三峡·新视界》的主旨演讲。

在他看来,三峡旅游提档升级,要推动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迈进。

他建议,结合三峡自身的资源禀赋,首先可推动“旅游+体育”发展,包括增加徒步、自驾游、登山、滑雪、滑翔伞等新业态,布局类似阿尔卑斯山、达沃斯一样的运动圣地,配套运动主题的度假地等。

其次,“游轮+演绎”,目前三峡游轮的演绎活动不少,发展势头也很不错,但品牌化、特色化的演绎产品不多,可以在创作主题性演绎上下一些功夫,如以远古三峡为题材、以高科技为手段,呈现出震撼的特色产品。

最后,“文化+科技”,三峡地区人文底蕴丰厚,可大力挖掘古今文化,再利用声光电技术、真人表演等方式,把文化元素巧妙的植入旅游项目中,强化文化记忆、营造文化氛围,以丰富的体验方式带领游客走进三峡历史文化的壮丽篇章。

高舜礼:以差异之美增添三峡旅游新魅力

“旅游业是与生态最和谐的产业,是以优美环境为发展基础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发展旅游,没有洁净的空气也留不住游客。”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作了题为《旅游业的生态意义与替代优势》的主旨演讲。

在高舜礼看来,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产业,“砍树不如看树”“采矿不如看矿”(矿山公园),说的就是旅游对资源的节约利用。旅游业还是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器,在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中,是优选的最佳替代产业。因此,在长江经济带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应该把旅游业作为优先选择发展的重点产业。

他认为,让旅游产业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坚持市场导向,无论开发什么项目,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看一看游客到底喜欢什么,再去策划、规划和设计产品,防止旅游开发尚在策划阶段就已经落伍。

突出产品特色,长江沿线各区县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相似之处较多,要力戒雷同开发、重复开发,在产品类型、文旅融合、体验延展、商品购物等方面下功夫,注意发展融合新业态,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把长江旅游特色做足做透。树立“一盘棋”思想,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并通过不断注入文化、体验、文娱、购物等元素,凸显各地“和而不同”的差异之美。

慎重开发大项目,要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不片面追求“旅游大项目”,搞一些人造景观等。

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借助旅游诸多载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将文化文物资源中的“隐性”“内敛”“专业”的内涵,转化、活化与提升为“显性”优势的表达,以通俗化、当代化、最大化地让游客接受。

着力开发旅游商品,要把握地道、绿色、名牌、便于携带等关键词。

罗兹柏:以三重价值认同提升三峡游大格局

“长江作为母亲河,三峡是其最华彩的乐章。长江三峡作为中国最早向海外推出的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也是重庆景区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最大拓展空间。”论坛上,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高级顾问罗兹柏作了题为《坚持绿色发展,永续三峡传奇》的主旨演讲。

在罗兹柏看来,三峡旅游的核心价值需要再认知,壮美大三峡是三峡旅游的格局依托,生态大三峡是三峡旅游的根基支撑,传奇大三峡是三峡旅游的核心魅力。

他表示,壮美大三峡既是三峡旅游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更是三峡旅游价值的格局依托,要面向大市场,整合大资源,实施大营销,拉动大产业,融合大环境,追求大效益,摆脱景区旅游的局限,由景区主导的小旅游发展,走向区域旅游目的地主导的大旅游发展,拓展大三峡两岸腹地的生态体验、山乡旅游与人文魅力空间。格局意义的壮美胜于具体景观意义的壮美。

生态大三峡是三峡旅游价值的根本支撑,三峡库区是中华母亲河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成长江三峡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体验的根本前提。

传奇大三峡是三峡旅游的核心魅力,大三峡最核心、最引人入胜的魅力,更多的体现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导的传奇文化魅力,包括巫山神女文化、巴楚文化、诗歌文化、峡江文化等,构成了三峡旅游的主导性、灵魂性魅力,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罗兹柏表示,基于这些价值认同,三峡旅游提档升级,就需要形象整合提升、完整体验主导、故事诉说演绎、节点功能强化、时代需求对接,如以满足游客体验为核心的全域引导、全域涉足与全域服务,以及全产业链拉动、全社会参与的开放性旅游发展思维等。

花车展

万州大瀑布、奉节夔门、巫山红叶、涪陵白鹤梁……造型别致,惟妙惟肖。11月8日,在万州体育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花车展浓缩出三峡沿线14个区县的旅游元素和特色艺术,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观展留影。

本次花车展是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亮点活动之一,参展花车分别来自万州、涪陵、长寿、垫江、梁平、开州、云阳、石柱、城口、丰都、奉节、巫山、巫溪、城口14个区县。每车长约10米、宽约2米、高约3米。

据介绍,该展览将持续至11日,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三峡特色民俗文艺表演,为游客呈现全方位的视听盛宴。

世界大河歌会

11月8日,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活动之一——世界大河歌会在万州拉开帷幕,中外乐团为观众献上一台精彩的视听盛宴。

演出曲目以世界大河主题,如《渔夫之歌》《伏尔加河船夫曲》《喀秋莎》《密西西比河组曲》《依帕内玛海滩女郎》《尼罗河畔的歌声》等。其中,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领唱了《百里三峡美如画》,女高音歌唱家吕薇领唱了《三峡我的家乡》《长江之歌》等。

歌会在意大利歌王阿巴诺演唱的《图兰朵》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中达到高潮。

美食文化节

11月8日,作为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活动之一,第八届三峡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万州烤鱼节举行,上百种三峡美食集中亮相,让游客尽饱口福。该节会活动将持续到11日。

活动现场集中展示展销了涪陵、长寿、开州、梁平、忠县、云阳等长江沿线区域的上百种特色美食和调味品、腌腊制品、农副土特产品等。

现场还推出了“三峡第一蒸”“三峡第一汤”等活动,评选出万州餐饮名店(名火锅)、万州烤鱼名店、万州名菜(名小吃)等。

灯光文化艺术秀

11月8日晚,作为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活动之一,大型城市实景灯光文化艺术秀在万州三峡平湖上演。

其主题为“三峡明珠、璀璨万州”,包含江面流体主题光影秀、环境灯光艺术展演、光影互动嘉年华乐园三项。其中,光影秀主要通过裸眼3D效果,运用光影技术、交互技术、激光技术来营造真实感,实现“大片品质、史诗品格、旅游品牌”,形成以江为台、城为景、山为幕的城市景观。

光影互动嘉年华乐园则设置了十多个游玩项目,包含VR吊桥、VR高空就地猫、镜花宫、机械大象、雨屋、飞行之翼、暴雨秋千、隐身屋、蜂巢迷宫、鲸鱼岛、穿越火线等项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全新的科普教育、亲子游玩互动体验。

据介绍,本次灯光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将持续到13日。

(图片均由记者谢智强摄)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