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教育 > 正文
重庆市工业学校国赛夺金背后的育人之道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6-01 01:17:32 | 编辑:周游

  原标题:

  红岩精神铸魂 工匠精神扎根

  ——重庆市工业学校国赛夺金背后的育人之道

  重庆市工业学校两位学子喜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娴熟流畅的操作、精准快速的分析、沉着稳定的临场表现……5月10日,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来自重庆市工业学校的学生宋玉凤和刘思琪凭借出色的发挥惊艳了整个赛场。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他们从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中成功突围,喜获中职组一等奖的好成绩。

  常言道,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对于重庆市工业学校而言,这是自2015年该校学子在此项赛事中夺得团体总分第一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在这块沉甸甸的金牌背后蕴藏着怎样的育人秘诀?

  一颗红心

  铸新时代“精锐之师”

  重庆市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历史悠久的红岩村,毗邻红岩革命纪念馆,得天独厚的“红色基因”自建校起便融入她的骨血,在一代代工校人的传承与革新中,形成了如今独树一帜的“红岩精神”特色校园文化。

  以“红岩精神”为引领,以“严谨治学、人本管理、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打造高质量职教品牌,这是学校孜孜以求的前行方向,也是所有工校教师的行动指南,正是他们的拼搏努力才让工校学子能在一次次大赛中抱“金”而归,用实力书写出彩人生。

  事实上,每一个冠军背后并非偶然,每一个冠军背后都能看到锲而不舍、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红岩精神在工校师生中处处闪现。

  为了以最好的状态征战每年的全国技能大赛,学校上下齐心,从领导到普通教师,全员备战,为集训师生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为选手量身定制一套详实的集训工作方案。从学生海选到集中培训,再到二次淘汰,以及强化训练和针对性指导等各个环节都煞费苦心,在专家资源、后勤保障、教师队伍、设备采购等进行了充分准备。

  “为了尽快提高选手竞技水平,几乎每个周末和晚上,指导老师都要坚守岗位,全程陪同学生训练。”集训教练组组长陈仲祥感触颇深。除了在理论和技能培训中抠细节、严把关,指导老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心与指导,力求让学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国赛夺金只是一个小小缩影,从中折射出的是学校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深厚的团队文化。

  “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碗水。”重庆市工业学校深知,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带出优秀的学生。也正因如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早在几年前,学校在全市率先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单一评价的平衡,真正实现了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同时,通过开展教学教研竞赛,成立名师工作室和博士工作室,推进校内课题申报,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6153”教学质量督查工作等,为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夯实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该校教师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有34人、博士1人,正高职称教师3名,副高级职称教师50名,市区级名师3人、骨干教师27人,“双师型”教师占学校专业课教师的98%。,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精锐之师”逐渐成型。

  如今,教师成长氛围浓厚、成绩显著。校长杜宏伟,教师邱国声、邬疆、刘辉元、龚锋、孙建华等分别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重庆感动职教人物、黄炎培杰出教师、西部访问学者、重庆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上,吴静、黎红、邱雨浩团队获全国一等奖,并代表重庆做了全国性的汇报展示。

  一颗匠心

  育高素质“现代工匠”

  “比赛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学校长期的培养,让我养成了专业、专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能在未来的道路走得更远。”国赛夺金后,学生刘思琪感慨万千。

  正如刘思琪所说,在重庆市工业学校,看重的并不是学生收获一两块金牌,而是期望更多学生能在3年的学习中,养成严谨专注的态度,不懈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据了解,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血脉,在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确立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校探索实践出“5+1”课堂职业素养教育模式,实现德育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素质“工匠”人才奠定基础。通过开展教师跟岗带队深入学生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法制宣传、女生教育等特色活动,学生的尊重意识显著提高,行为习惯更加规范,以红岩文化为特色的“工匠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每个工校学子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深深扎根。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在学校活动中不断得以发扬。

  以今年5月开展的职教活动周为例,学生们在准备期间,不断精进技能、打磨自身,只为在活动中呈现出最好的效果。活动期间,通过技能竞赛、社团展示等环节的陆续开展,展现了工校人精湛的技艺,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

  “我们强调‘人人教育’,即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能成才。”重庆市工业学校校长杜宏伟表示,技能周、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也让部分成绩不够优秀、专业技能不够突出的同学也能在校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舞台。

  据了解,除了每年坚持举办的职教活动周、青年活动周,学校还系统性地开展了丰富的传承“红岩精神”的工校特色文化活动、“金色之秋”艺术节、工校之星评选颁奖等系列品牌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宗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今,学生成才趋势加快,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3年,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10项,省级技能大赛获奖33项,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获一等奖50项、二等奖88项、三等奖52项……一批批尚文明理、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工匠人才由重庆市工业学校走向社会,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与肯定。

  链接>>>

  文化催生新活力 历史老校焕新颜

  通过文化建设,重庆市工业学校这所历史老校走出发展瓶颈,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学校办学成果瞩目,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校、国家示范职业鉴定所,并先后荣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特色学校”、“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50多项称号。2017年,学校分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今年正在积极申报全国教学成果奖。

  学校办学实力彰显,校舍面积达96000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达15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市级实训基地3个,基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拥有设备精良的实训室88个,各类教学仪器设备3951台,设备总值3551万元。

  学校就业前景看好,目前已为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5205人,“双证”合格率98.6%,初次就业率99.8%,专业对口率89%,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2.3%,学生家长满意率达90.5%,在校生人数年年增长,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社会美誉度。

  姚兰 刘洋 图片由重庆市工业学校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