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一线干部当摒弃“二线心态”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7-03 04:07:38 | 编辑:李平

侯金亮

一线干部只有摒弃“二线心态”,拿出“一线状态”,才能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在一线抓好落实、在一线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一些基层干部中存在“一线岗位二线心态”:身居一线职位、享受一线福利,却有浓厚的“退休情结”,甚至部分“80后”“90后”年轻干部也经常把“退休”挂在嘴边。一名年轻干部坦言:“过去想把年龄改小,能多干几年;现在想把年龄改大,能早点退休。”(据《新华每日电讯》)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一线是干部最好的“练兵场”。一线干部真正了解基层的形势和群众的意愿,是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是将来建设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一线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只有担当起“一线”带头人的角色,有勇气和魄力,不怕困难和挫折,才能勇敢地迎接挑战,用闯劲和智慧激发各项事业发展的新活力。

然而,有些一线干部却早早地产生了“二线心态”。不少一线干部反映,自己面临“问责多、激励少”“任务多、待遇少”的窘境,压力层层传导,激励却逐级递减,消解了干劲和动力。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扶贫、安全生产、维稳、环保等都是非常容易被问责的领域,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有的干部“二线变离线”,总是不在“服务区”,脱岗成常态。在个别地方,就连过去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清水衙门”,如今都成了“香饽饽”,谁要是能如愿以偿,必然引发不少干部的羡慕。如此一来,一线干部混日子的现象就屡见不鲜,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这种不贪不占也不干的心态,看似“无私无求”,实则败坏风气、贻误事业发展,为害不浅。为此,对于一线干部来说,摒弃“二线心态”就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饱满精神状态,始终在岗在状态,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强化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要有起码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此外,也要营造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一位干部在驻村日记中写道:“基层干部长期在一线摸爬滚打,最需要被理解。”多站在一线干部的角度分析问题,拿出满怀热情去关心关爱干部,是让一线干部摒弃“二线心态”的关键一步。要让有为者有位,而不是有资历者有位,甚至是不出错就有位;绝不能让做事越多的干部风险越大,让不干事的干部安安稳稳。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十分明确地提出,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很多时候,提供舞台、鼓励作为,就是对干部最好的关心、最好的保护。营造让干事者不吃亏、敢于担当者没有后顾之忧的良好氛围,就是对一线干部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当然,关心关爱干部,绝不意味着溺爱。对那些找不准位置、挑不起担子,出工不出力、尸位素餐等怀有“二线心态”的干部,还要敢于“唱黑脸”“当包公”,严格进行问责、坚决进行调整。

“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是否有担当、有作为,担当大小、作为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品格。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也进入关键期,干部肩上有沉甸甸的担子,身后有群众眼巴巴的目光。一线干部只有摒弃“二线心态”,拿出“一线状态”,才能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在一线抓好落实、在一线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