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政务 > 正文
为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 ——重庆水文人勇立潮头续写新篇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0-18 06:58:08 | 编辑:王俭林

  五岔铅鱼

  五岔新站房

  石角水文站

  汛期水文应急监测

  堰塞湖大断面测量

  无人测量船河道流量测验

  重庆市水环境监测中心

  “报告裁判,准备完毕!”近期,在巴南区东泉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水文应急测报演练大练兵火热举行。不一会儿,第一支“应考”队伍快速有序地做好了仪器检查等准备工作。随着裁判一声“开始”,队员们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装水尺、报数据、算结果,整个过程紧张有序、配合默契。

  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就是工匠精神。来自市水文局渝北、万州、黔江水文监测中心的“应考”队伍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而这仅是全市水文工作从业者的一个缩影。

  因“水”而生、顺势而为。水文测报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群策群力的工作。近年来,重庆水文人牢固树立业绩上不满足、态度上不松劲、措施上不停步的思想,始终秉承诚实、主动、准确、及时的水文精神,正积极打造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服务,只为让一江清水浩荡东流。

  恪守主业 做好江河湖库把脉人

  有江河湖泊的地方,总少不了水文人的身影。作为水资源富集区,重庆每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居全国第一,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水库塘坝星罗棋布。

  全市220处水文站,494个水位站沿江河而设,500多名水文工作者终日与水相伴。他们“把脉”江河,记录河水消涨,预测水势起伏,为我市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每年5至9月,重庆进入主汛期。每到这时,重庆水文人都会密切地关注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数据。他们从深山峡谷中传出的一组组水文监测数据,成为防洪救灾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4年7月16日,秀山水文站发生了设站以来最高水位为344.43米,超保证水位1.12米的最大洪水。当时,站长吴群英和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是站上唯有的两人。天空中下着瓢泼大雨,洪水湍急不停拍打河岸,天气恶劣,测量任务重,但更刻不容缓。顾不上疲倦和暴雨,在3天4夜的时间里,在水文监测中心同志的协助下,吴群英连续战斗,抢测到了宝贵的洪水资料。及时向市水文局、秀山县防办拍发水情电报和向相关部门报告时实汛情共计100多份,为防汛部门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把洪灾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这是战斗在水文测报第一线上,重庆水文人打的一场漂亮战,也是重庆水文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极端性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局部洪涝成为防汛工作的新常态。在防汛抗旱的第一线,离不开水文人对水情、雨情、旱情的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市水文系统发布水情简报20期,重要汛情快报40期,水情预警信息3期,编发预警短信5万余条,圆满完成了测报任务,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和决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成功应对了今年“4.22”、“5.6”、“5.20”、“5.22”、“5.27”、“6.19”、“7.3”、“7.6”等暴雨洪水过程及“7.12”过境洪水。

  “随着今年汛期的继续,我市水文系统还将继续完善预测预报方案,不断强化应急测报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水文测报工作。”市水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动作为 争当清江碧水守护者

  水文是水利的尖兵,防汛抗旱的耳目,还是水资源的基石,水环境保护的前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时代对水利工作的要求,水文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在不断地发生转变。

  无论何时何地,哪里有水污染应急事故,哪里就有重庆水文人的身影。

  2014年5月14日晚,涪陵与丰都交界处的湛普镇水源地受到钻井引发污染。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市水文局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启动应急响应,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和应急采样监测,并连夜出具监测数据。

  同年8月13日上午,巫山县千丈岩水库受到湖北建始县一洗矿场直排废水影响导致严重污染,水体变为暗黑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水库周边4个乡镇5万余人饮水安全受到影响,也是重庆水文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赶往事发现场。

  “两周坚守事发地,日夜持续监测,直至水质转好趋稳、险情排除才撤离现场。”这样快速处理,及时分析提供水质监测数据,避免了人畜用水安全事故。

  而在水环境持续改善中,自“河长制”实施以来,我市水文系统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功能特长、融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环境监测为切入点,助力我市“河长制”的贯彻实施。

  在精准监测方面,建设标准水环境监测中心,培养一批合格的水质检测人员,规范地开展水质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主动作为、做好服务,对全市主要引用水源地、河流、入河排污口的水质水量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检测结果,积极提供水环境保护和修复建议,为各河段的水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检查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全面提高水质监测水平和能力,研究河湖健康状况,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方面真正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市水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时代水文人如何炼成?

  “一船一浆一缆绳,一架仪器三人行,一撑一读一计算,一河流水一生情。”这是对传统水文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这不仅意味着需要整天和枯燥的监测数据打交道,更意味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艰辛。那么如何才能锻造一支铁的队伍?

  把党建抓到事事落实

  “首先就是要切实树牢‘四个意识’,提升政治站位,担负‘一岗双责’,做到责任上肩入心。”在水文全系统切实履行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是第一步。为此,近年来水文系统“把党建工作做实”当成抓党建工作的追求目标。并以抓党建的实干行为,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重庆水文人的力量在党旗下凝心聚力。

  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两学一做”、述责述廉、廉政谈话、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形成了长抓长管长严的作风建设新常态。

  在完善《基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制定了《2018年市水文局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罗列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及处置、事项审批、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及会务管理、组织人事管理8个方面26个关键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市水文局计划用2年的时间,对局内各部门履职情况、党建工作、党的纪律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督查,通过整改倒逼改革。

  让文化成为发展支撑

  许多生动的实践证明,文化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发展的硬支撑。于是,在水文文化建设中,市水文局确立了以水文文化力提升凝聚力,以水文文化力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水文文化建设融入水文工作的各个方面。

  以精神文化引领团队建设的方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努力营造单位有精神、发展有理念、管理有文化、宣教有平台的良好氛围,使“责任、大局、团队、奉献”的意识深入人心,造就了一支“求实、团结、进取、奉献”的水文队伍;以品牌文化拓展水文服务领域。连续良好的水文服务记录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水文的社会服务品牌逐渐形成。

  以宣传文化提高水文的社会知名度。主动加强与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水文工作的重要部署、重点亮点工作,提供新闻线索,使新闻单位更好地了解、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使水文宣传工作呈现出“多载体、全方位、多形式、广内容”的生动局面。仅在上半年中渝主流媒体发布水文相关新闻20余条,通过“重庆水利水务网”发布稿件40篇,推出谭波、李庆波等多个基层水文典型人物。

  用智慧助测报加速

  一辆模型船大小的红色小艇在河面上航行,水文测报人员既不下水也不上船,站在岸边用遥控器就能操控着小艇。只需几分钟就能知道测量出河流的实时流量、流速、水深等相关参数,并通过无线电台回传显示终端进行分析决策。

  与传统的测报设备相比,设备更轻、更小、更智能,数据参数线上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我市水文系统以智慧水文建设为引领,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与水文工作的深度融合,众多水文测报利器让水文人更加“耳聪目明”,“降伏洪魔”更加高效。

  上述便携式无人测量船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如今,在全市水文站中先后引入的固定ADCP、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无线时差法自动化测流系统、远程缆道测流控制系统、河流泥沙在线监测等先进设备,让测站工作人员在监测中心就可远程操控铅鱼缆道完成流量测验,实现河流水文自动检测和超限预警,以测站全景图像的形式实时监控测站周边环境,确保了水文站运行安全,真正实现了水文测验“有人看管、无人值守”。

  刘茂娇 龙搏腾宇 图片由重庆市水文局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